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4A03-03)
- 作品数:13 被引量:179H指数:8
- 相关作者:刁其玉屠焰云强王建红张乃锋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浙江大学北京农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赖氨酸、蛋氨酸和苏氨酸对犊牛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被引量:45
- 2011年
- 本试验旨在研究赖氨酸、蛋氨酸和苏氨酸对犊牛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24头新生荷斯坦犊牛进行8周饲养试验,按照体重和出生时间相近原则分为4组,采用4种氨基酸模式的代乳粉,分别为氨基酸平衡组(PC组)、扣除赖氨酸组(PC-Lys组)、扣除蛋氨酸组(PC-Met组)、扣除苏氨酸组(PC-Thr组),扣除量均为对照组的30%。结果表明:1)与采食扣除氨基酸饲粮相比,犊牛采食氨基酸平衡饲粮显著降低了料重比(P〈0.05),增加了2-4周龄平均日增重、0-2周龄胸围变化率和体斜长变化率(P〈0.05);2)与采食扣除氨基酸饲粮相比,犊牛采食氨基酸平衡饲粮显著提高了0~8周龄平均血清白蛋白含量及8周龄血清白蛋白含量(P〈0.05),降低了8周龄血清球蛋白含量(P〈0.05),提高了0-8周龄平均血清葡萄糖含量(P〈0.05);3)犊牛血清总蛋白含量随着周龄的增长而提高,血清葡萄糖含量随周龄的增长先下降后上升。结果提示,部分扣除赖氨酸、蛋氨酸和苏氨酸对犊牛的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均有负面影响。
- 王建红刁其玉许先查屠焰张乃锋云强
- 关键词:犊牛代乳粉血清生化指标
- 蛋白能量比在反刍动物营养上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08年
- 自1816年Magendie提出含氮物质是动物日粮中的必需营养素以来Munro,1964;Marliss,1977),动物蛋白质营养代谢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能量是评价饲料的重要指标,饲料能量浓度高低决定动物采食量。因此,蛋白质和能量水平是决定动物生产性能的重要因素。但两者之间并不是孤立的,也不是二者水平越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越好。
- 张卫兵刁其玉国春艳
- 关键词:蛋白能量比动物营养动物生产性能动物蛋白质反刍动物日粮含氮物质
- 酸度调控剂对哺乳期犊牛生长性能、血气指标的影响
- 探讨代乳粉中添加各种酸度调控剂对0-3月龄犊牛生长性能、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体重相近的5~7日龄新生中国荷斯坦公犊用于试验。试验分三期进行(A、B、C),每期试验各设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分别饲喂乳液pH为...
- 屠焰刁其玉齐东周怿符运勤云强
- 关键词:犊牛代乳粉血气指标
- 文献传递
- 代乳品中不同赖氨酸、蛋氨酸和苏氨酸水平对犊牛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被引量:3
- 2011年
- 本试验旨在研究代乳品中添加不同含量的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对犊牛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18头新生荷斯坦犊牛进行8周饲养试验,按照体重和出生时间相近原则分为3组,分别饲喂低、中、高3种不同赖、蛋、苏氨酸水平的代乳品(A、B、C组)。结果表明:(1)代乳品中高赖、蛋、苏含量可以显著降低犊牛饲料转化率(P<0.05),但对全期代乳粉、开食料、羊草的总采食量以及体重和体尺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2)不同处理组犊牛的血清白蛋白含量为C组最高,A组最低(P<0.05),且白蛋白含量随着日粮中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含量的增加呈现显著上升(P=0.0747)。(3)除白蛋白外,本试验中其他各项血清代谢指标均不受日粮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含量的影响(P>0.05),但受周龄的影响显著。结果提示:高氨基酸含量组更有利于犊牛的生长发育。
- 王建红刁其玉许先查屠焰张乃锋符运勤
- 关键词:犊牛代乳品氨基酸血清生化指标
- 日粮中赖氨酸和蛋氨酸比对断奶犊牛生长性能和消化代谢的影响被引量:50
- 2011年
- 【目的】研究日粮中不同赖氨酸和蛋氨酸比例对断奶犊牛生长性能、消化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4头健康的荷斯坦断奶犊牛,按体重和出生时间随机分为4组,限量饲喂4种不同日粮,即对照组日粮(粗蛋白为14.67%),3种赖氨酸和蛋氨酸比例分别为2.5﹕1、3.0﹕1和3.5﹕1的日粮(粗蛋白为12.02%),试验期为8周。在试验开始和结束时对犊牛进行称重和采血,在试验第3周每组选取4头犊牛采用全收粪、尿法进行代谢试验。【结果】日粮中赖蛋比为3.0﹕1组的犊牛增重在数值上要高于其它3组(P>0.05)。3个试验组犊牛血清尿素氮浓度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游离氨基酸浓度在数值上要低于对照组(蛋氨酸除外)(P>0.05)。赖蛋比对血清尿素氮和游离氨基酸浓度无显著影响(精氨酸、缬氨酸除外)。赖蛋氨酸比为3.0﹕1组和3.5﹕1组犊牛氮的总利用率和表观生物学价值在数值上要高于2.5﹕1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在粗蛋白含量为12.02%的日粮中添加过瘤胃赖氨酸和过瘤胃蛋氨酸,犊牛的增重可超过粗蛋白为14.67%日粮的水平。赖氨酸和蛋氨酸比例为3.0﹕1有利于犊牛生长,并可提高氮的利用效率。
- 云强刁其玉屠焰张乃锋王建红周盟
- 关键词:犊牛消化代谢
- 赖氨酸和蛋氨酸比例对犊牛生长性能、消化及代谢的影响
- 研究日粮中不同赖氨酸和蛋氨酸比例对断奶犊牛生长性能、对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4头3月龄刚断奶的健康荷斯坦母犊牛,随机分为4组,包括1个对照组和3个试验组,每组6头牛。对照组饲喂粗蛋白水平为14.67%的日...
- 云强刁其玉屠焰张乃锋王建红
- 关键词:犊牛赖氨酸蛋氨酸消化代谢
- 文献传递
- 日粮Lys、Met和Thr添加模式对0—2月龄犊牛生长性能、消化代谢与血清学生化指标的影响被引量:33
- 2011年
- 【目的】研究日粮中不同赖氨酸(Lys)、蛋氨酸(Met)和苏氨酸(Thr)的添加模式对0—2月龄荷斯坦犊牛的生长性能、物质代谢及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氨基酸部分扣除法。选用24头新生犊牛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氨基酸相对平衡(PC)组代乳品Lys、Met、Thr含量依次为2.34%、0.72%及1.80%;其余3个处理组是依次将PC组中的Lys、Met和Thr扣除30%,非扣除的氨基酸保持不变。于试验0、2、4、6和8周龄晨饲前称重、采集血液样品进行分析,并分别在犊牛2—3周龄和5—6周龄期间进行2期消化代谢试验。【结果】随着周龄的增加,犊牛日增重(ADG)和饲料转化率(G/F)均显著提高(P<0.05);PC(氨基酸相对平衡)组全期G/F最高(P<0.05)。以最大N沉积为指标,3种氨基酸的限制性顺序依次为Lys、Met和Thr,2—3周龄需求比例依次为100﹕29﹕70,5—6周龄需求比例为100﹕30﹕60。以最大ADG为指标,0—2周龄需求比例为100﹕35﹕63,Lys和Met处于同等限制性,Thr为第三限制性;4—6周龄需求比例为100﹕27﹕67,3种氨基酸限制性顺序为Lys、Met和Thr。以最大G/F为指标,0—2周龄需求比例为100﹕26﹕56,Lys和Met处于同等限制性,Thr为第三限制性;4—6周龄需求比例为100﹕23﹕54,3种氨基酸限制性顺序为Lys、Met和Thr。PC组对氮的代谢和对DM、OM和EE的表观消化率均优于其它氨基酸部分扣除组。血清TP和Glu含量均受氨基酸处理组和周龄的影响(P<0.05);BUN含量相对稳定。【结论】不同的评价指标(最大N沉积、ADG和G/F)和不同生长阶段得出的Lys、Met和Thr的限制性顺序和比例是不同的;氨基酸相对平衡的日粮组犊牛在生长性能、消化代谢和血清指标方面均优于其它3组。
- 王建红刁其玉许先查屠焰张乃锋云强
- 关键词:犊牛代乳品氨基酸模式
- 饲喂含大豆蛋白代乳品的犊牛Lys、Met、Thr限制性顺序及比例的研究
- 向大豆蛋白和乳源蛋白各占一半,总蛋白为22%的代乳品中添加Lys、Met、Thr,研究0~2月龄犊牛Lys、Met、Thr的限制性顺序和适宜比例;其次是研究这3种氨基酸对犊牛的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以及营养物质利用率的影...
- 王建红刁其玉许先查屠焰张乃峰
- 关键词:犊牛代乳品
- 文献传递
- 开食料中粗蛋白质水平对荷斯坦犊牛瘤胃发育的影响被引量:9
- 2010年
- 本试验旨在研究开食料中粗蛋白质水平对断奶犊牛瘤胃发酵、微生物酶活性及瘤胃发育的影响。试验选取15头荷斯坦公犊牛,分别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16.22%、20.21%和24.30%的开食料。开食料采用限饲,试验在犊牛的8~16周龄进行。在犊牛12周龄晨饲3 h后通过瘤胃导管、16周龄晨饲前通过屠宰采集瘤胃液以研究瘤胃发酵、吸收能力和微生物酶活性。16周龄时对犊牛进行屠宰,取瘤胃组织样品以研究瘤胃上皮细胞发育情况。结果表明,高蛋白质组的瘤胃液pH在12周龄时较低,但在16周龄时则较高。高蛋白质组的氨态氮浓度和挥发性脂肪酸浓度要高于其他2组(P>0.05)。中蛋白质组的α-淀粉酶活性要低于其他2组(P>0.05)。蛋白酶和纤维素酶活性随开食料中粗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而升高,同一组16周龄时要高于12周龄(P>0.05)。瘤胃发育结果表明,犊牛在16周龄时,中蛋白质组的瘤胃相对重量在3个组中最低。低蛋白质组的瘤胃乳头长度和黏膜厚度要高于中蛋白质组和高蛋白质组(P>0.05),但是中蛋白质组的瘤胃乳头宽度在3组中最大。由以上结果可知,开食料中粗蛋白质水平对8~16周龄犊牛瘤胃发酵、微生物酶活性和瘤胃发育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高水平的粗蛋白质有提高瘤胃的发酵能力和微生物酶活性的趋势。
- 云强刁其玉屠焰周怿
- 关键词:犊牛开食料粗蛋白质水平瘤胃发酵瘤胃发育
- 哺乳期犊牛开食料中原料对其系酸力和pH的影响被引量:5
- 2010年
- 本文从犊牛开食料原料的配比和系酸力、pH入手,研究其对开食料系酸力、pH的影响规律。选用北方地区犊牛开食料常用的9类原料,以正交试验方法配制成开食料,测定原料、开食料的系酸力和pH,并采用多元回归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石粉系酸力极高而食盐最低,植物性饲料原料系酸力由高到低依次为大豆粕、麸皮、玉米;矿物质类饲料原料为碱性,玉米、麸皮、大豆粕的pH在5.65~5.92之间,维生素预混料和微量元素预混料的pH较低;各原料对开食料都有显著影响(P<0.05)。在本试验设计范围内,配制犊牛开食料时,仅从开食料系酸力20~25 mmol/100 g为宜角度考虑确定的各原料的适宜添加比例为:大豆粕≤20%、麸皮0~10%、乳清粉≤20%、磷酸氢钙≤2%、石粉≤2%、食盐0~1.0%、维生素预混料0~0.04%。犊牛开食料系酸力、pH与原料配比和系酸力、pH之间存在有显著的多元线性相关关系。
- 屠焰刁其玉冯珊珊周怿云强
- 关键词:犊牛开食料PH数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