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09J05101)

作品数:1 被引量:6H指数:1
相关作者:王艺磊王国栋张丽莉更多>>
相关机构:集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教育厅A类人文社科/科技研究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变态
  • 1篇幼虫
  • 1篇杂色鲍
  • 1篇子机
  • 1篇分子
  • 1篇分子机制
  • 1篇IGFBP7

机构

  • 2篇集美大学

作者

  • 2篇张丽莉
  • 2篇王国栋
  • 1篇王艺磊

传媒

  • 1篇集美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IGFBP7参与了杂色鲍变态过程
IGFBP7(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分子网络成员,曾命名为IGFBP相关蛋白1(IGFBP-rP1),是一种典型的肿瘤生长抑制因子,...
王国栋李娜张丽莉王艺磊
关键词:IGFBP7杂色鲍变态
文献传递
鲍幼虫变态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2年
综述了鲍幼虫变态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鲍因其幼虫营卵黄营养,且同昆虫和蛙类相比,鲍幼虫变态速度快、存在提早发育(‘anticipatory’developmental program)现象,是研究贝类乃至海洋无脊椎动物变态现象的理想模式.早期研究采用药理学和电生理学方法发现了GABA等能够诱导鲍变态的物质,并且提出了变态过程信号通路,但调节幼虫变态的分子机制仍然所知甚少.研究人员采用差异显示PCR和基因芯片等手段获得了一些变态前后差异表达的基因.但是变态是由众多的基因和信号分子共同决定和影响的.传统获得差异基因的方法效率低、获得基因数量少、受公布的EST(表达序列标签)限制大,所以调控变态的分子网络和机制还尚未建立,缺乏对调控这一细胞过程的整体认识.转录组学分析获得大量变态差异基因,并且有助于建立差异基因相互作用网络,是研究变态分子机制的新方向.此外,变态差异基因的功能验证和注释是鲍变态分子机制研究的另一问题,基因干扰可能是解决方向之一.
王国栋张丽莉王艺磊
关键词:幼虫变态分子机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