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0JQ5006)

作品数:14 被引量:60H指数:4
相关作者:吴文恒杨新军刘焱序徐泽伟刘淑娟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兰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经济管理
  • 5篇建筑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生活用能
  • 3篇农户
  • 3篇城市
  • 2篇统筹
  • 2篇渭河下游
  • 2篇乡统筹
  • 2篇城乡
  • 2篇城乡统筹
  • 1篇道路景观
  • 1篇地理
  • 1篇地理特征
  • 1篇新区
  • 1篇应急避难
  • 1篇应急避难场所
  • 1篇园区
  • 1篇沼气
  • 1篇中国经济
  • 1篇生态
  • 1篇生态成本
  • 1篇碳排放

机构

  • 8篇西北大学
  • 2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西安外国语大...
  • 1篇陕西省地震局
  • 1篇西安工业学院
  • 1篇陕西科技大学

作者

  • 8篇吴文恒
  • 2篇刘焱序
  • 2篇杨新军
  • 1篇李楠楠
  • 1篇李同昇
  • 1篇郭晓东
  • 1篇刘淑娟
  • 1篇张芝霞
  • 1篇段志勇
  • 1篇侯红蕊
  • 1篇胡静
  • 1篇姜银苹
  • 1篇徐泽伟
  • 1篇杜豪杰
  • 1篇张玲
  • 1篇乌亚娇

传媒

  • 8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地理研究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中国软科学
  • 1篇地理科学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8篇2013
  • 6篇201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农村生活用能的区域分异——以关中临渭区为例被引量:12
2013年
研究农村生活用能的区域分异,对于优化用能结构、制定合理的能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具有重要意义。以关中临渭区为例,采用实地问卷调查、能源利用区位商、相关分析等方法,探究平原地区、黄土台塬与丘陵山区农村生活用能的分异特征及成因,得到以下结论:①平原地区具有区位优势的生活能源为煤炭、玉米棒芯、液化气、蜂窝煤、电能和太阳能,煤炭的区位商达2.671;黄土台塬为沼气、太阳能、作物秸秆、蜂窝煤、液化气和玉米棒芯,沼气的区位商达3.465;丘陵山区为薪柴,区位商为1.142。前两者用能多元化,商品能源较多;丘陵山区用能结构单一,木柴为主的非商品能源居多。②区域用能分异特征突出。平原地区市场化导向明显,多种能源互补利用;黄土台塬地区政策导向明显,沼气利用较多,用能组合多样;丘陵山区受自然条件影响,薪柴为主,其他燃料为辅。农村生活用能的区域分异取决于自然环境、生产结构、经济环境以及外界环境,是收入水平、温度、发展条件、政策影响等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③平原地区人均收入高(7 056元),人均商品用能多(204.15 kgce);条件恶劣的丘陵山区人均收入低(5 750元),人均商品用能少(45.38 kgce)。人均非商品用能受人均收入影响小,相对稳定。人均有效耕地和人均耕地越多,人均商品用能越多,人均非商品用能越少,且人均有效耕地变化引起的用能类别的变化幅度较大。
吴文恒乌亚娇李同昇
关键词:区域分异
县域尺度城乡统筹发展路径探索——以旬阳为例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通过对县域尺度城乡统筹路径的探索,进一步推动和落实城乡空间布局优化和城乡统筹政策。方法文献查阅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结果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科教产业化、服务配套化、环境生态化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要突破口。结论旬阳城乡一体化发展面临用地条件限制、城乡矛盾突出、生态环境保护与工业发展诉求并存等问题,通过城乡定位的转型一体化发展重新确立目标,然后通过城乡空间、资源、产业以及公共服务设施与基础设施的优化配置;实现旬阳县县域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共同繁荣。
石会娟文雯陈诚雪祺
关键词:城乡统筹发展
煤炭开采对农户生活用能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研究采煤地区农户生活用能,对于科学地制定区域农村用能政策,更好地认识区域经济发展、建设区域新农村、促进人地协调与社会和谐有重要价值。本文利用陕西渭北"黑腰带"白水县的调查数据,深入探究采煤对农户生活用能造成的影响。研究认为,煤炭开采破坏耕地,农户的非商品用能大减,多依靠煤炭、电能等商品能源,户均与人均用能的数量较非采煤区少;煤炭开采影响农户收入,影响农户生活用能的费用支出、结构与水平、行为与模式以及用能的正常机理,造成生活用能的贫困,影响生活质量;采煤区的农户生活用能受农业生产影响小,煤炭与电能的利用受家庭总收入影响大,非采煤区的农户农业收入(农业生产)与非商品能源作物秸秆、薪柴显著正相关,家庭总收入与商品能源煤炭、电能、液化气、太阳能显著正相关,进一步反映了采煤对区内农户生活用能造成了较大影响。
吴文恒姜银苹
关键词:煤炭开采
渭河下游不同类型区农户生活用能排放差异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不同类型农村地区具有不同的能源消费取向,其造成的用能排放也呈明显的区域差异。研究农户生活用能排放分异,对深刻认识区域发展状况、制定合理的区域用能和环境管理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渭河下游临渭区为研究区,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方式获取基础数据,采用排放系数法测算平原地区、黄土台塬、秦岭山地的农户生活用能排放,利用灰色关联法识别用能排放差异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不同类型地区农户生活用能排放差异显著。沼气比例较大的黄土台塬用能排放最低(1850.43 kg),薪柴为主的秦岭山地用能排放最高(2556.68 kg),多元化用能的平原地区排放居中(1863.20 kg)。2生活用能主要污染物CO2的排放量由平原向台塬、山区依次升高;其余污染物排放量高低,三类地区并无固定顺序:TSP排放秦岭山地居高,固体废弃物排放平原地区居多,这与各类地区主导用能类型相关。3影响用能排放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区域能源供应能力,亦与区域环境影响下农户特征差异有关,依次为农户年龄结构、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水平和职业结构。
朱虹颖吴文恒杨新军张敬飒
关键词:碳排放沼气渭河下游
功能分区视角下的西安市发展空间分异被引量:15
2012年
有效的功能分区是城市系统健康有序发展的保障。本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在功能分区视角下将西安市九个辖区分为核心区、雁塔区、未央区、长安区、灞桥区及临潼-阎良区六个功能区域。中心商务区主导下核心区商贸流通业发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曲江文化产业示范区主导下雁塔区技术经济与文化产业特色鲜明,经济技术开发区主导下未央区工业经济特征明显,郭杜教育科技产业开发区与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强化长安区科教文化发展方向,浐灞生态区彰显灞桥区生态经济发展特色,生态农业区、阎良飞机城加快临潼、阎良两区传统农业发展转型。功能分区及发展空间分异是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历史基础与路径依赖、规模经济与集聚效应、本底化与特色化等基础因子以及新经济与开发区建设、宏观调控与政策导向等新型因子综合驱动的结果,基础因子起缓慢影响与逐渐推进的辅助作用,新型因子起突变影响与直接推动的主导作用。研究有助于科学认识城市,合理组织城市,提供实践参考。
吴文恒徐泽伟杨新军
关键词:城市功能分区系统聚类分析
城乡统筹背景下的西咸新区城乡发展模式思考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研究西咸新区城乡发展现状,探讨在城乡统筹的背景下西咸新区城乡发展应采用的模式。方法采用文献查阅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结果 "新田园城市"是实现西咸新区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手段。结论西咸新区通过构建"城市组团+绿色廊道+优美小镇"的城乡空间格局,实现了新区城乡发展的融合。
王月英石会娟雷祺
关键词:城乡统筹环境保护
黄土台塬区农村生活用能结构的可持续性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关注农村生活用能的社会经济与生态成本对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获取黄土台塬区农村生活能源利用相关数据,建立核算模型估算了不同能源消费结构情景下的经济成本、生态成本和废料量。结果显示,现状户均消费2 018.16kg标煤,人均731.41kg标煤,总体用能水平较低;农户能源消费选择的主要依据是能源的现金支出和可获得性,生态成本很少考虑;与现状相比,9种能源结构类型下的经济和生态成本以及废料量差异较大。研究表明,利用沼气和太阳能的社会经济与生态综合成本较低,应是今后农村能源结构转换的发展方向。其中沼气可以成为替代薪柴的最有效资源,是该区农村实现能源利用与生态建设良性循环的主要用能方式。
侯红蕊吴文恒段志勇刘焱序
关键词:农村生活能源经济成本生态成本
风景名胜区防灾系统规划——以广元白龙湖风景名胜区为例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通过分析白龙湖风景区防灾系统的整体规划,揭示出中国风景名胜区防灾系统规划的基本特征。方法通过灾害调查,并对灾害隐患点进行重点调查。结果白龙湖风景名胜区系统规划在满足防洪、消防、防震、紧急救护等要求的基础上,还应包括地质、气象、生物灾害、火灾和盗灾的监测与防护,分景区阶段性总体规划的编制、各项相关管理条例的出台,以及实施与监督的加强等等。结论风景名胜区防灾系统规划,首先必须对灾害类型有明确的认知和科学的调查,其次还要有强化管理以及跟踪监测等手段,这样才能保证防灾体系功能的发挥。
曹琰胡静文雯
关键词:风景名胜区防灾规划
试论关中天水经济区大旅游产业的构建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对关中天水经济区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行性研究依据。方法采用文献分析、历史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结果以大旅游产业观念为指导,研究中发现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旅游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生态环境脆弱、各地旅游发展不均衡和旅游产品创新不足等问题。结论提出通过全面认识并整合区域内的旅游资源,合理控制区域产业规模、延长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开拓大市场、构建大旅游产业是塑造区域整体旅游形象,促进地区全面发展的有效路径。
赵海春张玲
关键词:大旅游产业旅游规划
村庄空心化:驱动力、过程与格局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探究当前中国村庄空心化的驱动力、过程与格局,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耕地资源保护及农村规划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归纳总结、统计分析、实地调查与访谈、GPS量测。结果村庄空心化由经济发展、土地改革、家庭组织关系瓦解、市场化、城镇化、传统观念变革、计划生育约束等方面综合驱动,其过程与格局包括两个阶段与4个时期:第一阶段以改善家庭居住条件为主导,村庄向四周拓展、中心空废是其基本格局;第二阶段以改善综合生活质量为主导,人口向城镇等地转移致使房屋空弃是主要格局。4个时期分别为20世纪80—90年代初的村庄空心化初期、90年代的空心化中期、90年代后期—21世纪初的空心化明显期与21世纪的空心化稳定期。结论村庄空心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从出现到逐渐稳定,有其特定时期的阶段性。未来村庄空心化将在综合驱动力(离心力、向心力)与政府政策导向博弈的过程中发生变化。
吴文恒郭晓东刘淑娟李楠楠
关键词:驱动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