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6JDXM82002)

作品数:2 被引量:22H指数:2
相关作者:徐忠明杜金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明清
  • 1篇新文化史
  • 1篇刑讯
  • 1篇意图
  • 1篇三言
  • 1篇三言两拍
  • 1篇文化史
  • 1篇文学
  • 1篇文学想象
  • 1篇两拍
  • 1篇公示
  • 1篇法律
  • 1篇法律宣传

机构

  • 2篇中山大学

作者

  • 2篇徐忠明
  • 1篇杜金

传媒

  • 1篇法制与社会发...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年份

  • 2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明清刑讯的文学想象:一个新文化史的考察被引量:3
2010年
明清时期流播广泛的通俗小说,可以作为我们体察民众思想情感的有效途径。其中,具有典范意义的白话小说"三言两拍"收录了大量的司法故事,不乏有关刑讯的描写。这些故事不仅描摹和反映了司法实践,同时也传递了当时民众对于司法实践的认知、态度和情感。"三言两拍"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拷讯故事反映出,尽管刑讯属于合法制度,然而是否实施刑讯,往往与司法官员的性格特征与道德信念有关,也与诉讼两造的身份和体貌特征有关。虽然拷讯可能成为导致冤狱的渊薮,但是如果没有拷讯,也会导致司法审判难以进行的困局。而传统中国社会的正义观认为,只要司法审判的结果正确,哪怕通过拷讯手段获得,也在所不惜;因而对于由此造成的冤狱,也必须被容忍。小说对于刑讯场景的刻画,特别着意于描写刑具和受刑对象的反应;所使用的词汇和修辞,细腻勾画出官员实施刑讯、嫌犯承受刑讯时的态度和情感。从微观角度来看,司法官员的信念和性格,是导致他们实施拷讯的基本原因,而审判经验之不足是他们过分依赖拷讯之法的关键原因;同时,原被两造之间的身份差异,也会影响司法官员是否实施刑讯的决策。从宏观角度来看,刑讯制度与其实践,与帝制中国专制权力的不断强化、汉代以降"儒法合流"的正统意识形态、明清时期的审判模式,破案和审案的程限要求、"报"的观念以及"棍棒"文化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徐忠明杜金
关键词:三言两拍刑讯明清文学
明清国家的法律宣传:路径与意图被引量:19
2010年
传统中国的法律的公布和宣传,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明清时期,法律明确规定了"讲读律令"的条文,要求帝国官员必须熟读律令,通晓律意,并且据以处理行政事务和审理诉讼案件;民间百姓如能做到熟读通晓律意,可以享受减轻刑罚的待遇。实践中,明清时期法律宣传的主要途径包括:宣传国家的基本法令,张挂法律摘要、特别条例及各类告示,公布案件裁决,宣传圣谕等。以此作为政治统治的策略和知识控制的手段,并向民众表达一种意欲建构和维护社会秩序的理想蓝图。
徐忠明
关键词:明清法律宣传公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