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石油科技创新基金(2012D-5006-0106)

作品数:2 被引量:44H指数:2
相关作者:高阳李海燕孙新革杨智赵睿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科技创新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1篇地质
  • 1篇地质统计
  • 1篇岩石
  • 1篇油田
  • 1篇滩坝
  • 1篇盆地
  • 1篇准噶尔盆地
  • 1篇相互作用
  • 1篇南堡凹陷
  • 1篇矿化
  • 1篇夹层
  • 1篇风城油田
  • 1篇凹陷
  • 1篇CO
  • 1篇CO2
  • 1篇储集
  • 1篇储集层

机构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

作者

  • 2篇李海燕
  • 2篇高阳
  • 1篇王延杰
  • 1篇赵睿
  • 1篇杨智
  • 1篇孙新革
  • 1篇黄海龙

传媒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南堡凹陷CO_2在咸水层中的矿化封存机理被引量:4
2014年
为了探讨CO2注入咸水层后岩石及流体的变化,应用研制的高压釜实验装置,模拟地层条件下(109℃、33.1MPa)饱和CO2地层水—岩石相互作用,证明CO2矿化封存的可行性,并分析超临界CO2注入后岩样中矿物的溶蚀、沉淀及溶液的变化原因.实验前后岩心质量、扫描电镜及溶液检测资料对比结果表明:超临界的CO2溶于水使咸水层酸性增强,然后与碎屑岩储层砂岩相互作用改变砂岩的矿物组成,生成固碳新矿物,从而实现CO2的永久封存;在CO2—水—岩石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砂岩中的长石、黏土等可溶矿物发生溶蚀,同时也生成方解石、菱镁矿和菱铁矿等固碳矿物及高岭石、绿泥石等非固碳矿物,其中固碳矿物的生成表明该储层CO2封存的可行性和稳定性;模拟超临界CO2注入后,短时间内岩石中的长石溶蚀和黏土矿物的溶解过程及新矿物的沉淀,为CO2在咸水层中的封存机制提供地球化学依据.
李海燕高阳王万福陈昌照黄海龙
关键词:CO2南堡凹陷
辫状河储集层夹层发育模式及其对开发的影响--以准噶尔盆地风城油田为例被引量:40
2015年
通过对露头原型模型、岩心和测井综合分析,基于砂体构型,研究准噶尔盆地风城油田辫状河储集层内部夹层类型、形成机理和分布模式,并对夹层进行井间分布预测。风城油田辫状河储集层内部夹层分为4类:坝内夹层、坝间夹层、道坝转换夹层和串沟,岩性上可分为泥质砂岩夹层和细粒夹层两种类型。利用岩心刻度测井进行单井夹层识别,应用多点统计学方法建立夹层训练图像,进行井间夹层分布预测,结果表明,夹层整体上大小不一、分布零散,呈薄厚不等的透镜状分布。应用夹层三维模型指导B试验区水平井设计,实践表明夹层预测对提高原油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李海燕高阳王延杰孙新革杨智赵睿
关键词:风城油田准噶尔盆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