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学研究与科研基地建设项目
- 作品数:53 被引量:617H指数:15
- 相关作者:邓华锋贾黎明王雪军黄国胜汪平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林业大学国家林业局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学研究与研究生教育类项目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基于度量误差方法的油松林分生长模型被引量:6
- 2018年
- 为掌握北京地区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生长过程,建立相容的断面积和蓄积模型,通过引入间伐林分与未间伐林分的哑变量,分别建立林分断面积、林分蓄积生长模型,然后从相容的角度出发,建立林分断面积、蓄积量的误差变量联立方程组,并与不含哑变量的传统生长模型的误差变量联立方程组进行比较。经检验,传统误差变量联立方程组中林分断面积和林分蓄积生长模型的预测精度都在92%以上,对油松林分断面积的预测精度高达0.921 5,决定系数高达0.900 1,对油松林分蓄积量的预测精度达到了0.928 3,决定系数高达0.912 3,而引入哑变量的误差变量联立方程组中,模型的预测精度和确定系数稍高,均在93%以上,对油松林分断面积的预测精度高达0.939 8,决定系数达到了0.927 9,对油松林分蓄积量的预测精度在0.930 0以上,决定系数达0.932 8。这说明引入哑变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模型的预测精度,而且所建模型比较合理,形式相对简单,便于应用,不仅使得林分水平上的林分断面积、蓄积量的预测结果具有相容性,同时还考虑了间伐措施对林分生长的影响,达到了林分生长与收获模型整体化研究的目的,为林分的经营管理提供了可靠依据。
- 王金池冉啟香邓华锋黄国胜王雪军
- 关键词:森林测计学油松
- 铁矿采矿迹地不同恢复年限的植被特征被引量:15
- 2013年
- 1997—2011年利用覆盖客土、覆盖客土+生态植被毯措施对北京首云铁矿尾矿库进行植被恢复,本研究调查了不同恢复年限的植被特征,并与周边自然植被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恢复植被以禾本科、豆科和菊科植物为主,占植物物种总数的58%;采用客土+生态植被毯恢复的植被多度、物种丰富度和Shannon指数均接近周边未扰动植被,高于仅覆盖客土恢复的植被;客土+生态植被毯恢复植被的地上和地下部分生物量显著高于仅覆盖客土的植被,与对照差异不显著;采用客土+生态植被毯措施恢复植被的枯落物生物量第6年达到对照水平。采矿迹地植被快速重建对北京市生态涵养发展区的潜在生态功能发挥具有重要的意义,为类似采矿迹地植被重建提供可借鉴的案例。
- 闫德民赵方莹孙建新
- 关键词:植被恢复生物量北京首云铁矿
- 福建洪田村森林景观视觉敏感度评价被引量:11
- 2020年
- 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和层次分析法(AHP)结合森林资源二类清查数据、遥感影像图、地形图以及DEM数据,选取相对坡度、相对视距、视觉机率和醒目程度4个分量,基于景观视觉敏感度的测定原理和方法,对洪田村森林景观进行了视觉敏感度定量评价,敏感度分为高、较高、中和低4个等级。结果表明:1)高敏感区和较高敏感区的面积总和比为66.07%,中敏感区面积占比为25.15%,低敏感区域面积占比为8.78%;2)景观视觉敏感度与相对视距和坡度有较强的相关性;3)醒目程度为一级敏感区的特殊景观的敏感度较高,评价结果与实际相符。根据评价结果建议:高敏感区与较高敏感区的森林景观应以保护和生态恢复为主,不宜进行视觉上明显的森林经营活动;中敏感区在不影响整体风貌和视觉环境的前提下进行景观建设;低敏感区可根据需要进行合理的森林经营活动。视觉敏感度综合评价结果为乡村森林景观保护和未来规划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
- 莫美颖邓华锋
- 关键词:森林景观层次分析法
- 抚育间伐对北京山区油松幼龄人工林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2
- 2009年
- 通过对不同抚育强度下油松人工幼龄林的土壤及枯落物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5年后,弱度、中度、强度抚育样地土壤容重0-10cm处分别降低2.2%,4.1%,10.3%,10-20cm处分别降低3.2%,4.5%,15.3%;总孔隙度0-10cm处分别增加3.0%,5.8%,10.2%,10-20cm处分别增加3.1%,7.2%,17.8%;水源涵养量分别增加12.2%,48.7%,44.4%;土壤总贮水量分别增加3.1%,6.5%,13.8%。与对照相比,各抚育样地枯落物蓄积量分别增加19.0%,91.7%,60.2%,最大持水率分别增加4.5%,23.3%,16.5%,持水量分别增加24.3%,135.5%,86.9%。方差分析显示,强度抚育和中度抚育效果差异显著,说明抚育可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减小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从而提高土壤水源涵养功能,因此在阴坡厚土条件下,从水源涵养的角度来说,油松人工幼龄林更适宜采用强度和中度抚育措施。
- 贾芳贾忠奎马履一张博
- 关键词:抚育间伐水源涵养土壤孔隙度
- 我国森林景观设计原则初探被引量:6
- 2010年
- 满足城市居民生活需求的森林公园及风景游憩林,其建设正从"发现"美景阶段向"创造"美景阶段过渡,因此急需理论指导。通过分析我国园林设计理念、山水画等的构图原理以及传统审美理念,结合英国森林景观视觉主动设计途径理论和我国造林原则,提出了我国的森林景观设计原则,即"因势成形""巧于凭借""精在体宜""适地适树""多样统一"及"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以期为我国形成成熟的森林景观设计理论奠定基础。
- 郝小飞贾黎明
- 关键词:森林景观
- 大青山自然保护区人为活动空间分布及其对景观格局的影响被引量:7
- 2014年
- 本文基于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和野外调查资料,应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和景观指数方法,研究了内蒙古地区的大青山自然保护区内西部、中部和东部3个分区中3种人为活动影响(居民点、道路、其他影响源)的空间分布、影响贡献率及其对景观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然保护区中人为活动影响强度在东西部较高、中部较低.在3个分区中,西区的景观格局主要受到其他影响源的作用,使其针叶林、阔叶林、灌木林的景观格局趋于聚集分布;中区的景观格局主要受到道路的影响,使其阔叶林与灌木林景观斑块聚集程度降低;东区的景观格局主要受到居民点的影响,使其针叶林与阔叶林破碎度增加,灌木林与草地的景观斑块聚集度明显增大.
- 孙雅辉梦莉田梠李国梁李月辉孙建新
- 关键词:景观结构缓冲区
- 不同抚育模式对侧柏游憩林风景质量的影响被引量:2
- 2013年
- 游憩林是一种能为公众提供舒适游憩环境的重要特种用途林,科学经营该森林对于改善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及促进森林游憩业的发展意义重大。侧柏游憩林在北京地区分布广泛,且长期以来深受市民的喜爱。为探明其优化抚育模式及间隔期,分别对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内阴、阳坡中龄林进行3种不同模式的抚育,定位监测抚育前后5年间林分风景质量及主要风景要素的变化情况,基于美景度评判法(SBE法)探讨不同抚育模式对林分风景质量的效果及持续时间。结果表明:1)不同抚育模式均可在短期内大幅提高阴、阳坡2种林分的喜好度,明显改善林分的风景质量;2)阴坡林分3种抚育模式(A1,A2和A3)对风景质量的作用效果均较为理想,阳坡林分3种抚育模式(B1,B2,B3)中的B1较B2和B3效果更好;3)综合考虑抚育的效应及持续时间,认为阴坡林分更适合采用A3模式(修枝高度2~3m+割灌保留盖度约20%+林地清理),抚育间隔期为2年;阳坡林分更适合采用B1模式(修枝高度2~3m+割灌保留盖度约25%+林地清理),抚育间隔期至少为4年。从森林美学角度提出的优化抚育模式及间隔期,可为北京山区侧柏游憩林的抚育决策提供直接的技术支撑。
- 汪平邢长山贾黎明温静贠小琴
- 关键词:游憩林SBE法
- 八达岭林场森林景观格局动态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以2004年和2009年两期的八达岭林场林相图以及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在Arcgis9.3软件平台上进行空间信息建立和处理,利用景观格局指数和转移矩阵法分析了八达岭林场森林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并利用马尔可夫模型对未来10年(至2019年)森林景观类型动态变化趋势进行了定量预测,为八达岭林场森林景观规划提供基本依据。结果表明:八达岭林场森林景观类型变化的主要特征为阔叶林面积总量减少,针叶林和混交林面积总量增加,疏林地类型消失;景观破碎化程度有所改善,各景观类型趋向于更加均匀合理的方向发展;预计至2019年八达岭林场灌木林仍然占主导地位,阔叶林会继续减少。
- 邱实赵广亮杨华王玲李艳丽
- 关键词:马尔可夫模型八达岭林场GIS
- 蒙古栎间伐林分和未间伐林分生长模型研究被引量:15
- 2014年
- 以Richards和Schumacher模型为原型,利用地位级指数代替地位指数来反映林分的立地质量,通过选取不同的密度指标,分别拟合蒙古栎间伐、未间伐林分的断面积、蓄积量生长模型。结果表明:选用不同的密度指标直接影响着模型的预估效果,林分断面积生长模型选用林分密度指数作为密度指标时预估效果更好,且Schumacher模型要优于Richards模型;林分蓄积量生长模型选用林分断面积作为密度指标时预估效果更好,当认为模型中的渐近值参数只与立地质量相关、而与密度无关时,选用林分断面积作为密度指标的Richards模型要优于Schumacher模型,而在Schumacher模型渐近值参数中引入密度指标后,对林分蓄积量的预估精度又要略优于Richards模型。建议在研究蒙古栎断面积、蓄积量生长模型时,分别选用林分密度指数和林分断面积作为密度指标较好。
- 高东启邓华锋程志楚王海宾陈丽聪
- 关键词:蒙古栎天然林间伐
- 森林景观设计研究综述被引量:3
- 2011年
- 合理的森林景观设计可以使森林同时发挥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文中介绍了各种流派的森林景观设计定义及体系,如英国主动设计途径、美国视觉管理系统、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设计途径的理论和方法等;系统阐述了英国主动设计途径与美国视觉管理系统2种主要设计途径在西班牙和爱尔兰的应用;结合我国的审美理念,提出了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森林景观设计体系的建议。
- 王春红邓华锋
- 关键词:设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