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024119046)

作品数:3 被引量:25H指数:2
相关作者:马保金蔡端汪洁吴钢邬剑华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胰腺
  • 3篇胰腺炎
  • 3篇腺炎
  • 2篇抑素
  • 2篇生长抑素
  • 2篇细菌移位
  • 2篇坏死
  • 2篇坏死性
  • 2篇坏死性胰腺炎
  • 2篇急性坏死
  • 2篇急性坏死性
  • 2篇急性坏死性胰...
  • 2篇肠道
  • 2篇肠道细菌
  • 2篇肠道细菌移位
  • 1篇生长激素
  • 1篇生长抑素治疗
  • 1篇重症
  • 1篇重症急性
  • 1篇重症急性胰腺

机构

  • 3篇复旦大学

作者

  • 3篇蔡端
  • 3篇马保金
  • 2篇汪洁
  • 1篇王一飞
  • 1篇邬剑华
  • 1篇吴钢
  • 1篇殷保兵

传媒

  • 1篇肝胆胰外科杂...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上海医学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生长抑素、生长激素联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生长激素联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治疗效果。方法56例SAP患者随机分为生长抑素治疗组(予生长抑素十四肽治疗)和联合治疗组(予生长抑素十四肽、生长激素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浆蛋白、细菌培养、二重感染及CD4^+/CD8^+比值的变化。结果生长抑素治疗组治疗7 d后的血浆白蛋白水平为(26.0±1.5)g/L,与治疗前(24.0±1.3)g/L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治疗组治疗后血浆白蛋白水平为(31.0±2.1)g/L,显著高于治疗前的(26.0±1.1)g/L(P<0.05)。生长抑素治疗组细菌培养阳性率为100.0%,显著高于联合治疗组的60.7%(P<0.05),以腹水或引流液较易有阳性结果;两组菌种鉴定主要以大肠杆菌和变形杆菌为主。生长抑素治疗组二重感染发生率为57.1%(16/28),与联合治疗组50.0%(14/28)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联合治疗组中真菌涂片为阳性的14例患者中,有真菌感染临床症状或体征者仅9例,而生长抑素治疗组中真菌涂片为阳性的16例患者均有轻重不一的临床表现。联合治疗组的CD4^+/CD8^+比值呈上升趋势,但与生长抑素治疗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长抑素、生长激素联合治疗SAP能降低细菌感染的发生率,减少肠道菌群移位,同时促进机体合成功能,保护肠黏膜屏障。
马保金王一飞殷保兵蔡端
关键词:生长抑素生长激素重症急性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损害及肠道细菌移位被引量:18
2007年
目的观察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时肠道黏膜屏障的变化和肠道细菌移位。方法选择SD大鼠,逆行胰胆管穿刺法诱导制备大鼠ANP模型并分为两组,分别为假手术组(SO)和坏死组(ANP)。术后24h,观察大鼠ANP模型的回肠黏膜通透性、回肠绒毛高度和黏膜厚度的变化,测定血浆D-乳酸浓度和血浆内毒素水平,并行脏器细菌培养。结果ANP组血浆内毒素水平较SO组升高(P<0.01),细菌培养SO组均无阳性,ANP组细菌培养总阳性率为55.6%,其中以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率最高,为75.0%,菌种鉴定主要为肠球菌和变形杆菌。ANP组24h后血浆D-乳酸浓度高于S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NP组24h回肠黏膜发生病理形态学的改变,从绒毛高度和黏膜厚度测量值上观察发现ANP组肠壁明显变薄。结论本组实验中,大鼠ANP时的回肠黏膜病理形态学的变化提示ANP大鼠肠道的机械屏障明显受损;血浆D-乳酸浓度的显著上升,证明它可从功能上反映ANP大鼠肠道屏障功能的损害。大鼠ANP时的内毒素水平和脏器细菌培养阳性率的升高,证明内毒素血症和肠道细菌移位是由于早期肠道通透性升高和肠道屏障受损所致。
汪洁马保金吴钢邬剑华蔡端
关键词: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肠道肠道细菌移位
雷公藤多甙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对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肠道细菌移位的影响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甙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对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肠道细菌移位的影响。方法逆行胰胆管穿刺注射3.5%牛磺胆酸钠(0.2ml/100g)诱导ANP大鼠模型。分为5组:假手术组(SO)、坏死组(ANP)、生长抑素治疗组(ANP+S)、雷公藤多甙治疗组(ANP+T)、雷公藤多甙+生长抑素治疗组(ANP+T+S)。术后禁食12h,不禁水。各组均随机标记6只观察术后生存时间。术后24h,观察血清淀粉酶、血清脂肪酶活性,血浆内毒素水平,脏器细菌培养结果,胰腺和回肠黏膜病理学变化及大鼠存活率。结果雷公藤多甙与生长抑素联合治疗ANP大鼠,可以显著降低血清淀粉酶、血清脂肪酶活性;减轻胰腺组织和肠黏膜炎症细胞浸润、水肿;降低血浆内毒素水平和脏器细菌培养阳性率;提高ANP大鼠存活率。结论ANP大鼠存在肠道细菌移位;雷公藤多甙联合生长抑素的治疗可减轻ANP大鼠胰腺和肠道损伤,加强肠道的生物学屏障,降低肠源性细菌及内毒素移位发生率,阻止ANP的发展。
汪洁蔡端马保金
关键词: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细菌移位雷公藤多甙生长抑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