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970136)

作品数:5 被引量:351H指数:4
相关作者:高贤明马克平杜晓军王中磊陈灵芝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经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物种
  • 2篇辽东栎
  • 2篇坚果
  • 1篇幼苗
  • 1篇植物
  • 1篇植物种
  • 1篇植物种类
  • 1篇锐齿槲栎
  • 1篇森林群落
  • 1篇生境
  • 1篇生境条件
  • 1篇生态学
  • 1篇生态学意义
  • 1篇啮齿
  • 1篇啮齿动物
  • 1篇暖温带
  • 1篇取食
  • 1篇群落
  • 1篇群落动态
  • 1篇群落物种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植...

作者

  • 4篇高贤明
  • 2篇马克平
  • 2篇王中磊
  • 2篇杜晓军
  • 1篇陈灵芝
  • 1篇王巍

传媒

  • 3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Journa...

年份

  • 2篇2006
  • 1篇2003
  • 2篇200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北京山区辽东栎林的径级结构、种群起源及生态学意义被引量:115
2001年
北京山区的辽东栎 (Quercus wutaishanica)林径级结构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 ,辽东栎林是稳定性的群落类型 ,其更新主要通过萌生来完成。能够与辽东栎长期共存的伴生种有色木 (Acer mono)、大果榆 (Ulmusmacrocarpa)、大叶白蜡 (Fraxinus rhynchophylla)等。萌生在辽东栎种群中十分普遍 ,除辽东栎伐桩、枯木和大树根际有较多的萌生茎干外 ,多年生实生苗也有萌生现象发生。辽东栎林的更新在辽东栎总体种群的幼树阶段 (径级 2 )存在着明显的瓶颈现象 ,但萌生特性使辽东栎林在更新时或受到干扰后形成较大的萌生种群 ,使辽东栎的大幼树能够得到迅速的补充 ,顺利地通过瓶颈进行更新 ,保持群落的相对稳定。一定数量的辽东栎实生种群的存在对于维持辽东栎的遗传多样性、种群整体活力和群落的稳定 。
高贤明王巍杜晓军马克平
关键词:辽东栎林径级结构
Distribution of Vascular Plant Species Richness Along an Elevational Gradient in the Dongling Mountains, Beijing, China被引量:4
2006年
种类丰富的确定的空间模式并且决定产生这些模式的过程是在生物多样性的核心问题理论。现在的纸的目的到过更精确地沿着高度的坡度在不同规模检测脉管的种类丰富的模式以便推进我们生物多样性模式的理解并且在在生物多样性和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上便于研究。全部的导管植物种类的 Speciesrichness 模式包括树,灌木,和植物,我们沿着在 Dongling 山的一个遮阴的斜坡上的一横断上的一个高度的坡度的 remeasured,近的中国北京。直接坡度分析,回归分析,和 geostatistics 被使用描述种类丰富的空间模式。我们发现全部的脉管的种类丰富没与高度展出变化的一个线性模式,尽管有不同生态的特征的种类组显示出与全部的种类丰富不同的强壮的 elevational 模式。总计导管植物,树的分析,灌木,和植物的 Inaddition 与高度表明了种类丰富的显著层次结构(即在小规模和全体的坡度的补缀的结构规模) 。为树和灌木的种类丰富在不同规模有类似的空间特征,但是不同于植物。这些结果显示有类似的生态的特征的种类组与类似的生态的性质基于种类组与生物多样性的高度,和研究展出类似的生物多样性模式或生活形式将在种类差异推进我们变化的理解。而且,坡度或趋势看起来对在有高度的种类丰富工具的本地变化主要到期。Wealso 发现为全部的导管植物,树,灌木,和植物的种类丰富的空间规模相关性的范围相对大。因此,沿着高度的坡度与环境因素检测在种类丰富之间的关系,确定是必要的在采样的环境因素的规模相关性设计或什么时候 establishingnon 线性的模型……
Hai-Bao RenShu-Kui NiuLin-Yan ZhangKe-Ping Ma
关键词:植物种类
暖温带若干落叶阔叶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其与群落动态的关系被引量:185
2001年
分析比较了暖温带中部至西南部 2 0个落叶阔叶林群落类型的物种多样性 ,结果表明 :1)一般情况下 ,乔、灌、草 3个层次的物种丰富度 (Sp)和多样性指数 (D和 H′)多为乔木层 <灌木层 <草本层 ,但均匀度指数 (Ea)则多以灌木层居高 ;2 )处于亚顶极阶段的森林群落各层次多样性指数 (D和 H′)特征是乔木层 <草本层 <灌木层 ;3)当群落处于顶极亚顶极阶段时 ,群落各层次的均匀度指数均在 0 .5以上 ;4)以群落总体重要值为测度指标来测度群落的总体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时 ,发现群落总体 Sim pson多样性指数 (D)可用于判断群落稳定性的高低 ,即总体多样性指数 D低于或接近 0 .5的群落其稳定性较差或为特殊生境下的群落类型 ;当总体多样性指数 D高于 0 .5时有两种情况 :群落的均匀度指数 Ea大于 D的群落为地带性群落类型 ,它们有很高的稳定性 ,相当于顶极群落 ,而 Ea小于或与 D接近的群落具有较高的物种丰富度 ,在群落的演替动态方面处于顶极的前期 。
高贤明马克平陈灵芝
关键词:暖温带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群落动态落叶阔叶林
北京东灵山区两种生境条件下辽东栎幼苗补充与建立的比较被引量:60
2003年
北京东灵山区的人工油松 (Pinustabulaeformis)林中常常混生有萌生的辽东栎 (Quercuswutaishanica)种群。局部地带辽东栎与油松形成混交林 ,在山脊及山坡上部一些特殊生境辽东栎甚至取代油松林成为优势种。为了探讨北京东灵山区辽东栎林的天然更新机制及辽东栎幼苗在人工油松林中的天然更新 ,在油松人工林的林下和林缘两种生境条件下将辽东栎种子播种于 2cm深的土中 ,对辽东栎幼苗的补充和建立进行了对照试验。结果显示 ,在辽东栎结实丰年 ,两种生境条件下播种后辽东栎种子丢失差异并不显著 ,而辽东栎幼苗补充和建立方面的差异极显著。由于森林动物特别是啮齿类动物的活动对辽东栎幼苗建立的影响具有二重性 :消耗种子与促进萌发 ,本试验特别关注辽东栎幼苗子叶丢失现象及其丢失后果。由于辽东栎种子萌根较早 ,在幼苗出土前其粗大的主根长达1 0~ 2 0cm ,并已初步形成根系 ,表明已有相当比例的营养物质从子叶转移到根部。因此当幼苗出土后如果仅仅只是子叶的丢失对辽东栎幼苗的成活和生长均无明显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辽东栎幼苗期子叶丢失有 3种形式 :1 )仅丢失子叶 ,幼苗其它部位未受伤害 ,多发生在林缘生境中 ,占发芽坚果的 2 9.69% ;2 )整个幼苗连根被拖出地面 ,多发生在林下生境 ,占 62 .43 % ;3)
高贤明杜晓军王中磊
关键词:生境辽东栎幼苗坚果
啮齿动物对锐齿槲栎坚果的取食模式及坚果命运被引量:8
2006年
啮齿动物对栎属坚果的捕食和传播是栎林能否进行实生苗成功进行更新的关键因子。2002-2003年,通过对锐齿槲栎(Quercus aliena var.acuteserrata)坚果进行烧焦炭化、2种胶带包裹、系绳、染色、埋藏、放置背景颜色的4种改变、切半和对照12种处理,观测坚果的留存与啮齿动物就地捕食和搬运等作用下的变化动态及其最终数量或比例,以研究啮齿动物对坚果的捕食、搬运、丢弃、埋藏等作用以及最终留存的数量与特点,测定完好坚果的比例在啮齿动物捕食前和捕食后的变化,结果发现:(1)丢弃坚果中非完好的比例较捕食前有显著的增加(P〉0.05),表明啮齿动物咬开坚果后才能识别坚果是否完好并进一步确定是否继续捕食。(2)与对照比较,坚果的命运可分为4类:①简单埋藏、放置黑色纸上的坚果命运没有显著改变,说明啮齿动物对坚果周围环境简单变化的敏感性低,且更加适应黑色背景。②系绳、染色、切半、以白、绿、红纸为背景放置坚果的处理。就地捕食的速率显著降低,持续时间不变;与对照相比,搬运的速率早期相同,后来略有升高,搬运持续时间也相应增加,最终被搬运的比例增加而就地捕食的比例降低,留存的坚果为0。说明坚果的附着物、颜色、完整程度、放置背景等改变后,有助于提高啮齿动物对捕食风险的估计,并相应采取减少就地捕食的策略。③烧焦坚果就地捕食和搬运的开始速率接近0,至第4-5天。速率提高至最大值,然后再降低至0,结果就地捕食和搬运的比例都明显的下降,留存的坚果比例为49.6%,其中就地捕食的比例相对于搬运的比例明显减低,说明啮齿动物对坚果气味的变化同样采取减少就地捕食的策略,从而增加了留存;而搬运速率由开始时极低逐渐升高的现象,表明啮齿动物对于食物气
王中磊高贤明
关键词:锐齿槲栎啮齿动物坚果感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