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301JJY2030)

作品数:5 被引量:30H指数:5
相关作者:曾伯平王文彬罗玉双王京仁王智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文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黄鳝
  • 3篇感染率
  • 1篇稻田
  • 1篇敌百虫
  • 1篇洞庭湖
  • 1篇洞庭湖区
  • 1篇生态学
  • 1篇生态学研究
  • 1篇体长
  • 1篇体内寄生
  • 1篇体内寄生虫
  • 1篇体组成
  • 1篇驱杀
  • 1篇驱杀试验
  • 1篇种群
  • 1篇线虫
  • 1篇线虫感染
  • 1篇内寄生
  • 1篇内寄生虫
  • 1篇晶体敌百虫

机构

  • 5篇湖南文理学院

作者

  • 5篇王文彬
  • 5篇曾伯平
  • 2篇罗玉双
  • 1篇王智
  • 1篇肖二梅
  • 1篇韩庆
  • 1篇赵东海
  • 1篇王京仁
  • 1篇冯钊
  • 1篇陈红梅

传媒

  • 1篇内陆水产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淡水渔业
  • 1篇四川动物
  • 1篇湖南文理学院...

年份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晶体敌百虫对黄鳝体内寄生虫的驱杀试验被引量:6
2007年
采用晶体敌百虫溶液药浴法和灌注法(食道深部注入)两种给药方式,对黄鳝体内寄生虫的驱杀效果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显示,两种晶体敌百虫给药法对体腔内的胃瘤线虫均没有起到驱杀作用;采用晶体敌百虫溶液6×10^(-6)浓度灌注和0.6×10^(-6)浓度药浴对肠道内新棘衣棘头虫的驱杀效果相对比较好,其驱虫率分别为41.7%和37.0%,灌注法(食道深部注入)略优于药浴法;而高浓度(灌注8×10^(-6)以上,药浴0.8×10^(-6)以上)的晶体敌百虫溶液对黄鳝有药害致死作用。
王文彬曾伯平冯钊陈红梅
关键词:晶体敌百虫寄生虫黄鳝
海南黄鳝体内新棘衣虫和胃瘤线虫感染初报被引量:14
2006年
首次报道了海南产野生黄鳝对新棘衣虫和胃瘤线虫(幼虫)的感染情况。结果表明,新棘衣虫的感染率为46.7%,感染强度为3.80,平均丰度为1.78;胃瘤线虫的感染率为24.3%,感染强度为2.15,平均丰度为0.52;黄鳝的感染与其自身的体长有一定关系,体长190 mm以下黄鳝对线虫未发现有感染,对棘头虫的感染率亦最低,为20%,而体长191 mm以上黄鳝对棘头虫和线虫均有较高的感染率,其中体长191~220 mm黄鳝的感染率最高;棘头虫和线虫的种群在黄鳝种群中均呈聚集分布,其负二项参数k值分别为0.2539和0.2176;棘头虫和线虫的感染均以210~220 mm体长段的阳性宿主最多,分别占26.0%和34.6%。
王文彬曾伯平
关键词:黄鳝感染率
黄鳝体内新棘衣棘头虫的种群生态学研究被引量:13
2004年
通过野外取样调查研究 ,揭示了新棘衣棘头虫种群生态学的一些特点。结果表明 ,新棘衣棘头虫寄生在黄鳝的肠道内 ,多集中于前肠 ;其感染率和感染强度都有随宿主体长的增加而逐渐增加的趋势 ;种群的平均丰度随宿主体长的增加呈指数增加 ,其回归方程为M =7.6× 10 -9L3 .3 83 0 ;随着黄鳝体长的增加 ,棘头虫种群在宿主中的频率分布的尾不断增长 ,即感染较多棘头虫的黄鳝所占比例增加 ;棘头虫种群在宿主不同体长组的分布类型为聚集分布 ,且聚集强度随棘头虫的种群平均丰度增加而增加。
王文彬曾伯平王智罗玉双王京仁
关键词:黄鳝种群生态学
常德稻田黄鳝感染胃瘤线虫的研究被引量:6
2004年
研究了5月份沅水下游常德稻田所产黄鳝对胃瘤线虫幼虫的感染情况.结果表明,其感染率为77.3%,感染强度为6.08,平均丰度为4.70;黄鳝的感染与其自身的体长有一定关系,感染率在体长201-350mm范围内的黄鳝高达80%以上,感染强度在体长301-350mm范围内的黄鳝为最高(11.0个/尾),而体长大干350mm的黄鳝,其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均有所降低,这可能与黄鳝对胃瘤线虫的感染产生免疫力有关;胃瘤线虫种群在黄鳝中呈聚集分布,其负二项参数k=0.9915;胃瘤线虫种群主要由体长41-60mm的个体组成.
王文彬赵东海曾伯平肖二梅
关键词:黄鳝体长稻田体组成感染率虫种
洞庭湖区黄鳝体内鳗鲡独孤吸虫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5
2006年
2002年7—8月份,对洞庭湖区6个采样点鳗鲡独孤吸虫(Azygia Anguillae)对黄鳝(Monopterus albus)的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6个采样点的鳗鲡独孤吸虫对黄鳝的感染存在较大差异。感染率以华容点的最高(51.7%),津市点次之(46.7%),其余4个采样点的感染率都较低(20%以下);感染强度也一样,华容点的最高,为4.7,津市点次之,为3.1,不同采样点的感染强度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2002年6月至2003年5月对常德采样点周年取样调查,发现在6、7、9月和翌年1、4、5月黄鳝感染有鳗鲡独孤吸虫,感染率在1.6%-18.4%间波动(以7月份最高),感染强度在1.0-17.0间变化(以4月份最高),其余月份无感染,全年总感染率为3.5%,平均感染强度为5.41。全部阳性宿主的体长频率呈正态分布,以30-35cm体长段的阳性宿主最多,占37.7%。不同地域环境、不同月份之间的感染差异性,与水域环境的稳定程度和作为中间宿主的食饵动物(多种小型鱼类)数量分布的均一性,以及鳗鲡独孤吸虫的生活史及黄鳝的习性等因素相关。
王文彬曾伯平罗玉双韩庆
关键词:洞庭湖区感染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