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008061)
- 作品数:5 被引量:31H指数:2
- 相关作者:周文竹阳建强葛天阳徐宁李晋更多>>
-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城市用地“3D”发展模式研究——一种基于减少机动化需求的规划理念被引量:10
- 2012年
- 基于我国当前城市空间蔓延、功能分区单一以及"以车为本"的场所设计带来的个体机动化出行增加、公共交通效率低下、步行环境欠佳等问题,提出需要建立沿公交走廊的密度点轴结合发展(density)、用地混合多元布局(diversity)以及步行友好场所设计(design)的用地"3D"发展模式,以减少机动化出行需求。在此思路下,借鉴香港地区轨道沿线用地发展经验,研究香港实现"3D"模式的具体方法与措施,并以广州花都CBD为例,运用"3D"理念,对花都CBD内轨道沿线的用地密度、混合度、场所进行规划设计,以探索城市用地"3D"发展模式在我国发展的适应性。
- 周文竹阳建强葛天阳徐晨
- 郊居离学背景下乡镇小学学生通学出行特征研究——以南京市江宁区秣陵中心小学为例
- 2013年
- 在城乡统筹背景下,"撤点并校"政策的落实使得乡镇中心学校学生居住地与上学地距离较远"郊居离学、通学难"现象日益突出。本研究以南京市江宁区秣陵乡镇中心小学为调研对象,在统计分析学生居住地一上学地空间分布、通学出行特征等综合信息基础上,对远距离上学学生的主导交通方式——校车的路线、通学时间、出行需求及意愿进行了剖析,并对校车与其他各出行方式的上学优势进行了比较。最后根据调研结果,提出了优化学生通学出行方式的相应战略与措施,提高了乡镇学生就学可达性。
- 周文竹李晋苏悦徐肖薇黄楠琦
- 关键词:校车
- 交通导向的城际铁路站场地区空间发展机制被引量:21
- 2010年
- 首先通过调查与城际铁路客流相类似的沪宁动车组旅客对站点周边设施的需求,探讨站场地区的产业转型方向。其次,在对旅客前往各产业设施的出行方式与忍受时间的意愿调查基础上,通过分析旅客的出行距离特性,研究站场空间的圈层规模、产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相关联的用地布局。最后,基于该地区交通供给的承载力,提出土地开发强度适宜性的判定方法,并以沪宁铁路常州站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本文所构建的以交通为导向的城际铁路站场地区空间发展触媒机制研究,可实现空间发展与效率提升的协调优化,平衡城市功能的集聚性与交通的便捷性,对城铁沿线站点地区的建设规划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周文竹阳建强
- 关键词:城际铁路客流需求承载力
- 南京历史古村落窦村保护与更新
- 在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位于城市边缘的大量历史古村的保护与发展建设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古村如何在发展中保护,如何在保护中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笔者对南京古村窦村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和规划探索。本文对历史价值、结构形态价值...
- 后文君葛天阳阳建强
- 文献传递
- 寻求“场所”与“交通”的平衡——南京珠江路商业街沿线步行空间改善规划研究
- 2012年
- 随着城市化、机动化的发展,拓展机动车空间,压缩步行空间在城市建设中屡见不鲜。为解决步行空间缺乏的问题,本文以南京市珠江路商业街为例,从用地特征、步行需求及供给环境、机动车与步行冲突等方面分析了目前珠江路商业街的步行情况。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创造畅达交通与提升场所空间两个方面,制定适宜的步行系统规划控制要求。并运用"分区分类"手段,对步行空间的"街道设施及绿化带"、"行人步行带",以及"建筑毗邻带"分别提出控制要求。
- 周文竹陈阳
- 关键词:商业街步行道机动化
- 皖中中等城市新城实践探析与规划建议
- 2011年
- 文章首先考察了皖中中等城市新城发展的背景与动力因素,然后从区位分布、建设进程和规模三个方面进行总体状况分析,归纳了四种新城模式,并阐述了各自的特征,最后针对四类新城的建设现状提出了规划对策。
- 徐宁周文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