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2135)

作品数:13 被引量:208H指数:7
相关作者:梁天刚冯琦胜黄晓东于惠任继周更多>>
相关机构:兰州大学西北区域气候中心西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植被
  • 3篇草地
  • 2篇典型区
  • 2篇动态监测
  • 2篇遥感
  • 2篇青藏
  • 2篇青藏高原
  • 2篇自然植被
  • 2篇综合顺序分类...
  • 2篇反演
  • 2篇反演模型
  • 2篇CSC
  • 1篇氮磷
  • 1篇氮磷比
  • 1篇多目标优化
  • 1篇信息维
  • 1篇遥感动态监测
  • 1篇中国草地
  • 1篇生物量
  • 1篇湿地

机构

  • 13篇兰州大学
  • 2篇西北区域气候...
  • 1篇西北师范大学

作者

  • 11篇梁天刚
  • 10篇冯琦胜
  • 4篇于惠
  • 4篇黄晓东
  • 3篇陈思宇
  • 3篇任继周
  • 3篇修丽娜
  • 2篇王翀
  • 2篇邹德富
  • 2篇林慧龙
  • 1篇侯扶江
  • 1篇韩兰英
  • 1篇王大为
  • 1篇韩涛
  • 1篇高新华
  • 1篇王莺
  • 1篇赵军
  • 1篇夏文韬
  • 1篇张旭
  • 1篇李丽丽

传媒

  • 6篇草业学报
  • 3篇草业科学
  • 2篇兰州大学学报...
  • 2篇草地学报

年份

  • 2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内陆天然湿地的类型特征及分布规律-Ⅰ类的划分被引量:5
2012年
在综述前人湿地分类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湿地分类应遵循的6条原则,借鉴任继周等提出的草原综合顺序分类法,并依上述原则,提出了依照生物气候-湿地基底物质结构-植被的我国内陆天然湿地的综合顺序分类方法。内陆天然湿地综合顺序分类法第一级为类,分类指标是积水深度和>0℃的年积温(∑θ)。积水深度和>0℃的年积温(∑θ)是量化的指标,利用这2个指标将我国天然湿地分为21个类,并得到湿地类别的检索图。第二级———亚类的划分,以湿地基底物质结构作为指标;第三级———型的划分,以植被类型作为指标,分为挺水型、浮叶型、沉水型以及漂浮型。对我国的天然湿地依照生物气候等指标进行类的划分,结果表明,寒冷浅水类(ⅠB)、微温浅水类(ⅢB)、寒温浅水类(ⅡB)、寒冷深水类(ⅠA)和暖温浅水类(ⅣB)是我国分布面积最广的5个湿地类型,占我国内陆天然湿地总面积的79.75%,主要分布在青海、西藏、新疆、甘肃、四川、内蒙古、吉林、黑龙江;而暖热浅水类(ⅤB)、炎热浅水类(ⅦB)、炎热深水类(ⅦA)、亚热浅水类(ⅥB)、寒温深水类(ⅡA)是我国分布面积最小的5个内陆天然湿地类型,分布在安徽、湖北、云南、广东、广西、海南、贵州、青海,仅占我国内陆天然湿地总面积的0.83%。我国现有内陆天然湿地占湿地综合顺序法中21类的20类,炎热季节性类(ⅦC)在我国无分布。由于湿地综合顺序分类法检索图充分体现了天然湿地各个类之间的发生学关系,从而为在全球气候暖干化的背景下,预测未来天然湿地类的演替奠定了基础。
王翀林慧龙
关键词:湿地科学
基于GIS的甘南地区草原综合顺序分类研究被引量:9
2011年
草原是畜牧业生产的根本,科学合理的分类是草原开发利用、培育保护和经营管理的基础。本研究根据甘南及周边地区55个气象台站30年的气象资料,采用地统计学及回归方法对甘南地区的积温和湿润度进行插值,建立了〉0℃年积温和湿润度空间数据库。依据草原综合顺序分类法的分类原则,绘制了甘南地区的潜在草地类型图。结果表明,甘南草地共分为寒冷潮湿多雨冻原-高山草甸类、寒温潮湿寒温性针叶林类、微温潮湿针叶阔叶混交林类、微温湿润森林草原-落叶阔叶林类、暖温潮湿落叶阔叶林类、暖温湿润落叶阔叶林类、暖温微润森林草原类、暖温微干暖温带典型草原类、暖温干旱暖温带半荒漠类9种草地类型;草地主要分布在海拔3000~4000m,海拔和坡度的变化对草地类型的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的影响。
邹德富冯琦胜王莺夏文韬梁天刚
关键词:天然草地GIS
2002-2010年青藏高原植被含水量微波遥感动态监测被引量:5
2013年
水分是衡量植被生理状态和形态结构的重要参数。青藏高原在区域生态环境和全球气候变化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但对其在植被含水量时空变化动态及其与气候的关系方面缺乏系统研究。基于236个地面样方实测数据和AMSR-E每日亮温数据,利用留一法交叉验证方法确立了青藏高原植被含水量的遥感反演模型。同时,估算了青藏高原植被含水量空间分布,分析了2002-2010年植被含水量的时间动态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1)微波极化指数(MPI)优于微波植被指数(MVI),18GHz的MPI乘幂模型AWC=128.93×MPI-0.67可以很好地反映植被绝对含水量(AWC)空间变化动态;2)青藏高原7月份日植被含水量由西北向东南呈带状递增的趋势。其中,西北部至中部的大部分地区植被含水量主要集中在800kg/hm2以下,东南部植被含水量较西北地区明显增加,主要集中在800~4 000kg/hm2之间;3)多年平均月际间的植被含水量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其变差系数具有由西向东逐渐增加的趋势;4)温度和降水与植被含水量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其中降水对植被含水量的影响存在明显的滞后性。
陈思宇于惠冯琦胜梁天刚
关键词:青藏高原
基于CSCS方法的甘南自然植被NDVI时空分布特征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基于综合顺序分类系统(CSCS)模型,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手段,模拟出甘南潜在自然植被类型图,并且结合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土地覆盖数据集,制作出甘南残存潜在自然植被分布图和残存潜在自然植被典型区分布图。在此基础上,利用2001-2010年MODIS数据分别研究了残存潜在自然植被分布区及其典型区的NDVI年度和月度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甘南残存潜在自然植被分布区面积达33 940km2,占甘南总土地面积的92.53%;2)残存潜在自然植被典型区主要分布在玛曲县、碌曲县及迭部县部分地区和夏河县北部,在舟曲、卓尼和临潭县分布较少;3)甘南地区NDVI在2001-2010年期间都呈现出上升趋势,7种植被类型的月最大值出现在7-9月。
修丽娜冯琦胜梁天刚
关键词:典型区NDVI
基于微波植被指数的甘南草地生物量动态监测被引量:13
2011年
利用2003-2007年AMSR-E每日亮温产品计算了甘南州每日微波植被指数,结合Terra/MODIS植被指数产品比较分析了两种植被指数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微波植被指数的生物量监测模型,并对其精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基于升轨6.925,10.650 GHz亮温数据的微波植被指数与MODIS增强型植被指数EVI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其,rR2和RMSEP值分别为0.69,0.54和0.044.基于微波植被指数的草地生物量干重监测模型能反映甘南草地生物量的基本变化规律.由西向东、由北向南生物量逐渐增加,生长季内(5-10月)生物量产量峰值出现在7,8月份,不同草地类型生长季内的干物质产量由高向低依次为暖性草丛类、沼泽类、高寒灌丛草甸类、温性草甸草原类、高寒草甸类、温性草原类,低平地草甸最低.
于惠冯琦胜陈思宇韩兰英黄晓东梁天刚
关键词:生物量反演模型
2001-2010年青藏高原草地生长状况遥感动态监测被引量:27
2011年
基于1970个地面实测数据,结合MODIS EVI和NDVI数据,利用留一法交叉验证方法确定了适合青藏高原地区草地生长状况的遥感反演模型,估算了2001-2010年草地生物量干重空间分布格局,分析了近10年草地生物量变化动态.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地区MODIS的NDVI较EVI能更好地估算草地生长状况,指数模型反演的草地鲜重和风干重精度最高,而盖度反演适合使用乘幂模型;确立了基于MODIS-NDVI的青藏高原地区草地鲜重、风干重和盖度反演模型;青藏高原地区2001-2010年草地地上生物量总体有增加趋势,但不显著;月际变化较大的草地类型主要有沼泽类、山地草甸类和高寒草甸类.
冯琦胜高新华黄晓东于惠梁天刚
关键词:反演模型青藏高原
草地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其碳汇潜势研究被引量:120
2011年
本研究用综合顺序分类法(CSCS)分析了1950-2000年和2001-2050年期间的草原类型演替及碳汇动态。证明中国草地的碳汇主体依次是冻原和高山草地、温带湿润草地、斯泰普草地和半荒漠草地大类,占中国潜在草地总面积的85.52%,年碳汇潜力占中国潜在草地年碳汇潜力的93.29%。全球草地的碳汇主体是萨王纳、冻原和高山草地大类,两者的面积和占全球潜在草地总面积的48.50%,年碳汇潜力占全球潜在草地年碳汇潜力的72.22%。在全球气候暖干化的强(A2a)、弱(B2a)情景下,与当前(1950-2000年)情景相比,中国将呈现草地面积减少,林地面积增加的态势;与中国的趋势相反,全球将呈现草地面积增加,林地面积减少的态势。在全球暖干化的A2a和B2a模式下,草地年碳汇潜力,中国将分别提升14.6%和18.5%,全球将分别提升17.3%和16.8%。但两者的增长方式不同,全球是以温带湿润草地大类年碳汇潜力大幅增加为特征,而中国是以负增长为特征。我国的暖干化趋势在草地年碳汇潜力上的反映较之全球更强烈。尽管造成全球气候暖干化的自然因素远非人力所能控制,但系统问题只能靠系统综合的办法治理。这是草地工作者当前的使命。
任继周梁天刚林慧龙冯琦胜黄晓东侯扶江邹德富王翀
关键词:全球气候变化
2001-2009年中国草地面积动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被引量:11
2014年
利用2001―2009年全国MODIS土地覆盖类型数据集,研究了人类活动对草地、农田和潜在自然植被空间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田和草地面积在2001―2009年期间总体呈减少趋势,其中农田面积由2001年的1.445×108 hm2减少到2009年的1.425×108 hm2,在2005年面积达到最大,为1.543×108 hm2,2008年面积最小,为1.363×108 hm2;草地面积在9年内由2003年的4.201×108 hm2减少为2009年的4.032×108 hm2;农田面积的减少幅度(13.49%)大于草地(3.29%)。草地转为农田的面积每年以4.96%的速率在减少,农田转为草地的面积基本保持不变;草地转为其它土地覆盖类型的面积以每年20.87%的速率增加,而农田面积则基本保持不变,为3.579 5×107 hm2;其它土地类型转为草地(15.43%)和农田(2.45%)的趋势总体上逐年减少。9年间潜在自然植被的人类占用强度总体呈增加趋势,其中人类对草地的影响强度平均为38.18%,对森林的影响强度平均为37.36%。
修丽娜冯琦胜梁天刚任继周
关键词:草地农田
甘南高原土壤氮磷比空间异质性研究被引量:18
2013年
土壤氮磷比是影响植被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准确模拟分析土壤氮磷比的空间分布特征是改善土壤环境和指导农牧业生产的基础。基于地面实测数据,结合地统计学方法,分别分析了甘南高原土壤全氮、速效磷、氮磷比及地上生物量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15~30cm和30~60cm土层中的土壤氮磷比具有较强的空间变异性;甘南高原土壤氮磷比由西向东、由北向南逐渐递增。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氮磷比逐渐降低,其空间自相关性呈现出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而全氮、速效磷的空间自相关性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土壤氮磷比的空间异质性在一定程度上受海拔和植被的影响;随着海拔的升高,土壤氮磷比逐渐降低。高寒灌丛草甸和高寒草甸2种草地类型的土壤氮磷比的空间异质性较非草地稳定。
陈思宇于惠冯琦胜梁天刚
关键词:变异函数空间异质性
玛曲县草畜平衡优化方案与管理决策初探被引量:6
2012年
利用玛曲县2001-2009年的草地畜牧业动态监测资料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通过MATLAB 7.9软件的多目标规划方法,以维持草畜平衡、优化畜群结构和保护草地生态环境为总目标,综合考虑畜群结构优化、牧业生产、生态保护3个方面的约束条件,研究了规划期(2010-2012年)玛曲县草地畜牧业发展的优化方案及管理对策,对比分析了2套不同收入水平的优化方案。结果表明:减少家畜数量,加大周转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根本途径,其具体措施包括调整牲畜数量和优化畜群结构。优化方案表明玛曲县若减少149.18×104 SU后,能实现草畜平衡;提高出栏率,增强畜牧业生产效益,从优化方案中发现出栏率保持在31%以上能够使牧民收益最大化;增加补饲,全县每年至少补饲精饲料4万kg;拓宽经济收益渠道,发展旅游等其他产业,将增强该县经济弹性。
张旭冯琦胜梁天刚
关键词:草畜平衡多目标优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