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G200077700)

作品数:6 被引量:19H指数:3
相关作者:刘建波唐兰周传明彭善池刘国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北京大学广西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3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志留纪
  • 2篇珊瑚
  • 2篇四射珊瑚
  • 2篇奥陶世
  • 2篇ET
  • 2篇Y
  • 1篇新资料
  • 1篇牙形刺
  • 1篇疑源类
  • 1篇疑源类化石
  • 1篇英文
  • 1篇早奥陶世
  • 1篇中奥陶世
  • 1篇中寒武统
  • 1篇生态系统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浊积
  • 1篇浊积岩
  • 1篇浊流
  • 1篇浊流沉积

机构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广西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南...
  • 1篇河南省地质调...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隆德大学
  • 1篇澳大利亚博物...

作者

  • 2篇刘建波
  • 2篇唐兰
  • 1篇左景勋
  • 1篇陈建强
  • 1篇何心一
  • 1篇燕长海
  • 1篇刘国印
  • 1篇彭善池
  • 1篇燕夔
  • 1篇李军
  • 1篇周传明

传媒

  • 2篇古生物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微体古生物学...
  • 1篇沉积学报

年份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华南早-中奥陶世疑源类生物多样性与海平面变化被引量:4
2005年
作为初级生产者,疑源类处于古生代海洋生态系统食物链的最底层,它的演化可能影响古生代海洋生态系统的演化.高精度基础上定量化研究可以提供更多古生代海洋生态系统的演化信息,贵州桐梓红花园早-中奥陶世湄潭组剖面丰富的疑源类化石,为定量化研究疑源类多样性的变化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比较疑源类的多样性曲线和海平面变化曲线,认为早-中奥陶世的疑源类多样性变化与当时的海平面变化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海平面上升时,疑源类分异度也随之增高;同时疑源类部分分类单元的相对丰度变化也和海平面变化趋势相关,进一步证实了疑源类的近岸-远岸分布模式.
燕夔李军刘建波
关键词:疑源类海平面变化疑源类化石生物多样性中奥陶世海洋生态系统
华南贵州早奥陶世红花园组的镰箭类牙形刺(英文)被引量:5
2007年
本文描述了产自华南贵州下奥陶统红花园组(桐梓红花园标准剖面,沿河甘溪剖面和贵阳黄花冲剖面)的四个镰箭类牙形刺种:Drepanoistodus sp.cf.nowlani,Paltodus sp.cf.P.subaequalis,Paltodus sp.A和Paroisto-dus sp.。D.sp.cf.nowlani为红花园组常见种,但另三种则相对稀少。在红花园组标准剖面,Paltodus sp.cf.P.subaequalis最低出现于该组底部,证实此层位为晚特马豆克期。文中详细图示了产于瑞典下奥陶统的两个带化石种:Paltodus deltifer和Paroistodus proteus,以及瑞典镰箭刺属的三个常见种:Drepanoistodus forceps,D.basiovalis和D.sp.cf.D.suberectus。通过与瑞典材料的详细对比,我们认为华南以前关于P.proteus和P.deltifer两种的记述多有误,须重新厘定。
甄勇毅I.G.波斯威尔A.鲁夫格恩刘建波
关键词:牙形刺早奥陶世
湘西王村剖面寒武系花桥组浊积岩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被引量:9
2006年
湘西王村地区的寒武系代表江南斜坡相沉积序列,传统的下寒武统划分为杷榔组、清虚洞组;中寒武统划分为敖溪组、花桥组(下部);上寒武统划分为花桥组(上部)、追屯组。其中,花桥组中浊流沉积发育,可识别出7次规模较大的浊流活动期,第一期浊积岩包括69个浊积序列,分别归属于11个副层序;第二期浊积岩包括37个浊积序列,分别归属于7个副层序。每个副层序的下部表现为近源浊积岩,上部表现为远源浊积岩,所代表的海水深度变化由浅变深。第一期浊流活动发生在海平面上升时期,形成三级层序的海侵体系域;第二期浊流活动发生在海平面较低、斜坡较陡时期,形成三级层序的低水位体系域。江南斜坡带中—上寒武世浊积岩频繁出现反映台地边缘深大断裂周期性活动强,断裂两盘升降差异运动显著。
左景勋彭善池周传明燕长海刘国印
关键词:中寒武统浊流沉积
黔东北志留纪兰多维列世的似发珊瑚属(Pilophyllia Ge et Y,1974)新资料
2007年
Pilophyllia Ge et Y,1974具有典型的包珊瑚型隔壁,是包珊瑚科的主要分子。该属广泛分布于上扬子区志留纪兰多维列世地层。首次对采自贵州石阡中兰多维列世(Llandovery)爱隆期(Aeronian)香树园组和雷家屯组的大量Pilophyllia Ge et Y,1974标本进行详细研究,经鉴定,共计有9种,其中包括6新种,1未定种,它们是:Pilophyllia simplex Chen,1986,P.fenggangensis Ge et Y,1974,P.vesiculosa Tang sp.nov.,P.conica Tang sp.nov.,P.ultimuma Tang sp.nov.,P.stylaris Tangsp.nov.,P.raritabulata Tangsp.nov.,P.lei-jiatunensis Tang sp.nov.,Pilophyllia sp.。此外,根据新的研究材料补充和修订Pilophyllia部分属征,并将石阡地区香树园组和雷家屯组的Pilophyllia种群特征与川北、陕南宁强组(Telychian阶)的进行比较。
唐兰何心一陈建强
关键词:四射珊瑚ET志留纪
论志留纪陕西珊瑚属Shensiphyllum Ge et Yü,1974
2006年
ShensiphyllumGeetYü,1974为丛状复体珊瑚,以发育一列马蹄型鳞板,羽榍扇形排列为主要特征,是志留纪四射珊瑚已知唯一发育马蹄型鳞板的属。该属在我国上扬子区广泛分布于上兰多维列统(Llandovery)特列奇阶(Telychian)中,主要产自川北、陕南的宁强组、云南大关的大路寨组(中、上Telychian阶))、湖北长阳的纱帽组及四川朝天的王家湾组(下特列奇阶)。文中报道和描述川北朝天王家湾组中发现的3个新种Shensiphyllumsimplexsp.nov.,S.proliferumsp.nov.,S.intermediumsp.nov.。王家湾组是已知ShensiphyllumGeetY櫣产出的最低层位。详细讨论该属的骨骼构造特征、生长繁殖方式,探讨该属起源及其演化,根据新资料修订该属的属征,赞同将该属置PhacellophyllidaeWedekind科。
唐兰
关键词:四射珊瑚EL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