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1CB013602)

作品数:37 被引量:315H指数:12
相关作者:杜修力韩强董振华刘晶波李亮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工业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7篇建筑科学
  • 14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天文地球
  • 3篇理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3篇地震
  • 10篇桥墩
  • 9篇抗震
  • 7篇地震反应
  • 7篇桥梁
  • 7篇FRP约束
  • 6篇静力
  • 6篇抗震性
  • 6篇抗震性能
  • 5篇地下结构
  • 5篇增强复合材料
  • 5篇拟静力
  • 5篇拟静力试验
  • 5篇纤维增强
  • 5篇纤维增强复合...
  • 5篇静力试验
  • 5篇矩形空心桥墩
  • 5篇空心桥墩
  • 5篇复合材料
  • 5篇复合材

机构

  • 24篇北京工业大学
  • 9篇清华大学
  • 2篇北京建筑工程...
  • 2篇青岛理工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交通部公路科...
  • 2篇中国科学院武...
  • 1篇北京市建筑工...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教育部
  • 1篇交通运输部
  • 1篇重庆市勘测院
  • 1篇中国建材检验...
  • 1篇重庆市地质灾...

作者

  • 21篇杜修力
  • 13篇韩强
  • 11篇董振华
  • 9篇刘晶波
  • 8篇李亮
  • 7篇王文晖
  • 5篇赵冬冬
  • 4篇张小波
  • 3篇阿比尔的
  • 3篇赵密
  • 3篇王相宝
  • 3篇谭辉
  • 3篇王东洋
  • 2篇刘祥庆
  • 2篇崔智谋
  • 2篇丛宇
  • 2篇王作虎
  • 2篇王在泉
  • 2篇郑颖人
  • 2篇宝鑫

传媒

  • 6篇中国公路学报
  • 5篇地震工程学报
  • 3篇土木工程学报
  • 3篇工程力学
  • 2篇岩土工程学报
  • 2篇振动与冲击
  • 2篇玻璃钢/复合...
  • 2篇岩土力学
  • 2篇Scienc...
  • 1篇现代隧道技术
  • 1篇水利学报
  • 1篇工业建筑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混凝土
  • 1篇计算力学学报
  • 1篇应用基础与工...
  • 1篇地下空间与工...
  • 1篇建筑科学与工...
  • 1篇Fronti...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 9篇2014
  • 10篇2013
  • 5篇2012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向压弯下RC矩形空心截面桥墩承载能力评估被引量:5
2014年
为了评估双向弯曲作用下钢筋混凝土(RC)空心截面桥墩的安全性,根据双向弯曲共同作用下RC矩形空心截面中和轴的布置形式,推导了其轴力P和弯矩Mx及My的计算公式。结合数值模拟得到P-Mx-My三维相互作用屈服面,基于Bresler极限强度理论提出了轴压比小于0.3时,双向弯曲作用下RC矩形空心截面极限承载力的简化计算式。结果表明:应用P-Mx-My三维相互作用屈服面对试验墩的安全性校核结果与试验现象一致,且通过算例验证了提出的极限承载力简化计算式可准确校核双向水平荷载作用下矩形空心墩的安全性。
董振华韩强杜修力
关键词:桥梁工程极限承载力双向压弯
FRP约束钢筋混凝土矩形空心桥墩的滞回模型被引量:4
2015年
为了评价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约束钢筋混凝土(RC)空心桥墩的抗震性能,对4根FRP约束矩形空心桥墩进行了水平单向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拟静力试验研究,及相应的FRP约束矩形空心截面弯矩-曲率数值分析。根据FRP约束矩形空心桥墩实测滞回曲线的特点和FRP约束矩形空心截面弯矩-曲率的模拟结果,基于现有RC柱的弹塑性滞回模型,提出了四折线水平位移-力骨架曲线模型及相应受力阶段滞回规则下的滞回模型。结果表明:新的滞回模型可正确反映FRP约束矩形空心桥墩的有效刚度衰减、反向加载规则和捏缩效应,其FRP约束矩形空心桥墩的水平位移-力计算滞回曲线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董振华杜修力韩强
关键词:桥墩拟静力试验滞回模型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隧道纵向地震反应分析的整体式反应位移法被引量:21
2018年
对于非一致地震动作用下隧道纵向地震反应问题,采用地下结构横断面地震反应的整体式反应位移法的基本原理,给出了一种根据自由场地震反应确定隧道纵向反应最不利变形和最不利内力发生时刻,即最不利时刻的确定方法,提出了适用于地下隧道结构纵向地震反应分析的整体式反应位移法。该方法通过自由场静力分析模型,根据隧道埋深位置处的自由场最不利变形确定等效地震作用,通过隧道结构-地基整体模型的静力计算获得隧道结构的最不利地震反应。以北京某地铁区间盾构隧道结构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纵向整体式反应位移法和动力时程分析方法进行了出平面剪切波入射下隧道结构纵向地震反应计算,并将二者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与分析。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纵向整体式反应位移法概念明确、过程简便,具有良好的计算精度,可用于非一致地震动输入下隧道等长线型地下结构的抗震分析。
刘晶波王东洋谭辉宝鑫王文晖
关键词:隧道结构
基于流固耦合动力模型的饱和土体-隧道体系地震反应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基于ABAQUS软件平台,应用自行开发的流固耦合动力模型孔压单元模拟场地土体,并通过黏弹性人工边界方法实现地震动的输入,对饱和土体场地中的双孔隧道结构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反应进行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在地震反应结束时刻,场地土体位移幅值在两隧道之间以及两隧道的附近区域较大,而远离隧道的区域则较小;场地底部区域土体的孔压幅值较大,而场地顶部区域土体则较小;隧道左右两侧拱腰部位的衬砌的应力较大,而拱顶部位则较小。计算结果同时表明了流固耦合动力模型孔压单元在饱和土体-隧道体系地震反应研究中的适用性。
李亮吴利华王相宝高超
关键词:饱和土体隧道地震反应
地下结构地震反应计算的改进的反应位移法被引量:27
2014年
反应位移法中地基弹簧刚度系数难以准确确定,且不同地基弹簧之间互不相关,难以准确地反映土体与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造成土体与结构四周接触面的荷载分布存在误差。通过改进地基弹簧刚度系数的求解方法,提出了改进的反应位移法,即在有限元分析过程中摒弃传统的加载方式,采用在结构四周同时加载单位力的方式求解地基弹簧刚度系数。与现有的反应位移法的对比表明,改进的反应位移法计算结果合理,且具有更高的计算效率。
李亮杨晓慧杜修力
关键词:地下结构地震反应反应位移法刚度系数
横观各向同性饱和两相介质弹塑性波动问题研究
2013年
针对横观各向同性饱和两相介质的弹塑性波动问题,建立了基于SMP破坏准则的横观各向同性饱和两相介质弹塑性动力本构模型,并建立了横观各向同性饱和两相介质弹塑性波动问题求解的时域显式有限元方法。基于上述本构模型与时域显式有限元方法进行了横观各向同性饱和两相介质弹塑性波动问题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横观各向同性饱和两相介质的弹塑性动力反应与其弹性动力反应有较为显著的差异,表现在前者的反应峰值相对于后者有较为明显的增大,同时二者反应时程的波形也有较大的差异。数值计算工作同时表明,时域显式有限元方法是进行横观各向同性饱和两相介质弹塑性波动问题计算分析的一种有效方法。
李亮杜修力翟威
关键词:横观各向同性弹塑性
多球面滑动摩擦隔震支座计算模型及其试验确认被引量:16
2012年
为了满足近海高烈度区隔震桥梁支座大吨位、大位移和耐久性需求,开发出多球面滑动摩擦隔震支座,阐明了这种隔震支座的构造特点、工作机理和滑动机制,建立了其力-位移关系非线性恢复力模型,进而给出了各滑动面摩擦因数相等时支座的力-位移关系式,并对该支座的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对其各摩擦面的滑动顺序机制和非线性恢复力模型进行了试验确认。结果表明:理论分析的支座滑动先后顺序与试验过程中观察到的完全一致,支座试验所得力-位移滞回曲线和理论分析结果十分吻合;此多球面滑动摩擦隔震支座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和足够的水平位移,而且在不同强度的外部激励下表现出刚度和阻尼的自适应性能,适用于多水准地震动下基于性能的隔震桥梁抗震设计。
韩强刘卫刚杜修力亓路宽
关键词:桥梁工程恢复力模型
FRP加固钢筋混凝土墩柱抗震性能研究综述被引量:14
2013年
回顾并总结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片材和织物抗震加固钢筋混凝土(RC)结构的研究现状,介绍了FRP的加固方式,包括粘贴形式和锚固方法;对影响FRP抗震加固效果的原柱条件、加固参数和受力条件的试验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探讨了FRP加固墩柱的破坏模式及FRP加固结构的抗震性能理论研究进展。针对现有研究成果,提出了一些FRP加固结构抗震性能研究的建议和意见,为其后续研究提供了参考。
董振华杜修力韩强
关键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钢筋混凝土结构破坏模式抗震性能
Rayleigh波作用下地下结构地震反应影响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采用基于时域粘弹性人工边界的Rayleigh波输入方法,进行了土-地下结构相互作用体系在Rayleigh波作用下的动力时程反应分析,对Rayleigh波作用下地下结构的地震反应特性进行研究。重点讨论了地下结构材料强度、结构厚度以及土层刚度等因素对Rayleigh波作用下地下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Rayleigh波对浅埋地下结构的地震动力反应影响显著,将使结构产生较大的内力与变形,在地下结构抗震设计尤其是浅埋地下结构的抗震设计时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刘晶波王文晖刘祥庆赵冬冬
关键词:地下结构RAYLEIGH波地震反应土-结构相互作用
钢筋混凝土矩形空心墩柱的FRP约束效应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为了正确评价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约束效应对钢筋混凝土(RC)空心墩柱受力性能的影响,首先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FRP类型、厚度、幅宽和间距参数影响下约束RC矩形空心柱的轴压荷载、约束混凝土压应变、箍筋和FRP拉应变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基于模拟结果,提出一种考虑FRP布环箍和箍筋共同约束效应的侧向约束压力计算公式,进而建立FRP约束混凝土压应力-应变模型。进一步应用提出的FRP约束混凝土模型评价FRP加固矩形空心桥墩的受力性能,并与试验结果对比,两者吻合较好。
刘柯董振华
关键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约束混凝土模型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