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60407)
- 作品数:5 被引量:53H指数:4
- 相关作者:万婕刘成梅周国辉罗舜菁艾亦旻更多>>
- 相关机构:南昌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方便米粉微波干燥特性的研究被引量:13
- 2014年
- 本试验使用160、320、480、640和800 W的微波功率对方便米粉进行干燥,研究了方便米粉的微波薄层干燥特性,并采用8个常用的薄层干燥数学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结果表明:方便米粉的微波干燥过程可分为加速、恒速、降速3个阶段。Midilli-Kucuk模型具有较高的拟合度,能够较好的描述和预测样品干燥特性。通过Fick扩散模型计算出方便米粉微波干燥的有效扩散系数在1.44×10^(-9)~6.42×10^(-9)m^2/s之间。
- 刘成梅艾亦旻万婕罗舜菁左艳娜周国辉
- 关键词:方便米粉微波干燥薄层干燥数学模型
- 不同分子量大豆可溶性膳食纤维对大米淀粉糊化及流变性质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6年
- 为了考察不同分子量大豆可溶性膳食纤维(soybean soluble dietary fiber,SSDF)对大米淀粉(rice starch,RS)糊化及流变性质的影响,本文采用快速黏度分析仪(RVA)及流变仪研究了两种分子量段(HSSDF,27.8 ku和LSSDF,9.3 ku)大豆可溶性膳食纤维的作用。RVA曲线表明添加HSSDF可提高RS的峰值黏度及最终黏度,添加LSSDF可使RS的最终黏度值降低,而峰值黏度无明显变化。两种不同分子量段的SSDF均可提高RS的起始糊化温度,降低回复值及崩解值。动态流变学实验表明,添加两种不同分子量段SSDF均可显著降低RS的储能模量值。静态流变学实验表明,添加HSSDF可使RS的稠度系数K升高,混合体系具有更高的黏度。加入两种不同分子量段的SSDF均可使混合体系流体指数n值降低,触变环面积减少,体系更加稳定。研究表明不同分子量段SSDF对RS复合体系糊化及流变学特性有显著影响,且HSSDF对大米淀粉的作用更为显著。本论文可为大豆膳食纤维在大米制品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 王日思万婕刘成梅周国辉
- 关键词:大米淀粉分子量糊化特性流变学特性
- 两种分子质量大豆可溶性膳食纤维对大米淀粉老化性质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9年
- 采用动态流变仪、X-衍射仪、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扫描电镜(SEM)等手段研究两种分子质量(HSSDF,27.8 ku和LSSDF,9.3 ku)大豆可溶性膳食纤维(SSDF)对大米淀粉(RS)短期(4 h)及长期老化(14 d)的影响。结果表明:SSDF可显著降低淀粉体系弹性模量的增加,提供淀粉凝胶的黏性;HSSDF对RS短期老化的抑制效果更为显著。4℃老化14 d,RS-SSDF体系的△Hr显著低于RS,而HSSDF与LSSDF对△Hr的影响未见显著差异。RS老化7 d形成B型结晶,SSDF可降低大米体系的相对结晶度,其中HSSDF的效果更为显著。相较于RS老化形成的致密结构,RS-SSDF体系中形成明显的空腔,呈蜂窝状结构。两种分子质量的SSDF(27.8 ku和9.3 ku)均可抑制RS的短期老化和长期老化,其中HSSDF对RS老化的抑制效果更为显著。
- 刘成梅王日思罗舜菁丁月平万婕刘飞
- 关键词:大米淀粉分子质量
- 大米淀粉解吸等温线与吸附等温线的拟合模型研究被引量:11
- 2014年
- 根据吸附原理,在环境温度25℃下,水分活度0.11~0.90范围内,采用重量法对大米淀粉的吸N/解吸等温线进行测定。用7个非线性回归方程对吸附及解吸等温线进行描述,以决定系数(R2)、残差平方和(RSS)、平均相对误差(MRD)和均方根误差(RMSE)为评价指标,确定最佳拟合模型及其参数。结果表明,根据国际理论和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的分类,大米淀粉的吸附和解吸等温线都属于第Ⅱ种类型,在实验水分活度范围内等温线存在一个明显的滞后现象,该滞后现象属于H3型。Henderson模型、Oswin模型、GAB模型均适合描述大米淀粉的吸湿等温线,其中GAB模型为最佳模型。GAB拟合解吸等温线的参数X0、C、K分别为0.0800、36.43、0.7646,拟合吸附等温线的参数分别为0.0743、26.87、0.7842。
- 刘成梅周国辉万婕罗舜菁艾亦旻左艳娜王玲华罗达文
- 关键词:大米淀粉吸附等温线
- 分子动力学模拟水分对小分子糖玻璃态转变温度及扩散性质的影响被引量:4
- 2014年
- 为了预测水分对蔗糖、海藻糖等小分子糖玻璃态温度和扩散系数的影响,在恒温恒压(NPT)系综和COMPASS力场条件下,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通过模拟小分子糖体系在180~460 K温度范围内的比体积,与对应的温度作图,获得不同水分含量下小分子糖的玻璃态转变温度;在298 K下,模拟得到在不同水分含量下糖体系中水分子的均方位移(MSD),分析了水分对小分子糖扩散性质的影响;同时研究了温度为298 K,水分含量为5.0%时,小分子糖体系中氧原子与水中氧原子之间的径向分布函数。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水分含量下,海藻糖的玻璃态转变温度大于蔗糖,海藻糖与水分子形成氢键的能力要大于蔗糖;随着水分含量的增加,两种糖模型的Tg都呈现显著下降趋势,水分子更容易在糖模型中扩散,与糖分子发生相互作用的概率增大。
- 周国辉刘成梅万婕艾亦旻王玲华罗达文
- 关键词:分子动力学蔗糖海藻糖径向分布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