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6-0446)

作品数:11 被引量:186H指数:9
相关作者:汪亚平高建华程岩白凤龙李军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辽东学院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08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篇沉积物
  • 4篇海域
  • 3篇重金
  • 3篇重金属
  • 3篇污染
  • 3篇污染评价
  • 3篇粒径趋势分析
  • 3篇表层沉积物
  • 3篇沉积速率
  • 2篇地统计
  • 2篇粒度参数
  • 2篇近岸
  • 2篇近岸海域
  • 2篇海域表层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统计学
  • 1篇动力机制
  • 1篇动力学意义
  • 1篇有害重金属

机构

  • 11篇南京大学
  • 4篇辽东学院
  • 3篇青岛海洋地质...
  • 2篇国家海洋局第...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厦门大学

作者

  • 10篇汪亚平
  • 6篇高建华
  • 4篇程岩
  • 3篇闵凤阳
  • 3篇刘运令
  • 3篇左平
  • 3篇白凤龙
  • 3篇李军
  • 2篇贾建军
  • 2篇程珺
  • 2篇夏小明
  • 2篇李家胜
  • 1篇高抒
  • 1篇徐志伟
  • 1篇王珍岩
  • 1篇严杰
  • 1篇吴祥柏
  • 1篇李炎
  • 1篇张凡
  • 1篇叶长江

传媒

  • 3篇海洋学报
  • 3篇海洋通报
  • 1篇地理学报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地球化学
  • 1篇沉积学报
  • 1篇第四纪研究

年份

  • 2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鸭绿江河口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及其控制因素被引量:17
2010年
对鸭绿江河口地区的56个站位沉积物的常量元素含量进行了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多元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多数常量元素含量在鸭绿江西岸潮滩地区和西部海域波动较小,而在上游地区和河口口门地区变动较大,在河口最大浑浊带内出现两个峰值。R型主因子分析结果表明,粒度控制效应对鸭绿江河口地区常量元素的含量分布起着主要作用,贡献方差达76.55%。运用Q型聚类分析将各站位归为两种类型,揭示出沉积动力环境的差异是造成这种常量元素地球化学分区特征的最主要因素。此外,通过与附近河口对比发现鸭绿江河口及近岸地区沉积物中的常量元素含量同朝鲜半岛的河流、中朝准地台花岗岩以及朝鲜半岛花岗岩比较接近,但与长江和黄河有着较大的差异。
李家胜高建华李军王珍言严杰白凤龙程岩
关键词:地球化学
地统计法支持的北部湾东部海域沉积物粒径趋势分析被引量:29
2008年
在北部湾东部海域采集表层沉积物71个,通过粒度分析获得其粒度参数(平均粒径、分选系数、偏态),用克里格插值法将不规则采样站位的粒度参数内插为规则网格分布的相应粒度参数。采用地统计法分析其空间相关性,计算度量空间相关性范围的参数,即半方差图中的变程值。结果表明,使用地统计分析获得的粒度参数变程值物理意义较为明确,可作为粒径趋势分析模型的特征距离,其中分选系数变程值作为特征距离的计算结果与前人的海流、沉积物输运信息更为吻合;这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传统方法(试算法或经验估计法)获取特征距离可能造成的模型计算误差。采用不同间距插值时得到的粒径趋势矢量具有不同的空间分辨率,其中高分辨率的细化图所反映的海底沉积物净输运趋势与余流和环流等所反映的沉积物输运细节特征吻合较好,低分辨率的概化图可大致反映该区域沉积物的总体输运趋势。地统计分析的结果对未来研究工作中采样间距的选取也具有指导意义。
马菲汪亚平李炎叶长江徐志伟张凡
关键词:粒径趋势分析
鸭绿江河口及近岸地区沉积物中重金属分布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5
2008年
对鸭绿江河口不同地区沉积物中重金属分布特征和埋藏通量的垂向变化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其独特的动力环境等因素对重金属分布的影响;评价了鸭绿江河口地区重金属污染状况及潜在生态风险程度。结果显示,自1920年代到2000年以来,除了Cu的含量和埋藏通量逐年减小之外,Cr、Ni、Zn、Cd、Pb、As和Hg的浓度和埋藏通量具有逐渐增加的趋势;鸭绿江河口地区重金属总体污染程度为重到严重,其中西水道沉积物的重金属总体污染程度和总潜在生态风险程度均最高,重金属污染已经对鸭绿江河口地区的生态环境构成了严重的危害;粒度控制效应不是鸭绿江河口地区重金属分布的最主要影响因素;Cu和其他几种重金属有着不同的来源;最大浑浊带独特的动力机制是造成中水道重金属(除Cu外)的高值分布区和最大浑浊带内的高悬沙浓度分布区相对应的最主要原因。
高建华李军王珍岩汪亚平白凤龙程岩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评价动力机制最大浑浊带
深圳湾西北部海域表层沉积物的分布特征及输运趋势被引量:6
2009年
在深圳湾西北部海域进行表层沉积物取样,通过粒度分析获取沉积物粒度参数。结果表明,该海域中北部沉积物以粉砂为主,分选较差;局部有较粗的砂、砾沉积物分布,分选性差。地质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粒度参数半方差—距离的相关性与沉积物粒度参数的空间分布有关,剔除空间"异常"值后,可在半方差图中获取粒度参数的变程值,并将其作为粒径趋势模型的特征距离。粒径趋势分析表明,海湾西部海域的沉积物向东北净输运,深圳河口海域的沉积物偏西向输运,从而在海湾北部近岸海域形成一个沉积物汇聚中心,这与水动力观测结果基本吻合。此外,210Pb测年结果也表明,这个沉积物汇聚中心的沉积速率也相应较高,显示出较强的淤积趋势。
闵凤阳汪亚平左平刘运令吴祥柏
关键词:粒度参数地统计学粒径趋势分析沉积速率
深圳湾海域表层和柱样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分布特征被引量:32
2008年
分析深圳湾表层沉积物中锌、铬、镉、镍、铅、铜等6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发现它们的浓度均值已全部超过广东省海岸带沉积物背景值。根据潜在生态危害法,在6种重金属中镉造成的污染最严重,从潜在的生态危害指数评价看镉的含量已达到很高的污染水平。从面状分布看,重金属污染危害指数值在深圳河口区最低,在蛇口段居中等水平,在深圳湾内侧的近岸水域最大。柱样沉积物的浓度变化以1950年为界划分为两部分:1950年以来的现代沉积物中有较强的人类活动干扰痕迹,表现为重金属元素的浓度增长幅度大,且浓度很高,其均值全部大于广东省海岸带的背景值;1950年以前的近代沉积物中有稍弱的人类活动干扰痕迹。研究认为沉积物粒度特征、沉积速率、人类活动与重金属在沉积物中的浓度高低有直接相关关系,并直接影响到重金属在沉积物中的污染水平。
左平汪亚平程珺闵凤阳
关键词:表层沉积物柱样沉积物污染评价
鸭绿江口的潮汐特征被引量:27
2008年
对1985年和1996年鸭绿江口6个站位的水位数据进行调和分析,结果显示,鸭绿江口的潮汐以半日潮为主,M2分潮占优。此外,潮高日不等和涨落潮历时不等的现象较为显著,与实测水位结果一致;由口门向上游方向潮差逐渐减小,落潮历时增大,涨潮历时减小,且落潮历时长于涨潮历时。最下游枢岛验潮站的平均海平面为0.08m;最上游丹东站为1.14m(1985);从下游至上游平均海平面呈现增大趋势,主要原因是鸭绿江口为向上游迅速束窄的狭长形喇叭口,大面潮水涌入后水位被束窄抬升所致。利用调和常数计算的潮位与观测数据基本吻合,表明研究区观测期间水位主要受潮汐作用的控制。
白凤龙高建华汪亚平程岩林天岩
关键词:水位潮汐调和分析潮波
深圳湾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评价被引量:20
2009年
根据2006年2—3月对深圳湾表层沉积物进行的重金属调查,参照《海洋沉积物质量》(GB18668-2002)质量标准,深圳湾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污染均值评价结果为:Zn为超Ⅱ类,Cr为超Ι类,Cd为近Ⅲ类,Pb属Ι类,Cu为超Ⅱ类。根据潜在生态危害评价法,5种重金属的污染程度依次为Cd>Cu>Pb>Zn=Cr,以Cd污染最为严重,其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评价已达很强水平,Cu,Pb,Cr,Zn的潜在生态危害系数评价均为轻微程度。整个研究区内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均值为299,介于中等和强之间,水平分布规律为:深圳河河口区危害指数最低,居轻微水平;深圳湾蛇口段的危害指数居中等水平;深圳湾内侧的近岸水域测点,居于强水平。
左平汪亚平程珺闵凤阳
关键词:有害重金属表层沉积物污染评价
胶州湾沉积物的时空分异特征及运移趋势被引量:9
2008年
2006年6月在胶州湾采集柱状岩芯并对沉积物进行粒度分析,结果表明,胶州湾沉积物存在显著的空间和时间分异。从平面分布上看,由南往北表层沉积物颗粒逐渐变粗,分选变差;粉砂含量逐渐减少,砂含量逐渐增加。粒径趋势分析亦显示了胶州湾内沉积物输运的空间分异特征:内湾西北部浅水区的沉积物存在向南偏东方向的净输运,外湾浅水区沉积物则向黄岛前湾内运移,与10a前的沉积物运移趋势基本一致;青岛近岸海域沉积物沿沧口水道向湾顶输运。从垂向上看,柱状岩芯的沉积层具有互层层理和多个粒级的环境敏感组分,并且早期(底部)的沉积物颗粒偏粗。根据本文柱状岩芯的210Pb测年结果并与10a或数十年前的分析数据相比,胶州湾的平均沉积速率有所降低。胶州湾柱状岩芯呈现出的平面与垂向上的时空分异特征不但与局地的水动力变化、沉积物输运有关,还与物源供应、沉积环境的演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有关。
刘运令汪亚平高建华夏小明贾建军
关键词:粒径趋势分析
胶州湾铅-210比活度的分布模式及百年尺度的沉积速率被引量:4
2010年
2006年6月在胶州湾采集柱状岩心并对岩心沉积物中铅-210比活度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铅-210沿岩心的垂向分布具有两段、三段模式和异常的多段、倒置模式等。基于铅-210的CIC(constant initial concentration)计年模式和铯-137时标,并且结合历史海底地形对比,计算出近百年来胶州湾海域的现代沉积速率为1.49~24.96 mm/a,沉积通量为0.17~2.62 g/(cm2.a)。除沧口水道末端个别区域外,胶州湾多数区域(包含水道)的沉积速率较低,量级为100mm/a,湾内水道主要呈现出微淤甚至侵蚀,表明近百年来胶州湾沉积环境相对稳定,在可作为航道资源的湾内水道并未出现显著淤积。
刘运令汪亚平高建华贾建军夏小明
关键词:沉积速率
胶州湾沉积速率:多种分析方法的对比被引量:14
2007年
根据胶州湾内外海域采集的柱状岩芯样品的210^Pb测试,结合物源分析方法,计算了1952年以来胶州湾的沉积物收支状况和胶州湾区域的平均沉积速率。结果表明,胶州湾百年尺度的沉积速率较高,达到了10^0mm/a量级(7.43mm/a),沉积通量为10^-3g/mm^2a量级(7.39×10^-3g/mm^2a),而胶州湾外邻近海区沉积速率略低(4.46mm/a)。这与其他学者获得的海图地形对比法的结果大致相当。与胶州湾内钻孔岩芯的14C测年对比表明,万年尺度的沉积速率为10^-1mm/a量级(0.25-0.92mm/a),比百年尺度的沉积速率约小一个数量级。分析结果表明,沉积体系的演化过程使沉积速率随时空尺度的不同而产生差异,这是导致不同分析方法所获结果之间存在复杂关系的主要因素。
汪亚平高抒
关键词:粒度参数铅同位素沉积速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