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AZH08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AZH081)

作品数:4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王昕侯宇峰赵淑红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建筑科学

主题

  • 3篇建筑
  • 2篇城市
  • 1篇银行
  • 1篇银行建筑
  • 1篇再利用
  • 1篇住宅
  • 1篇乌托邦
  • 1篇西湖博览会
  • 1篇建筑师
  • 1篇建筑再生
  • 1篇公共空间
  • 1篇非主流
  • 1篇废墟
  • 1篇博览会
  • 1篇城市更新
  • 1篇城市住宅

机构

  • 4篇浙江工业大学

作者

  • 4篇王昕
  • 2篇赵淑红
  • 2篇侯宇峰

传媒

  • 2篇中国名城
  • 2篇建筑与文化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沈理源与杭州浙江兴业银行建筑设计初探被引量:1
2016年
以研究近代建筑师沈理源在杭州设计建造的浙江兴业银行为媒介,通过与其同期的其它银行建筑作品对比分析,归纳总结沈理源的独特设计手法,并由此探讨近代银行建筑与城市之间的关系及其文化内涵。
王昕赵淑红侯宇峰
关键词:银行建筑
“非主流”工业建筑再生记——记一项毕业设计成果对比
2018年
在城市发展进程中,一些用地从城市相对边缘区域变为核心区块,用地中的建筑也随之发生变化,面临着或拆除,或迁出,或改建的命运,如何实现用地新外部条件下建筑生命周期地延续,如何从空间设计角度使得地块的发展能契合城市更新生长的脉搏以获得新的生命活力是建筑师面临的新课题。以杭州某地块废弃工业建筑为出发点,探索从城市角度进行废旧建筑再利用的可能方式,通过连续两年同一毕业设计题目设计成果对比,反思在城市背景下进行废弃工业建筑更新利用的关键点,以期对其他同类项目有所借鉴意义。
王昕侯宇锋
关键词:再利用城市更新公共空间废墟
近代建筑师李英年与城市住宅设计初探
2016年
近代时期,城市发展变迁与住宅建筑变化紧密相连,体现在三个方面:(1)住宅建设密度加大进而影响到城市空间形态生成;(2)相较于传统居住方式,出现了新的城市住宅建筑类型,反映出社会生活的变迁;(3)单体住宅建筑细节改变,隐含着时代价值观念和具体运行方式的信息,因此城市住宅受到具有高度时代敏感性的建筑师们的关注,无论中外。李英年建筑师正是这样一位建筑师,他敏锐地感受到了居住方式随着时代变迁而发生的变化,并对此进行了研究和实践探索。
王昕侯宇峰赵淑红
关键词:城市住宅建筑师
寻找乌托邦——第一届西湖博览会建筑初探被引量:2
2012年
本文以首届西湖博览会为切入点,简要介绍了博览会的主体建筑并分析其建设对城市的影响,初步探讨了近代时期西湖与杭州城市变迁的关系,尝试从乌托邦的角度观察博览会建筑群体,以期能够从中寻找近代时期建筑创作的思路和理念。
王昕
关键词:乌托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