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9771055)

作品数:14 被引量:79H指数:7
相关作者:于思荣何镇明张新平任露泉张新平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长春工业大学吉林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一般工业技术
  • 7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2篇梯度功能
  • 12篇梯度功能材料
  • 12篇功能材料
  • 6篇离心
  • 4篇离心法
  • 4篇金属
  • 3篇离心法制备
  • 3篇离心铸造
  • 3篇耐磨
  • 3篇耐磨性
  • 3篇合金
  • 2篇梯度材料
  • 2篇凝固
  • 2篇凝固过程
  • 2篇两相流
  • 2篇铝硅
  • 2篇铝硅合金
  • 2篇金属凝固
  • 2篇金属凝固过程
  • 2篇金属液

机构

  • 9篇吉林大学
  • 2篇长春工业大学
  • 1篇吉林工业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中兴通讯股份...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2篇于思荣
  • 11篇何镇明
  • 9篇张新平
  • 5篇任露泉
  • 2篇庞宇平
  • 2篇佟金
  • 2篇张新平
  • 1篇丁秉钧
  • 1篇张程煜
  • 1篇王亚平
  • 1篇刘耀辉
  • 1篇李蕊
  • 1篇宋晓平
  • 1篇杨志懋
  • 1篇孟长生
  • 1篇张晖
  • 1篇马志坤

传媒

  • 3篇复合材料学报
  • 3篇中国有色金属...
  • 1篇机械工程材料
  • 1篇摩擦学学报
  • 1篇功能材料
  • 1篇铸造
  • 1篇材料工程
  • 1篇吉林工业大学...
  • 1篇Chines...
  • 1篇中国科技论文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03
  • 2篇2002
  • 7篇2001
  • 3篇2000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离心加速条件下金属液中粒子的相互作用被引量:7
2001年
建立了金属液中第二相粒子在离心加速条件下的运动规律理论模型 ,并根据该理论模型分析了金属液中第二相粒子的相互作用规律。结果表明 :在离心加速场中粒子一直处于加速状态 ,不会达到匀速运动状态 ;粒子直径越大、密度越大 ,在同样时间内 ,粒子移动的距离越远 ;在传输过程中 ,不但有因尺寸不同引起的粒子追逐现象 ,而且有因密度不同引起的追逐现象 ,该现象是引起粒子碰撞、聚集及尺寸大 (或密度大 )粒子偏聚到试样外侧的主要原因。径向上初始位置不同的两个粒子 ,其间距随时间延长逐渐增大。如果在径向一条直线上有多个同间距的粒子 ,离心移动一段时间后 ,虽然任意两相邻粒子的间距比开始态增大 ,但各相邻粒子间距在新的时刻仍是相等的。
于思荣任露泉庞宇平
关键词:梯度功能材料两相流
离心加速条件下金属凝固过程及缩孔缺陷数值分析被引量:14
2000年
采用有限差分法离散二维柱坐标系下不稳定热传导微分方程 ,利用Mathcad软件处理数据文件得到温度场分布图 ,模拟了二维柱坐标系下自硬砂型中金属离心凝固过程。对离心法制备Al 16
张新平于思荣孟长生何镇明
关键词:离心铸造梯度功能材料凝固缩孔
过共晶Al-16%Si合金梯度功能材料的组织与性能被引量:5
2001年
采用离心技术成功地制备了过共晶Al 1 6%Si合金梯度功能材料。采用金相及扫描电子显微镜、HV 5型小负荷维氏硬度计及销盘式ML 1 0 0型磨粒磨损试验机研究了该梯度功能材料的组织、硬度及耐磨性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 ,由于Si的密度比Al液的密度稍低 ,在离心力场中初晶硅向试样内侧移动。Al 1 6%Si合金梯度功能材料的组织分布为 :最内层初晶硅含量最多、尺寸也最大 ,由内向外 ,初晶硅的体积分数及尺寸均逐渐减小 ,且呈梯度变化。在外层一定厚度内 ,完全不含初晶硅 ;硬度分布为内层硬度较高 ,由内向外硬度逐渐减小 ,呈梯度分布 ;
于思荣任露泉张新平何镇明马志坤梁超
关键词:梯度功能材料耐磨性过共晶铝硅合金
离心加速场中金属凝固过程温度场分布数值分析被引量:9
2001年
采用有限差分法及 Math Cad软件首次模拟了二维柱坐标系下自硬砂型离心铸造凝固过程 ,并就转速、浇温、铸型预热温度、铸型类别等工艺参数对铸件温度场分布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模拟结果表明 ,由于采用自硬砂型和灰铁盖 ,铸件的上下表面首先凝固 ,然后逐渐向金属液中间推进 ;随转速、铸型蓄热系数的增加 ,铸型预热温度与浇注温度的降低 ,金属凝固加快 ;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型温对温度场的影响最大 ,转速其次 。
张新平于思荣何镇明
关键词:凝固梯度功能材料离心铸造金属温度场分布
Al-20Si合金梯度材料的组织与性能被引量:6
2003年
用离心技术制得了过共晶Al 2 0Si合金梯度材料 ,离心机转速 14 0 0r/min ,金属模具预热温度 4 5 0℃ ,浇注温度 80 0℃。研究表明 ,在离心力场中初晶Si向试样内侧移动。Al 2 0Si合金梯度材料最内层初晶硅含量最多、尺寸也最大 ,由内向外 ,初晶硅的体积分数及尺寸均逐渐减小 ,呈梯度变化。材料内层硬度较高、耐磨性较好 ,由内向外硬度逐渐减小、耐磨性变差 ,呈梯度变化。
于思荣庞宇平任露泉张新平何镇明
关键词:梯度功能材料AL-SI合金耐磨性
离心力场中外加颗粒分布模型被引量:6
2000年
采用连续性理论结合外加颗粒在离心力场中运动规律 ,基于柱坐标系建立了离心力场中外加颗粒分布的数学模型。采用该数学模型 ,以离心铸造法制备SiCp/Al基梯度功能材料为例 ,分析了颗粒沉积过程 ,研究了离心加速度G、颗粒初始体积分数、浇注温度、颗粒与合金密度差等对颗粒分布的影响。模拟结果与实验均表明 ,提高离心加速度G和浇注温度 ,降低颗粒初始体积分数 ,可使梯度分布变化加剧 ,外侧颗粒浓度增大 (颗粒密度大于合金密度时 ) ,而利用颗粒与合金的密度差异 ,可以获得颗粒富集于内、外侧的梯度材料。将实验数据与模拟值进行了比较 。
张新平于思荣何镇明
关键词:梯度功能材料
离心铸造梯度功能材料的研究现状被引量:21
2000年
虽然梯度功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很多 ,但效率较高、成本较低、操作较简单的方法是离心铸造法。本文对离心铸造法制备梯度功能材料的发展过程、研究现状及今后研究的方向进行了综合评述。作者认为尽管目前离心铸造梯度功能材料已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但仍属于技术探索和经验积累的起步阶段 ,在离心力场中强化相的梯度分布理论、强化相在金属液凝固过程中的行为等很多方面尚有待于进行深入的研究。
于思荣张新平何镇明
关键词:离心铸造梯度功能材料
全文增补中
离心法制备Al-16%SiFGM中初晶硅分布BP算法的预测
2002年
采用正交试验法及改进的 BP神经网络考察了型温、浇温及转速对离心法制备 Al- 16 % Si梯度功能材料中初晶硅分布厚度的影响 ,得到了本研究条件下影响初晶硅分布相对厚度程度大小的顺序为型温 >转速 >浇温。 BP神经网络预测结果与正交分析及实验结果一致 ,但神经网络更方便 ,且可预测由于条件限制而无法进行的实验。
张新平于思荣何镇明
关键词:离心法梯度功能材料改进BP算法
离心法制备梯度功能材料中内生颗粒分布的模糊预测
2002年
以转速、型温、浇温等工艺参数作为神经模糊预测系统的输入 ,内生初晶硅分布的相对厚度作为输出 ,采用模糊推理研究了离心法制备 Al- 16 % Si FGM中初晶硅分布的规律 ,并通过实验法进行了验证。预测结果与实际测定结果的对比是令人满意的。
于思荣张新平何镇明李蕊
关键词:离心法梯度功能材料
非晶、纳米晶电极材料表面的电弧行为规律被引量:1
2012年
系统研究了非晶、纳米晶电极材料表面电弧的基本规律。结果表明,大幅度细化显微组织能够改变电极材料表面电弧的基本行为。经过组织细化,电弧的萌生从点发射改变为面发射,电弧斑点尺寸依赖于电极材料第二相尺寸,电弧分布从集中分布变为弥散分布。
王亚平张程煜杨志懋张晖丁秉钧宋晓平
关键词:电极材料非晶纳米晶电弧场致发射阴极斑点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