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霍英东基金(101085)

作品数:9 被引量:93H指数:6
相关作者:吕炜赵佳佳王伟同刘畅杨秉翰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财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霍英东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公共
  • 4篇财政
  • 3篇中国经济
  • 2篇政府
  • 2篇绩效
  • 2篇公共财政
  • 2篇公共服务
  • 1篇地方财政
  • 1篇地方公共产品
  • 1篇地方政府
  • 1篇地方政府公共...
  • 1篇东北三省
  • 1篇新农村
  • 1篇新农村建设
  • 1篇政府公共
  • 1篇政府公共服务
  • 1篇政府职能
  • 1篇支农
  • 1篇支农机制
  • 1篇中国改革开放

机构

  • 9篇东北财经大学

作者

  • 6篇吕炜
  • 1篇庞明川
  • 1篇王伟同
  • 1篇赵佳佳
  • 1篇张玉龙
  • 1篇杨秉翰
  • 1篇刘畅

传媒

  • 3篇财经问题研究
  • 1篇世界经济
  • 1篇财贸经济
  • 1篇经济学家
  • 1篇财政研究
  • 1篇地方财政研究
  • 1篇西南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新时期中国经济运行轨迹的时空维度研究——兼论形势判断与政策分析的认知方法被引量:1
2006年
新时期中国经济的运行越来越呈现出其独特性,这种独特性已经超越了我们对于发达国家、市场制度、现代化道路等的传统认知。对于现在和未来中国问题的认识,不能再片面、孤立地局限或困守在转轨这个点上,不能再习惯地总是从西方价值、从眼前目标、从发达国家模式来度量,而应该学习从中国文化、从历史逻辑、从全球价值的角度来理解。中国经济学的贫困源于对中国实践的认知能力不足,而其根源是认知方法的局限。没有切合中国实际的认识论,必然不可能产生令人尊敬的中国经济学。本文不以讨论某一具体经济问题为目的,而是希望在对一系列热点现象的评点中,在对各种思潮的归纳中,完成上述的思想性阐述,希望由此引发我们在思想层面的反思。
吕炜
关键词:中国经济
现代公共财政的定位:一种分析框架被引量:14
2006年
公共财政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财政制度,伴随市场经济体制的演进而成熟,这反映了公共财政的特殊性。与其它经济制度下的财政一样,公共财政的主体始终是国家(政府),伴随政府职能的转变而调整,这反映了公共财政的一般性。仅从市场失灵的角度解释公共财政的职能与定位是不全面的。将现代公共财政定义为市场与政府妥协的产物,在“市场-财政-政府”三位一体的框架中考察现代公共财政的内涵,并将这种分析框架应用于转轨经济国家。
吕炜
关键词:市场经济政府职能公共财政
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提供能力与绩效——基于东北三省样本的相对分析被引量:15
2007年
在国家积极倡导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背景下,科学的判断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提供能力和评价其提供绩效是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前提。本文认为评价一个省份的公共服务提供绩效,不在于支出绝对额的多少,而在于其经济社会能否平衡、协调的发展。基于这种思想,本文以东北三省为研究对象,通过控制各省经济发展水平、财政规模以及财政支出偏好等变量,实证分析三省间的公共服务提供能力和绩效问题,并对结论进行了分析和解释。
王伟同
关键词:公共服务
地方财政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机理与制度创新被引量:2
2006年
改革开放以来,地方财政对促进我国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作为我国财政体系的重要环节,地方财政不仅要实现向本辖区内居民提供地方公共产品和组织地方财政收支的作用,而且还要发挥:和实现国家财政的整体职能,配合和支持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调整等多重任务。因此,在中央提出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性任:筹之后,根据前面新农村建设所需资金投入的估算可以看出,仅靠中央财政的资金支持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各地之间存在巨大差异的国家来说,如何充分调动和发挥地方财政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农投入力度,积极刨新财政支农机制,注重通过发挥财政政策、财政资金的双重导向作用,运用科学规划、重点布局、信息发布的三大牵引手段,及时引导要素流向、投资方向和产业发展,吸引和增强各类投资主体特别是民营企业的投资向心力,把更大的资金规模重点投向新农村各项建设工程等是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庞明川张玉龙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地方财政财政支农机制经济与社会发展地方公共产品
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公共服务与收入分配调节被引量:32
2007年
收入分配问题成为当今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重点和难点,公共服务被赋予重要性和时代性的内涵。本文探讨了公共服务对收入分配的影响,认为公共服务虽然并不是改善收入分配格局的最有效手段,但是公共服务在当前经济发展阶段通过增加可支配收入以及进入生产函数等方式对减缓收入分配扩大的趋势起到抑制作用,有助于提高低收入群体分享经济增长带来好处的能力,为他们创造参与和分享经济增长的机会。
吕炜赵佳佳
关键词:公共服务收入分配
日本中小学建设标准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被引量:9
2008年
目前,中国的义务教育资源分布不均情况比较严重,突出表现为地区间、城乡间以及校际间办学条件差异巨大。日本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益经验给我们的启示是:稀缺的义务教育资源应得到公平而有效的分配,应该以全国统一的中小学建设标准作为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切入点,以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作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以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均衡作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和追求的目标。
杨秉翰刘畅
关键词:教育公平过程公平
转轨过程中的财政职能界定与实现:基于体制的评价与改革被引量:9
2006年
本文提出了在转轨背景下研究财政体制对财政职能界定和实现的重要性和基本思路,对当前制约财政职能实现的体制性矛盾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就未来发展战略对财政职能的要求与既有财政体制预期可达到的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根据比较的结果提出了进一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目标、原则与思路。
吕炜
关键词:财政职能财政体制
公共财政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制度创新与绩效评价被引量:10
2007年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框架下,公共财政被普遍认为是防范和化解公共风险的最主要手段。事实上,立足中国实际,考虑到目前财政体制、财力的可承受能力,谋求公共财政与和谐社会的协调发展无疑是更为现实、更具可操作性的研究思路。基于上述观点,本文从"推动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与"推动自身的体制完善与和谐发展"两个方面理解和考察公共财政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定位,据此设计出一套公共财政对和谐社会贡献程度的指标体系,并对1995—2004年公共财政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绩效进行了综合评价。
吕炜
关键词:公共财政和谐社会绩效评价
中国改革开放30年评价路径辨析被引量:1
2008年
克服"中国化"与"全球化"的语境冲突和面对改革开放30年庞大素材的难以取舍,都需要考虑置评路径的合理性。这会涉及求解性质与求解步骤的限定,实在性与关联性首先应予以重视。以此求解中国经济长期增长之谜,可归结为遵循激活—防乱定则安排,并控制变革系统及过程的总收益最大化;求解中国改革的全球价值,可归结为"整体时空被动"向"局部空时主动"转化,提升发展能力的可能性。1978年至今所展现的奇迹,是在一个危机与契机并存的环境中,以改革开放为主因并基于多前提、多因素恰当耦合而创造的奇迹。
吕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