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09YZ277)

作品数:2 被引量:17H指数:2
相关作者:刘利平乐亚玲晏军李慷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微囊藻
  • 1篇凋亡
  • 1篇毒理
  • 1篇毒理学
  • 1篇幼虾
  • 1篇藻毒素
  • 1篇铜绿微囊藻
  • 1篇螯虾
  • 1篇微囊藻毒素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凋亡
  • 1篇酶类
  • 1篇克氏原螯虾
  • 1篇成虾
  • 1篇存活

机构

  • 2篇上海海洋大学

作者

  • 2篇乐亚玲
  • 2篇刘利平
  • 1篇李慷
  • 1篇晏军

传媒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水产学报

年份

  • 2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微囊藻毒素毒理学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1年
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日益严重及藻类水华的频繁暴发已成为全球广泛关注的环境问题。而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MCs)是在蓝藻水华污染中出现频率最高、造成危害最严重的一种环七肽肝毒素。目前,蓝藻水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MCs对水产动物及哺乳动物造成的伤害。大量研究表明,作为肝毒素的MCs具有稳定性,不但能够在生物链中积累,而且能够诱导细胞凋亡,造成氧化应激反应,甚至可直接损伤遗传物质DNA。因此该文就MCs引起的毒理学效应(包括肝、肾毒性,诱导细胞凋亡,调控相关基因的转录,影响相关蛋白的表达及免疫系统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乐亚玲刘利平
关键词:微囊藻毒素毒理学细胞凋亡
铜绿微囊藻对克氏原螯虾幼虾存活及成虾几种酶类的影响被引量:8
2011年
为研究铜绿微囊藻对克氏原螯虾的影响,将克氏原螯虾幼虾及成虾暴露在不同浓度的铜绿微囊藻溶液中,研究了铜绿微囊藻对幼虾存活率、外部形态及肝胰腺超微结构的变化和成虾总血细胞密度(THCs)、血清中血蓝蛋白含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过氧化物酶(POD)、酚氧化物酶(PO)以及鳃丝Na+/K+-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高浓度的铜绿微囊藻能显著降低幼虾的存活率。(2)显微观察表明,1.0×107/mL及以上浓度的铜绿微囊藻液中培养7 d后,幼虾肝胰腺呈现暗红色,并伴有一定的肿大现象,透射电镜显示其肝胰腺细胞受到损伤。(3)高浓度的铜绿微囊藻能造成应激反应,THCs在暴露1 d后显著升高并稳定在较高水平;血蓝蛋白含量变化不明显,只在5 d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O活性都表现出先显著性增强(P<0.01),回落后又有所增加的波动趋势;血清中的T-SOD活力在1 d后受到抑制,5 d时被激活至较高水平;POD活性都表现出先显著性增强(P<0.01),回落后又有所增加的波动趋势;鳃丝中Na+/K+-ATP酶活性在暴露1 d后显著降低(P<0.01)后回升,并最终维持在较高水平。研究结果表明,高浓度的铜绿微囊藻能造成克氏原螯虾幼虾存活率显著降低并影响其肝胰腺超微结构;而克氏原螯虾成虾对铜绿微囊藻有相对较强的耐受力,血淋巴的酶学变化表明,暴露在铜绿微囊藻水体的成虾经历过应激反应并有逐步适应的过程。
乐亚玲刘利平李慷晏军DIANA J S
关键词:铜绿微囊藻克氏原螯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