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1159)

作品数:3 被引量:20H指数:2
相关作者:林志珊辛志勇叶兴国张悦崔志富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小麦
  • 2篇染色体
  • 1篇杂交
  • 1篇中间偃麦草
  • 1篇同源
  • 1篇同源染色体
  • 1篇偃麦草
  • 1篇外源
  • 1篇外源染色体
  • 1篇细胞工程
  • 1篇小麦-中间偃...
  • 1篇小麦黄矮病
  • 1篇小麦染色体
  • 1篇抗黄矮病
  • 1篇黄矮病
  • 1篇基因
  • 1篇基因组
  • 1篇基因组原位杂...
  • 1篇分子标记
  • 1篇PH1B

机构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北方民族大学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宁夏农林科学...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作者

  • 3篇叶兴国
  • 3篇林志珊
  • 2篇张悦
  • 2篇辛志勇
  • 1篇徐琼芳
  • 1篇张增艳
  • 1篇郭世华
  • 1篇卢勤
  • 1篇唐益苗
  • 1篇崔志富
  • 1篇雷昊

传媒

  • 1篇科技导报
  • 1篇作物学报
  • 1篇植物遗传资源...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09
  • 1篇200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小麦染色体配对基因Ph1结构剖析及调控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9年
近年来,关于小麦抑制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基因Ph1的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本文对该基因的结构和调控机理的最新研究进行综述。通过创造和分子标记鉴定Ph1缺失突变体,利用分子生物学及比较基因组学技术,该基因位点被界定于5BL上一个2.5Mb的区域内,含有一个类cdk基因簇,且在该类cdk基因簇中插入一个亚端粒异染色质片段。细胞学研究显示,Ph1基因通过控制亚端粒的互作启始染色体识别和配对伙伴选择。与此同时,生物信息学揭示,这些类cdk基因与人类和老鼠的cdk2基因高度同源,它们与细胞周期中DNA复制、染色质凝集、碱基错配修复等事件相关。减数分裂时,该基因位点通过"感知"染色体的同源性程度而触发染色质的构象变化,从而控制染色体的配对和重组。此外,小麦中可能存在一种与Ph1相关的类似于酵母中的粗线期检查点机制。预测未来的研究将可能集中在Ph1对染色体同源性的"感知"机制、Ph1的开启与关闭、植物减数分裂重组的忠实性及减数分裂过程的检查点机制等方面。
张悦林志珊叶兴国辛志勇郭世华
关键词:小麦
应用GISH与STS标记鉴定小麦-中间偃麦草抗黄矮病端体系被引量:14
2006年
由大麦黄矮病毒引起的小麦黄矮病毒病是一个严重病害,至今在小麦属内还没有发现抗源。中间偃麦草2Ai-2染色体携带1个高抗黄矮病基因,对该基因的染色体臂定位将为制定抗病基因向小麦转移策略,筛选、开发特定的、与抗性连锁的分子标记的研究提供重要信息。本文对由小麦-中间偃麦草二体附加系Z6衍生的3个抗黄矮病端体系进行鉴定,通过分析端体的遗传构成、筛选与端体共分离的STS标记以确定端体在遗传上的染色体臂归属,从而明确BYDV抗病基因的染色体位置。以拟鹅冠草基因组[Pseudoroegneria strigosa(M.Bieb.).L.o.ve,St]DNA为探针,中国春基因组(TriticumaestivumL.,ABD)DNA作封阻分别对抗病亲本Z6及抗病端体系N530的根尖体细胞染色体进行原位杂交,结果表明,N530体细胞中有2个端体显示出与Z6中外源染色体2Ai-2短臂相似,而与长臂不同的杂交信号。以小麦第2同源群的5个RFLP探针的DNA序列为基础,设计了6对PCR引物,对小麦-中间偃麦草二体异附加系、二体代换系和端体系进行扩增,结果表明,基于短臂探针psr126,psr131序列设计的2对引物,可在含有2Ai-2染色体及端体的抗黄矮病材料中特异扩增,而基于长臂探针psr112序列设计的1对引物,可在含有2Ai-2染色体的抗黄矮病材料中特异扩增,但不能在端体系进行特异扩增,证明外源端体为2Ai-2染色体的短臂。本研究不仅将黄矮病抗性基因定位于2Ai-2染色体的短臂上,而且由RFLP探针psr126、psr131和psr112序列转化的标记STS126(sequence tagged site)STS131和STS112还可分别作为追踪2Ai-2染色体短臂和长臂的分子标记,用于抗病易位系辅助选择。
崔志富林志珊辛志勇唐益苗张增艳卢勤
关键词:STS标记小麦黄矮病中间偃麦草
小麦细胞工程关键技术创新和应用研究
目前来说,小麦细胞工程育种的效率还不高,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低且基因型特异性强,适宜小麦组织培养和遗传转化的外植体单一,成熟胚再生率低,幼胚农杆菌转化中组织褐化死亡现
叶兴国林志珊杜丽璞徐惠君殷桂香王美蛟陶丽莉张悦魏亦勤任贤韩晓峰孙伟珊马员春徐琼芳辛志勇
文献传递
利用分子标记将2Ai-2染色体转移到小麦ph1b遗传背景的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小麦ph1b突变体可诱导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和交换,产生遗传上较为稳定、补偿性较好的重组体。将外源染色体引入ph1b的小麦遗传背景是产生目标染色体重组体的基础,但ph1b植株没有明显而稳定的表型性状,难以从表型上进行选择。本研究利用CSph1b缺失区中的分子标记Mads及外源染色体特异的分子标记P4和P68,对小麦-中间偃麦草2Ai-2(2B)异代换系N420与CSph1b的杂种F2群体及其衍生的F5株系进行ph1b-2Ai-2染色体综合体的选择,高效地获得了目标基因型。
雷昊张悦林志珊徐琼芳叶兴国
关键词:小麦分子标记PH1B外源染色体部分同源染色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