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71862)

作品数:10 被引量:142H指数:7
相关作者:孙晓玲陈宗懋高宇辛肇军金珊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河南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厅公益技术研究农业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生物学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茶树
  • 3篇克隆
  • 2篇象甲
  • 2篇小绿叶蝉
  • 2篇基因
  • 2篇假眼小绿叶蝉
  • 2篇茶丽纹象甲
  • 2篇茶园
  • 2篇成虫
  • 1篇电镜
  • 1篇电镜观察
  • 1篇对植
  • 1篇多酚
  • 1篇多酚氧化
  • 1篇多酚氧化酶
  • 1篇叶片
  • 1篇脂肪酶
  • 1篇植食性
  • 1篇植食性昆虫
  • 1篇植物精油

机构

  • 10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河南科技学院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全国农业技术...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10篇孙晓玲
  • 9篇陈宗懋
  • 4篇高宇
  • 3篇辛肇军
  • 2篇王国昌
  • 2篇金珊
  • 2篇张正群
  • 2篇边磊
  • 1篇罗宗秀
  • 1篇马春雷
  • 1篇边文波
  • 1篇李元喜
  • 1篇肖斌
  • 1篇杨子威
  • 1篇龚一飞
  • 1篇李喜旺
  • 1篇杜琴

传媒

  • 2篇西北植物学报
  • 2篇应用昆虫学报
  • 1篇北方园艺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植物保护
  • 1篇茶叶科学
  • 1篇植物研究
  • 1篇中国生物防治...

年份

  • 1篇2015
  • 4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虫害诱导植物挥发物(HIPVs)对植食性昆虫的行为调控被引量:12
2012年
虫害诱导植物挥发物(herbivore induced plant volatiles,HIPVs)具有植物种类、品种、生育期和部位的特异性,也具有植食性昆虫种类、虫龄、为害程度、为害方式和其他一些环境因子的特异性。由于其释放量明显大于健康植株,因此更易被天敌、害虫以及邻近的植物等所利用,从而调节植物、植食性昆虫与天敌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增强植物在自然界的生存竞争能力。本文对HIPVs在植食性昆虫寄主定位行为中的作用、HIPVs对植食性昆虫的种群调控功能及其应用现状2个方面加以综述,并在展望中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孙晓玲高宇陈宗懋
关键词:植食性昆虫
茶尺蠖脂肪酶合成基因EoL2的克隆和组织表达特征被引量:1
2015年
昆虫脂肪酶可参与脂类消化、吸收和运输,并能介导植物的抗病虫功能。本研究通过茶尺蠖唾液腺转录组数据库发掘到该基因片段,采用RACE技术克隆获得了一条茶尺蠖脂肪酶合成基因序列,命名为Eo L2,并检测了其在茶尺蠖不同生育期及不同组织部位中的相对表达水平。研究结果表明,Eo L2的c DNA序列全长1310 bp,开放阅读框为1041 bp,编码一个包含346个氨基酸的蛋白,推测该蛋白相对分子量为37.96 k D,推测等电点(PI)为8.41,具有脂肪酶典型的GXSXG丝氨酸活性保守序列,其氨基酸序列与家蚕相似度最高,为57%。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Eo L2在卵中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其它虫态;在1龄幼虫期的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高于2~5龄;在成虫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蛹;在血淋巴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中肠、表皮、脂肪体和唾液腺。
杜琴辛肇军杨子威李喜旺陈宗懋孙晓玲
关键词:茶尺蠖脂肪酶基因克隆表达谱
茶丽纹象甲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16
2013年
利用扫描电镜对茶丽纹象甲(Myllocerinus aurolineatus Voss)(鞘翅目:象甲科)成虫的触角及感器进行了观察,比较研究了雌、雄成虫触角形态、感器分布和数量上的差异。结果表明,茶丽纹象甲雌、雄成虫触角均呈膝状,由柄节、梗节和7个鞭亚节组成,触角上均着生有5种感器,即毛形感器、刺形感器、棒形感器、叉形感器、鳞形感器以及少量表皮孔。其中,鳞形感器和刺形感器的数量最多,叉形感器在已有的象甲科资料中尚未见报道。毛形感器和叉形感器的数量和分布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主要表现为雄虫触角上毛形感器和叉形感器的数量显著多于雌虫。
高宇陈宗懋孙晓玲
关键词:茶丽纹象甲扫描电镜触角感器
茶树醇脱氢酶基因的表达特征及番茄遗传转化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根据茶树醇脱氢酶基因(CsiADH1)的cDNA序列设计引物,采用RT-PCR方法从茶树品种‘龙井43’中克隆了CsiADH1序列,分析了CsiADH1在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下的诱导表达情况并转化番茄。结果表明:CsiADH1包含一个1 044bp的最大开放阅读框,编码347个氨基酸。qRT-PCR分析显示,CsiADH1的表达受到茶尺蠖取食、机械损伤、茉莉酸和水杨酸的诱导;将CsiADH1基因ORF区域克隆进pCAMBIA1301载体中,构建了由CaMV35S启动子驱动的CsiADH1基因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ADH,并以农杆菌介导的方法侵染番茄‘中蔬四号’子叶,经PCR鉴定,获得了8个转CsiADH1基因阳性植株。该结果为进一步揭示CsiADH1基因在植物诱导防御反应中的分子机理研究奠定了基础。
辛肇军孙晓玲陈宗懋
关键词:茶树克隆
我国茶园蜘蛛生态学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12年
我国茶园中的蜘蛛资源十分丰富,是控制茶树害虫种群的重要天敌类群。茶园蜘蛛生态学研究是与茶园以蛛治虫的研究相应发展的。本文从蜘蛛类群与茶园主要害虫的种群动态关系、群落多样性、栽培和管理方式等对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生态因素对蜘蛛的影响、捕食行为生态学和化学生态学等方面简述了近年来我国茶园蜘蛛生态学研究的新进展,并提出了蜘蛛化学生态学是未来茶园害虫防治的重要研究和发展方向。
高宇孙晓玲金珊张正群边磊罗宗秀陈宗懋
关键词:茶园生物防治
十九种植物精油对茶丽纹象甲成虫的驱避和拒食活性被引量:25
2012年
为了寻找茶丽纹象甲Myllocerinus aurolineatus Voss无公害防治新途径,采用行为生测法测定了19种植物精油对茶丽纹象甲的驱避和拒食活性。结果表明:大蒜油allitridi、芸香(Cantleyt corniculata(Becc)Howard)油、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Burm.f.)Nees)、艾叶(Artemisia argyi Levl.et Vant.)、薰衣草(Lavender angustifolia Mill.)、何首乌(Fallopia multiflora(Thunb.)Harald.)、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lt.)、黄岑(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益母草(Leonurus heterophyllus Sweet)和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 Thunb.)提取物对象甲的雄性和(或)雌性具有驱避活性。其中,大蒜油、丹参、何首乌和苦参又分别对象甲的雌性或雄性具有显著的选择性拒食活性;与对照相比,芸香油和金银花提取物对象甲具有非选择性拒食活性,而大蒜油和益母草提取物会显著提高象甲的取食量。艾叶、薰衣草和黄岑提取物对象甲仅表现出一定的驱避活性,未表现出拒食活性。与对照相比,穿心莲提取物对象甲具有显著的引诱作用。本研究证明芸香油、丹参、何首乌、苦参和金银花5种物质对象甲具有多方面的作用活性,具有很好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
边文波王国昌龚一飞孙晓玲李元喜
关键词:植物精油茶丽纹象甲成虫驱避拒食
假眼小绿叶蝉成虫在茶园中的活动规律研究被引量:11
2013年
通过粘虫板诱捕试验,研究了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 Gthe)成虫在茶园中的活动规律。结果表明:假眼小绿叶蝉成虫主要在茶树植株顶部上方0~40cm的范围内飞行,在粘虫板上边缘高于茶树植株顶部40cm高度处诱捕的成虫数量显著多于其它高度(P<0.01)。在东西南北各方位上的成虫诱捕量无显著差异(P>0.05)。成虫活动高峰期是在清晨和傍晚时分,5:00~9:00和15:00~19:00的诱捕量分别占全天诱捕量的49.06%和40.57%,成虫活动低谷期是夜间21:00~翌日4:00。
高宇孙晓玲边磊陈宗懋
关键词:假眼小绿叶蝉茶园
茶树脂氢过氧化物裂解酶基因CsiHPL1的克隆及表达被引量:6
2013年
根据茶树基因CsiHPL1的cDNA序列设计引物,采用RT-PCR方法从茶树品种龙井43'中克隆了CsiHPL1序列,并分析了CsiHPL1在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下的诱导表达情况及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CsiHPL1包含一个1 476 bp的最大开放阅读框,编码491个氨基酸,预测为13-HPL基因。Real-Time PCR分析结果表明,CsiHPL1的表达受到茶尺蠖取食、机械损伤和茉莉酸的诱导;构建了CsiHPL1与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经农杆菌瞬时转化烟草叶片,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在叶绿体中观察到GFP荧光,表明CsiHPL1编码的蛋白质为叶绿体蛋白质。
辛肇军孙晓玲张正群陈宗懋
关键词:茶树克隆
茉莉酸甲酯和机械损伤对茶树叶片多酚氧化酶时序表达的影响被引量:8
2011年
以温室中培养的龙井43茶树2年生扦插苗为实验材料,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了正常茶树叶片中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变化的日节律,以及茉莉酸甲酯(MeJA)处理和机械损伤诱导不同叶位叶片PPO活性的时序变化.结果表明:正常茶树叶片中PPO活性高峰出现在4:00;MeJA处理茶树30 h后,其叶片PPO活性与对照间呈现显著差异,于处理后174 h达到最高峰;半定量RT-PCR检测结果发现,MeJA诱导茶树叶片PPO基因表达量最高峰出现在处理后126 h,比生化测定结果提前了48 h.机械损伤可诱导处理叶及其下叶位叶片PPO活性迅速升高,表现出一定系统性;机械损伤叶片与系统诱导叶片间PPO活性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基本平行,但机械损伤叶片中PPO活性始终高于系统诱导叶片.本研究证明,MeJA和机械损伤均可诱导茶树叶片中PPO活性的显著增强,进一步证实茉莉酸(JA)信号转导途径在茶树的直接防御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
孙晓玲蔡晓明马春雷王国昌陈宗懋
关键词:茶树多酚氧化酶茉莉酸甲酯机械损伤
不同茶树品种对假眼小绿叶蝉的抗性被引量:50
2012年
【目的】比较竹山一号、恩标、龙井43等9个茶树品种对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 G the)的抗性水平,为茶树品种抗虫性机理研究奠定基础。【方法】调查叶蝉在不同品种上的田间数量动态、生命周期、每雌产若量和若虫成活率,并用刺探电位图谱(electrical penetration graph,EPG)技术记录叶蝉的取食行为。【结果】①叶蝉在恩标、竹山一号、斑竹园和蓝天上的田间虫口密度普遍大于德清、建德、长兴紫笋和举岩;②德清、举岩、长兴紫笋、建德和龙井43上叶蝉的生命周期显著长于恩标、斑竹园和竹山一号;③恩标和斑竹园上小绿叶蝉每雌产若量明显多于举岩、长兴紫笋、建德和龙井43;④恩标和竹山一号上若虫成活率最高,分别为55.00%和50.00%;举岩上若虫成活率最低,仅为32.00%;⑤竹山一号和恩标上叶蝉取食时间显著长于德清、举岩、长兴紫笋、建德和龙井43,与蓝天和斑竹园没有显著差异;⑥使用聚类分析评价9个茶树品种抗叶蝉能力,将其分为两大类。第Ⅰ类:举岩、德清、龙井43、建德和长兴紫笋,对假眼小绿叶蝉抗性较强;第Ⅱ类:蓝天、斑竹园、竹山一号和恩标,对假眼小绿叶蝉抗性较弱。不同品种对叶蝉的抗性从强至弱的顺序为:举岩>德清、龙井43、建德和长兴紫笋>蓝天、斑竹园和竹山一号>恩标。【结论】田间虫口密度、生命周期、每雌产若量、若虫成活率和取食时间能够体现假眼小绿叶蝉在茶树品种上的自然选择、适应度和取食偏好,在分类茶树品种抗叶蝉水平上存在明显差异。
金珊孙晓玲陈宗懋肖斌
关键词:茶树品种假眼小绿叶蝉抗性生长繁殖取食行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