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E0110021)

作品数:16 被引量:83H指数:5
相关作者:连锦明童庆松甘晖陈前火汪冰冰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师范大学厦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电气工程
  • 6篇理学

主题

  • 11篇电池
  • 9篇锂离子
  • 8篇离子电池
  • 7篇电化学
  • 7篇正极
  • 7篇锂离子电池
  • 7篇离子
  • 6篇磷酸亚铁锂
  • 6篇放电
  • 5篇正极材料
  • 3篇电化学性能
  • 3篇电容量
  • 3篇电性能
  • 3篇性能研究
  • 3篇循环伏安
  • 3篇放电容量
  • 3篇放电性
  • 3篇放电性能
  • 3篇LI
  • 3篇充放电

机构

  • 16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作者

  • 14篇连锦明
  • 12篇童庆松
  • 8篇甘晖
  • 6篇陈前火
  • 3篇汪冰冰
  • 2篇薛惠桑
  • 1篇赖忠泉
  • 1篇郭婧文
  • 1篇杨勇
  • 1篇刘永梅
  • 1篇徐伟
  • 1篇郑思宁
  • 1篇张晓勤
  • 1篇林素英
  • 1篇张华香
  • 1篇吴阳
  • 1篇黄桂华
  • 1篇叶兆宝

传媒

  • 6篇福建师范大学...
  • 3篇电源技术
  • 3篇吉林化工学院...
  • 1篇分子科学学报
  • 1篇无机材料学报
  • 1篇应用化学
  • 1篇电池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6篇2003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波烧结法制备Li_(1+x)V_3O_8的电化学性能被引量:18
2005年
以LiOH·H2O和NH4VO3为原料,用微波烧结法首次制得圆球形和棒状的Li1+xV3O8。充放电实验、循环伏安实验、XRD、FTIR和TEM等现代手段被用于研究微波对样品充放电性能的改善作用。结果表明,微波处理将导致样品的XRD衍射线出现明显的宽化现象,样品的形貌可能是影响样品电化学性能的重要因素。低温固相烧结并结合微波烧结制得的固相微波烧结样(Lw)的第一循环的容量达到323mAh/g,第40循环的容量186.6mAh/g,放电态存放1个月后的容量达到210mAh/g,表现出优秀的放电性能。
张华香童庆松林素英薛惠桑
关键词:微波烧结可充性正极材料
溶剂热合成磷酸亚铁锂的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以溶剂热方法首次合成了橄榄石相的磷酸亚铁锂,并以水热法为参照.使用XRD,TEM和FT-IR等手段进行表征.溶剂热法制备的样品呈球形或多面体状.而水热法制备的颗粒则由纤维状成长为菱形.两种方法产物的形状差异可能是由于溶剂热反应体系中较高的压力抑制了纤维态晶体的产生.溶剂热法和灼烧都有利于磷酸亚铁锂晶相发育.
甘晖郭婧文连锦明
关键词:磷酸亚铁锂水热溶剂热
由PAA-Li制L iFePO_4/C及其充放电性能与容量损失被引量:8
2006年
合成聚丙烯酸锂(PAA-L i),并以它为部分锂源及碳源,合成了磷酸亚铁锂/碳。以此为活性物质制成正电极。以PAA-L i和L iOH.H2O分别为75%和25%锂源、于625℃下灼烧24 h,所得的样品(样品号AA75625)在20℃时,第10个循环的放电容量可达161 mA.h/g,该材料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XRD物相分析证实,在所有的样品中主要物相是橄榄石相的磷酸亚铁锂,但在较低温度合成的样品中观察到杂相。以L iOH.H2O为100%锂源、于500℃下灼烧24 h,所得样品的衍射花样中可明显地观察到Fe3O4相的几个衍射峰。使用X射线能谱随机测量了样品AA75625不同表面区域的铁磷摩尔比。统计结果表明,测量的铁磷摩尔比的平均值为2.2,样品表面铁磷摩尔比为2.2的95%置信区间为(1.3,3.1)。结果表明,样品表面铁磷分布是不均匀的。分析了该现象的可能成因并指出它导致了容量损失。
甘晖童庆松汪冰冰徐伟连锦明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磷酸亚铁锂聚丙烯酸
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活性材料磷酸亚铁锂被引量:20
2003年
铁系正极材料是一类新型的锂离子蓄电池用正极材料。铁资源丰富、价廉并且无毒,铁系正极材料有良好的发展潜力。其中,橄榄石相的LiFePO4有可能替代LiCoO2成为新一代正极活性物质。综述了橄榄石相磷酸亚铁锂的电化学性能、结构特征、合成方法、表征方法和容量损失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该材料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甘晖童庆松汪冰冰连锦明
关键词: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活性材料磷酸亚铁锂
5V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和电化学性能研究被引量:5
2003年
用液相法合成出用锂和镍取代的尖晶石锂锰氧化物正极材料.用XRD和FTIR对其进行了表征,并探讨了其在有机电解液的电化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锂锰氧化物掺入适量的镍(锰∶镍的摩尔比为1.4∶0.6)可以改善尖晶石LiMn2O4的循环性能,提高放电平台,使其大部分容量往高电位方向移动,电池的放电电压提高,这样的材料适合做5V电池的正极材料.
陈前火童庆松连锦明
关键词:5V正极材料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性能放电曲线循环伏安图
层状锂锰钒氧化物的合成与电化学性能研究
2006年
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掺锰的层状锂钒氧化物Li1.2V3-xMnxF0.02O7.98.通过FTIR和XRD对样品进行表征,并研究了样品的充放电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除Li1.2V2.50Mn0.05F0.02O7.98样品外,所合成的其余4个样品均为层状锂锰钒氧化物.掺锰量最少的样品Li1.2V2.98Mn0.02F0.02O7.98,在4.0~2.0V区间放电时,其初始放电容量可达233.4mAh/g,但循环性能不佳.随着掺锰量的增加,样品的循环性能有了显著改善,初始放电容量降低.掺锰量较大的样品Li1.2V2.80Mn0.20F0.02O7.98的初始放电容量较低(164.8mAh/g),但其循环性能在所有样品中是最好的,说明掺杂适量的锰可以使层状锂钒氧化物的结构更稳定,从而提高样品的循环性能.
吴阳叶兆宝陈前火童庆松连锦明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
磷酸亚铁锂/碳的合成动力学研究
2007年
作者以酚醛树脂作为碳源,合成了一系列LiFePO4/C.通过XRD物相分析和晶粒度分析,给出LiFePO4晶粒度与反应温度T、反应时间t之间较完整的函数关系,并求出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优化实验条件提供理论依据.
甘晖黄桂华连锦明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正极磷酸亚铁锂
锂锰氧化物在水溶液中的循环伏安行为被引量:3
2004年
用螯合法合成出用Li取代的Li1.01Mn1.99O4的电极材料。用原子吸收光谱测定其组成。用SEM、XRD、FTIR对其进行表征,并初步探讨了其在水溶液中的循环伏安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在较慢的扫描速率下,Li1.01Mn1.99O4的循环伏安图在3.2 V附近出现1对氧化还原峰,在4.2 V附近出现2对氧化还原峰,分别对应于锂离子在尖晶石的嵌入或脱嵌过程。在饱和LiNO3溶液为电解液时镍网不能作为电极的集流体,而不锈钢网是一种很好的集流体。电池容量的损失可能来源于在高电位时水的氧化以及电极材料在水溶液中的溶解。这种电极材料在水溶液中具有较好的可充性能。
陈前火童庆松连锦明
关键词:锂离子蓄电池锂锰氧化物水溶液电极材料循环伏安行为
OP制备的LiFePO_4/C的性能及碳的作用被引量:3
2008年
以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OP)为碳源,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LiFePO4/C。XRD分析的结果表明,样品的主要物相是橄榄石相LiFePO4。OP用量为22.55%、合成温度为625℃时,制备样品的放电比容量最高,以1.0C(0.50 mA/cm2)、0.5C(0.25mA/cm2)和0.1C(0.05 mA/cm2)放电时,第10次循环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为93.0 mAh/g、132.6 mAh/g和160.0 mAh/g。由OP分解得到的碳改变了反应的动力学,抑制了晶粒的增长,提高了样品的放电比容量;炭黑直接提高了电极的导电能力。
甘晖连锦明童庆松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LIFEPO4动力学
水溶液中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用溶液途径合成出用Li和Ni取代Li1.03Mn1.80Ni0.17O4的电极材料.用XRD、FTIR、XPS对其结构及表面性能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其在水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该样品呈现典型的尖晶石结构,不存在杂晶相,在物质表面锰为+3和+4的混合价,但比较接近+4价,镍为+3价.循环伏安实验显示在0.8 V和0.92 V(vs.SCE)附近出现二对氧化还原峰,分别对应于锂离子的二步嵌入或脱嵌过程.在水溶液中的充放电实验显示该样品的初始放电容量为64.5 mAh/g,到30个循环以后,样品的放电容量稳定在77.0 mAh/g附近.说明该正极材料在水溶液中很稳定,且具有相当能量.
陈前火童庆松连锦明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循环伏安图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