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东莞市医疗卫生科技计划项目(20131051010102)

作品数:8 被引量:31H指数:4
相关作者:陈占玲崔冬李成荣温鹏强王国兵更多>>
相关机构:东莞市人民医院深圳市儿童医院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东莞市医疗卫生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代谢
  • 4篇代谢病
  • 4篇血症
  • 4篇遗传代谢
  • 4篇遗传代谢病
  • 4篇传代
  • 3篇酸血症
  • 3篇突变
  • 3篇突变分析
  • 3篇基因
  • 2篇质谱
  • 2篇肉碱
  • 2篇串联质谱
  • 1篇单纯性
  • 1篇单卵
  • 1篇单卵双胞胎
  • 1篇单卵双生
  • 1篇调节性
  • 1篇血脂
  • 1篇有机酸尿症

机构

  • 8篇东莞市人民医...
  • 6篇深圳市儿童医...
  • 1篇北京大学深圳...

作者

  • 8篇陈占玲
  • 6篇温鹏强
  • 6篇李成荣
  • 6篇崔冬
  • 5篇张秀薇
  • 5篇王国兵
  • 4篇唐根
  • 4篇刘晓红
  • 3篇陈黎
  • 3篇赏月
  • 3篇陈淑丽
  • 2篇孙庆凯
  • 2篇黄秀娟
  • 2篇李春华
  • 2篇陈伟坤
  • 2篇孙晓玲
  • 2篇万力生
  • 2篇黄秋霞
  • 1篇张民
  • 1篇苏喆

传媒

  • 5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北方药学
  • 1篇中华实用儿科...

年份

  • 2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一个2-羟基戊二酸尿症家系L2HGDH基因的突变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分析1个2-羟基戊二酸尿症家系致病基因突变情况,探讨可能引起发病的分子遗传学机制。方法提取该家系5名成员的外周血基因组DNA,应用PCR技术扩增L2HGDH、D2HGDH和SLC25A13个候选致病基因共28个外显子及其侧翼区序列,扩增产物直接测序确定基因型。结果DNA测序结果显示,先证者及其发病的胞弟L2HGDH基因第7外显子存在C.845G〉A(P.R282Q)杂合突变,先证者母亲也携带有LgHGDH基因第7外显子C.845G〉A杂合突变;临床表型正常的父亲和胞妹未检测到该突变,因此该突变来自其母亲。本病例家系D2HGDH和SLC25A1两个基因的外显子及其侧翼区序列测序结果未见异常。结论LgHGDH基因第7外显子C.845G〉A(P.R282Q)突变可能是引起本家系发病的原因。
邓玉奎唐根温鹏强王国兵赵彩蕾陈占玲张秀薇刘晓红崔冬李成荣
关键词:有机酸尿症
东莞地区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酰肉碱谱特点分析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了解东莞地区初发2型糖尿病(T2DM)患者脂酰肉碱代谢特点。方法收集107例初发T2DM患者血滤纸片标本,与正常对照组93例比较。应用串联质谱技术分析脂酰肉碱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2DM患者血中游离肉碱的含量无明显改变,而长链脂酰肉碱(C14~C18)的含量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东莞地区新发T2DM患者存在长链脂酰肉碱的代谢异常。
李春华陈占玲孙庆凯张秀薇陈伟坤孙晓玲黄秋霞黄秀娟
关键词:T2DM串联质谱
瓜氨酸血症患儿ASS1、ASL和SLC25A13基因的突变分析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探讨4例瓜氨酸血症患者相关致病基因突变类型。方法提取4例患儿血基因组DNA标本,针对可引起瓜氨酸血症候选基因ASS1、ASL、SLC25A13,应用PCR技术扩增包括外显子及其侧翼区在内的DNA序列。扩增产物直接测序,确定基因突变类型。结果1例患儿为精氨酸琥珀酸合成酶缺乏症,为ASSl基因C.236C〉T(P.$79F)与C.431C〉G(P.P144R)双重杂合突变;两例患儿为精氨酰琥珀酸尿症,分别为ASL基因C.434A〉G(P.D145G)与C.1366C〉T(P.R456W),C.331C〉T(P.R111W)与IVS8+2insT双重杂合突变;另一例1岁患儿发现携带有SLC25A13基因85ldel4杂合突变,诊断为成年型瓜氨酸血症Ⅱ型。结论通过相关致病基因分析,准确地确定了4例患儿的疾病类型。
温鹏强陈占玲王国兵刘晓红陈黎陈淑丽万力生崔冬赏月李成荣
关键词:瓜氨酸血症SLC25A13基因遗传代谢病
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缺乏症患儿OTC基因突变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3例迟发型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缺乏症男性患儿OTC基因的突变类型。方法提取3例患儿外周血基因组DNA,应用PCR技术扩增OTC基因的10个外显子及其侧翼区序列。扩增产物直接逆测序,确定基因突变类型。结果通过基因突变分析,证实3例患儿均携带OTC基因突变。例1和例2患儿基因型均为c.586G〉A(P.D196N)。例3的基因型为C.800G〉C(P.S267T),为一种新发现的OTC基因突变。结论p.S267T突变影响了OTC蛋白保守氨基酸基序结构,是一种新的致病突变。
陈占玲温鹏强王国兵刘晓红陈黎陈淑丽万力生崔冬赏月李成荣
关键词:尿素循环障碍高氨血症基因突变遗传代谢病
单纯性甲基丙二酸血症患儿MUT基因突变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1例单纯性甲基丙二酸血症患儿临床特点与MUT基因突变类型。方法分析患儿的临床表现特点与实验室检查结果。提取患儿外周血基因组DNA,应用PCR技术扩增患儿MUT基因13个外显子及其侧翼区序列,扩增产物直接测序确定基因型。结是患儿临床表现为发育迟缓,嗜睡,抽搐,肌张力降低以及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高氨血症。血串联质谱发现多种酰基肉碱含量降低,尿液中发现甲基丙二酸明显增高,血同型半胱氲酸结果正常,对患儿进行维生素B12负荷试验,结果显示维生素B12。治疗无效,提示患儿为单纯性甲基丙二酸血症可能性大。通过MUT基因突变分析,确定患儿基因型为c.755dupA+c.944dupT。其中c.944dupT为新突变。结论遗传代谢病筛查实验对疾病的临床诊断有重要的提示作用,但确诊还需行致病基因突变分析。
陈占玲张秀薇黄建荣温鹏强王国兵唐根祖莹陈小文崔冬张民齐中香李成荣
关键词:串联质谱遗传代谢病
β酮硫解酶缺陷病患儿的临床表型与ACAT1基因突变分析
2016年
目的探讨β-酮硫解酶缺陷病患JDN床表型特点及致病基因ACAT1突变类型。方法收集病例临床资料,分析患儿临床表现与生化代谢改变特点。提取1对同卵双胞胎先证者及其姐姐和父母的外周血基因组DNA,应用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法对ACAT1基因进行突变分析。结果先证者临床表现为无诱因的发热呕吐和严重的酮症酸中毒,血pH7.164,碳酸氢盐4.0mmol/L,尿酮++++。尿液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显示先证者尿中β-羟基丁酸、2-甲基-3-羟基丁酸、甲基巴豆酰甘氨酸大量增高;血液串联质谱分析显示争羟基丁酰肉碱(C4-OH)、异戊酰肉碱(C5:1)、3-羟基异戊酰肉碱(C5-OH)含量明显增高。先证者父母临床表型正常,先证者胞姐也为患儿。DNA直接测序结果显示,2例先证者及姐姐的ACAn基因第7外显子存在c.622C〉T(p.R208x)和c.653C〉T(p.S218F)复合杂合突变;先证者母亲携带有ACAT1基因第7外显子c.622C〉T(p.R208X)杂合突变,父亲携带有ACAT1基因第7外显子c.653C〉T(p.S218F)杂合突变;在100名正常对照中未检测到该突变。经检索HGMD(The Human Gene Mutation Database)等数据库,c.653C〉T(p.S218F)突变为未报道过的新突变。结论β酮硫解酶缺陷病临床上以酮症酸中毒为主要表现,尿液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和血液串联质谱分析对疾病的诊断有着重要提示作用,ACAT1基因突变分析是诊断本病的金标准。ACAT1基因第7外显子c.622C〉T(p.R208X)和c.653C〉T(p.S218F)复合杂合突变为该β-酮硫解酶缺陷病家系发病的分子遗传学基础。
温鹏强陈占玲王国兵苏喆张秀薇唐根崔冬刘晓红李成荣
共患戊二酸血症Ⅰ型的单卵双胞胎临床表型与基因突变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 回顾分析1例戊二酸血症Ⅰ型家系临床资料特点,并探讨其戊二酰辅酶A脱氢酶(GCDH)基因突变类型.方法 收集家系中发病患儿临床资料,包括体格检查,头颅CT、MRI,尿液有机酸分析,血液肉碱串联质谱分析结果.抽取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2代共5人)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GCDH基因11个外显子及其侧翼区序列,扩增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结果 先证者头围正常,无外貌畸形,格拉斯哥指数(GCS)评分15分;四肢活动正常,肌力Ⅴ级,肌张力正常,巴氏征未引出,布氏征、克氏征阴性.CT示双侧额颞部硬膜下间隙增宽,轻度脑积水,右侧额顶部弧形等密度影.MRI示双侧额、颞叶体积缩小、脑沟脑裂增宽,外侧裂明显增宽,颞极前蛛网膜下腔增宽,双侧苍白球、额叶中央白质区可见对称性稍长T1稍长T2信号影,弥散加权成像呈高信号,双侧大脑半球脑白质偏少,右侧颞顶部硬膜下见等T1稍长T2信号影,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呈高信号.遗传代谢病尿液筛查发现尿中戊二酸大量增高;血液氨基酸和肉碱串联质谱分析结果中戊二酰肉碱为0.34 μmol/L(正常参考值为0~0.20μmol/L).GCDH基因测序分析证实先证者为c.1205G>A和IVS10-2A>C的复合杂合突变.戊二酸血症Ⅰ型家系分析发现先证者单卵双生的胞妹也为戊二酸血症Ⅰ型患儿,其基因型与先证者完全一致,临床症状表现和疾病严重程度相近.结论 具有相同遗传背景的戊二酸血症Ⅰ型患儿,其临床表型与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相近.IVS10-2A>C是GCDH基因的突变类型中最常见的致病突变.
唐根陈黎温鹏强陈占玲刘晓红陈淑丽崔冬赏月李成荣
关键词:单卵双生遗传代谢病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Th17细胞与Graves病机制研究
2015年
目的: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以及Th17细胞与Graves病的关系。方法:检测GD患者和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D4+CD25+Tregs、Th17细胞的数量,PBMC中TGF-β、IL-10和Fox P3 m RNA的表达水平以及血清TGF-β、IL-10和IL-17水平。结果:GD组外周血Th17数量高于对照组,血清中IL-17水平也高于对照组(P<0.05);而CD4+CD25+Tregs的数量低于对照组,而且TGF-β、Fox P3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GD组血清中TGF-β、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D4+CD25+Tregs数量的减少或功能障碍以及Th17细胞数量的升高,可能参与GD的发病过程。
李春华陈占玲孙庆凯张秀薇陈伟坤孙晓玲黄秋霞黄秀娟
关键词:TREGSGRAVES病TH17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