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6-0406)

作品数:7 被引量:59H指数:4
相关作者:吴慧英吴信宇屈健郑平唐慧敏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曙光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4篇换热
  • 3篇对流换热
  • 3篇流动与换热特...
  • 3篇换热特性
  • 2篇强化换热
  • 2篇热管
  • 2篇微通道
  • 2篇流动特性
  • 2篇纳米
  • 2篇纳米流体
  • 2篇硅基微通道
  • 1篇性能研究
  • 1篇乙醇
  • 1篇圆管
  • 1篇振荡热管
  • 1篇微小型
  • 1篇微型热管
  • 1篇微圆管
  • 1篇流型
  • 1篇毛细力

机构

  • 7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7篇吴慧英
  • 4篇屈健
  • 4篇吴信宇
  • 3篇郑平
  • 3篇唐慧敏
  • 1篇魏珍
  • 1篇刘恩光

传媒

  • 3篇化工学报
  • 2篇航空动力学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子器件

年份

  • 1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微小型振荡热管的流动可视化实验被引量:15
2009年
利用高速电荷耦合器件(CCD)对管内径分别为2.5,2,1,0.5 mm的振荡热管进行了可视化研究,记录了不同加热功率下热管内工质准静止和大幅振荡随时间交替变化的情况以及管内工质的流型变化情况.实验中观察到了泡状流、塞状流、半环状流、波环状流和环状流等.结果表明管径对管内的流型变化具有明显的作用.随着管径的减小,汽塞在加热段的形成主要由微/小气泡间的聚合发展演变成以单个气泡的膨胀长大为主.另外,管径的减小还使加热段周围容易生成长汽柱,而冷凝段内的汽塞则易于发生变形和断裂.对微细管径的热管来说,毛细波环状流是其重要特征,在冷凝段容易发生毛细波环状流向毛细塞状流的转变.
屈健吴慧英唐慧敏
关键词:振荡热管流型充液率
水/乙醇混合工质在硅基微通道中的流动与换热被引量:9
2008年
以不同浓度的乙醇水溶液为工质,在5种不同几何尺寸的梯形硅基微通道中进行了层流流动与换热的实验研究。基于实验结果,分别得出了摩擦常数和平均Nusselt数的实验关联式。实验发现微通道的几何尺寸对微流体的流动与换热特性有着非常显著的影响,各通道中的换热随乙醇溶液浓度的变化而呈现不同的特性,而流动特性则不随溶液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同时还发现在本实验参数范围内,入口段效应对流动与换热的影响都十分显著。
魏珍吴慧英吴信宇
关键词:混合工质流动特性对流换热
基于功能梯度表面的微型热管换热性能研究
2008年
通过将液固接触角沿轴向呈阶梯状分布的功能表面引入到三角形微型热管的一维稳态模型之中,分析了其对微型热管换热性能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较之常规表面,基于功能表面的微型热管能带走更多的热量。而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功能表面能有效地提高微型热管内的毛细压差且不会造成摩擦阻力的明显变化。另外,对于传统表面还发现存在着最优接触角,此时微型热管的换热性能最佳,偏离该接触角会造成毛细压差的减小和热管换热性能的下降。
屈健吴慧英郑平
关键词:微型热管毛细力剪切力
Al_2O_3-水纳米流体在微圆管内的流动特性被引量:1
2009年
测定了不同体积分数下A l2O3-水纳米流体在内径0.193 mm和0.508 mm 2种玻璃微圆管内的流动阻力特性。结果表明:纳米流体流动从层流向湍流转变的临界雷诺数Rec发生在2 100附近;对0.508 mm微圆管,纳米流体由层流向湍流的转变与去离子水基本一致,对0.193 mm微圆管纳米流体流型转变较去离子水略有提前。在雷诺数小于1 500—1 700的层流范围,纳米流体和水的摩擦因子都与经典理论预测值吻合良好,同Hagen-Poiseu ille公式偏差小于7.5%,雷诺数大于此范围后前者的摩擦因子比后者和理论值有所偏高;而在过渡区和湍流范围,纳米流体的摩擦因子比水有较大提高,且随体积分数增加摩擦因子增加的趋势更为明显。
屈健吴慧英吴信宇郑平
关键词:纳米流体微圆管
微型硅基内肋管内的流动与换热特性被引量:2
2009年
目前内肋管强化换热研究大多基于铜、铝或者不锈钢等常规材质,其加工精度和加工尺寸均受到限制。本文采用MEMS工艺首次在硅片上制作成带有方形内肋的平行硅基微通道,并对其内部流动和换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通道深度和宽度相同的情况下,肋高和肋间距对工质在通道内的流动阻力和换热特性有显著的影响;微通道内加肋以后,通道内的流动阻力和换热性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且提高程度与肋高和肋间距有关;通过合理的设计肋高和肋间距,可以起到明显的强化换热作用。结果还显示,进口段效应对硅基微通道内的流动和换热影响较为显著。
刘恩光吴慧英唐慧敏
关键词:换热
纳米流体在芯片微通道中的流动与换热特性被引量:26
2008年
对去离子水及体积分数分别为0.15%和0.26%的水基γ-Al2O3纳米流体在当量直径为194.5μm的硅基梯形芯片微通道内的层流流动和换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Reynolds数、Prandtl数以及体积分数对流动换热的影响。结果发现,使用纳米流体后,压降无明显增加,纳米流体的流动阻力特性与去离子水基本相同;对流换热Nusselt数较去离子水有明显提高,且随着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增加;相同泵功下换热热阻显著下降。实验还发现纳米流体的强化传热效果在较高温度时更加明显。根据实验数据得到了梯形硅微通道内低浓度纳米流体的层流对流换热关联式。研究结果对于集成高效芯片散热系统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吴信宇吴慧英屈健郑平
关键词:纳米流体对流换热强化换热
锯齿形硅基微通道内流动与换热特性实验被引量:9
2010年
采用微机电系统(MEMS)工艺在硅片上制作锯齿形微通道,并对其内部流动和换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同时与相同高宽比和当量直径的平直微通道进行了对比,讨论了锯齿形硅微通道强化换热的机理.研究表明:锯齿形微通道内流动摩擦常数fRe和换热努塞尔数Nu较平直微通道均有明显提高,且提高幅度随雷诺数Re增加而增加;相同泵功条件下锯齿形微通道换热热阻显著下降.
唐慧敏吴慧英吴信宇
关键词:硅基微通道对流换热强化换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