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72354)

作品数:13 被引量:20H指数:2
相关作者:刘福生米蕊芳周益强金贵善张晋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首都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细胞
  • 8篇胶质
  • 8篇胶质瘤
  • 6篇神经胶质
  • 6篇神经胶质瘤
  • 4篇基因
  • 3篇脑胶质瘤
  • 2篇低氧
  • 2篇增殖
  • 2篇杀伤
  • 2篇杀伤作用
  • 2篇生长因子Β
  • 2篇转化生长因子
  • 2篇转化生长因子...
  • 2篇细胞低氧
  • 2篇细胞增殖
  • 2篇内皮
  • 2篇化生
  • 2篇胶质瘤细胞
  • 2篇干细胞

机构

  • 9篇首都医科大学...
  • 7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泸州医学院附...
  • 1篇潍坊医学院
  • 1篇山东大学
  • 1篇日照市人民医...
  • 1篇北京市神经外...

作者

  • 12篇刘福生
  • 10篇米蕊芳
  • 8篇周益强
  • 8篇金贵善
  • 5篇张晋
  • 5篇张俊文
  • 4篇董程远
  • 3篇张国滨
  • 3篇程森
  • 2篇聂秀涛
  • 2篇黄秉仁
  • 2篇陈虹
  • 1篇宗绪毅
  • 1篇张亚卓
  • 1篇潘春晓
  • 1篇李储忠
  • 1篇朱树干
  • 1篇房绍伟
  • 1篇杨霞
  • 1篇王飞

传媒

  • 8篇中华神经外科...
  • 3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Scienc...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支链氨基酸氨基转移酶1在恶性胶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 探讨不同级别神经胶质瘤中支链氨基酸氨基转移酶1(BCAT1)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肿瘤增殖的关系.方法 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2012至2013年手术切除的54例神经胶质瘤标本,免疫组化检测54例神经胶质瘤中BCAT1和Ki-67的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BCAT1基因的表达程度.结果 (1)BCAT1表达水平随着病理分级的增高而增多(P<0.05);(2)其表达程度与Ki-67表达呈正相关(r=0.825,P<0.01);(3)随着胶质瘤恶性程度的增高,BCAT1 mRNA的表达增高,WHO Ⅰ级(0.5587±0.2038)和Ⅱ级(1.3499±0.3964)之间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WHOⅡ级和Ⅲ级之间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WHOⅢ级(2.0004±0.4025)和Ⅳ级(3.0656±0.4955)之间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BCAT1与神经胶质瘤恶性程度呈正相关,恶性程度越高其BCAT1表达水平越高.
张国滨张晋徐恒周周益强程森刘福生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细胞增殖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及其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探讨脑胶质瘤中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PDGF-B)表达水平及其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程度与肿瘤增殖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检测54例脑胶质瘤中PDGF-B、磷酸化Smad2(P-Smad2)和Ki-67的表达水平;运用焦磷酸测序检测上述54例脑胶质瘤中PDGF-B启动子区甲基化程度。结果(1)PDGF-B表达水平随着病理分级的增高而增多(P〈0.05);(2)PDGF-B表达分别与Ki-67、P-Smad2表达呈正相关(r=0.839,P〈0.001)(r=0.802,P〈0.001),与PDGF-B甲基化水平呈负相关(r=-0.817,P〈0.001);(3)在低级别和高级别胶质瘤中,PDGF-B甲基化水平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PDGF-B甲基化水平越低,其蛋白表达越高,则胶质瘤恶性程度及增殖活性越高。
周益强金贵善米蕊芳董程远张晋刘福生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基因甲基化焦磷酸测序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
荧光探针及流式分选法追踪胰腺癌细胞增殖的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应用羟基荧光素二醋酸盐琥珀酰亚胺脂(5,6-carboxyfluorescein diacetate,succinimidyl ester,CFSE)荧光探针及流式分选的方法追踪胰腺癌细胞增殖情况。方法应用低血清培养法(0.5%)对细胞进行细胞周期同步化;利用CFSE染色追踪胰腺癌全基因组突变文库细胞增殖;并于一定的时间点,应用流式分选法分选增殖速度减慢细胞群;通过CCK-8法检测分选前后的细胞增殖曲线。结果 CFSE探针可均匀染色胰腺癌细胞,呈现较强的绿色荧光;在CFSE荧光探针染色后的不同时间点(0、48、96及144h),胰腺癌细胞荧光强度呈现逐级衰减趋势;应用细胞饥饿法对细胞进行同步化后,细胞呈现更好的同步化衰减趋势;在一定的荧光衰减时间点(144h),通过流式分选从细胞突变文库中获得了胰腺癌增殖减慢细胞群;CCK-8实验显示,相对于分选前的细胞,分选出的荧光强度强的胰腺癌细胞群增殖速度明显减慢(P=0.006)。结论 CFSE荧光探针可很好追踪胰腺癌细胞增殖,结合流式分选法可获得肿瘤突变文库中的增殖减慢细胞群。
米蕊芳潘春晓张俊文刘福生金贵善
关键词:胰腺癌荧光探针
VP22-CD基因工程化载体对胶质瘤细胞体外杀伤作用的研究
2016年
目的构建CD以及VP22-CD基因工程化载体,并探讨其在体外对胶质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得到CD以及VP22基因片段;利用In—fusion基因克隆方法将得到的基因片段插入到pEGFP—N1载体中,构建CD以及VP22-CD基因工程化载体;利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将构建的基因工程化载体转染到胶质瘤细胞c6及U87细胞中,并通过体外光镜及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率;利用MTT比色法评价加入前药5-氟胞嘧啶后对转染后胶质瘤细胞的杀伤率。结果(1)将CD基因或VP22-CD融合基因插入到pEGFP—CD载体中,构建得到pEGFP—CD以及pEGFP—VP22-CD载体。(2)pEGFP—CD及pEGFP—VP22-CD载体可转染入c6或U87胶质瘤细胞,转染率分别为2.5%和3.7%以及2.0%和4.1%。(3)在c6或U87细胞中转染pEGFP—CD或pEGFP-VP22.CD载体并加入前药5.氟胞嘧啶后,细胞的存活率分别为(30.36±0.63)%和(11.75±1.01)%以及(28.78±3.62)%和(18.26±2.27)%,与转染pEGFP—N1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在C6或U87细胞中加入前药5-氟胞嘧啶后,转染pEGFP—VP22-CD组与转染pEGFP—CD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D/5-FC系统在体外对恶性胶质瘤细胞具有显著的杀伤作用和旁观者效应;并且穿梭蛋白VP22可进一步促进系统对细胞的杀伤作用。
米蕊芳金贵善张俊文周益强徐恒周程森刘福生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CD/5-FC系统旁观者效应
shRNA干扰技术在脑胶质瘤细胞TGFβ2/Smads通路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利用shRNA干扰技术抑制恶性脑胶质瘤细胞TGFβ2/Smads通路中Smad2/3基因的表达,探讨其在恶性胶质瘤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将表达Smad2/3shRNA干扰序列的特异性质粒及阴性对照质粒用脂质体转染法,分别转入到恶性脑胶质瘤细胞U251中。应用Real—TimePCR和Westernblot法分别检测细胞中Smad2/3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转染后的细胞经TGFl32(+/-)处理,采用CCK-8法评价两组的增殖率。结果(1)两种特异性质粒能够分别下调细胞中Smad2/3基因的表达(P=0.01);(2)Smad2/3的表达量在Smad3/2表达下调组中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8,P=0.008);(3)Smad2/3表达下调组的细胞增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4)Smad3表达下调的细胞,在TGFl32(+/-)处理的两组中增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8)。结论在恶性胶质瘤细胞U251中,Smad2/3基因表达的下调能促进细胞的增殖,而TGFl32介导的细胞增殖依赖于TGFl32/Smad3通路;同时Smad2/3基因的表达下调增强了Smad3/2基因的表达。
董程远米蕊芳金贵善周益强聂秀涛张国滨张晋刘福生
关键词:RNA干扰神经胶质瘤转化生长因子Β2
内皮抑素和血管生成抑素融合基因修饰的单纯疱疹病毒对胶质瘤干细胞杀伤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探讨内皮抑素和血管生成抑素(Endo-Angio)融合基因修饰的单纯疱疹病毒(VAE)对胶质瘤干细胞(GSCs)荷瘤裸鼠胶质瘤的溶瘤作用.方法 采用人脑胶质瘤标本经原代培养获得稳定传代的GSCs,构建裸小鼠脑内原位GSCs移植瘤模型,瘤内注射VAE治疗,通过MRI观察VAE对GSCs荷瘤裸鼠肿瘤体积的影响,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Endo-Angio融合蛋白的表达,免疫组化CD31染色检测其对微血管密度(MVD)的影响;观察病毒处理后荷瘤裸小鼠的生存情况.结果 (1)从36例胶质母细胞瘤标本中培养出6例稳定传代的GSCs,能够表达CD133,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能力.(2)VAE感染GSCs荷瘤裸鼠10d后,有Endo-Angio融合基因和蛋白的表达,该融合蛋白使MVD明显降低(p<0.05).(3)MRI检查发现VAE感染GSCs荷瘤裸鼠后,颅内肿瘤体积明显减小.(4)GSCs荷瘤裸鼠感染VAE后生存时间明显延长(P<0.05).结论 VAE能感染GSCs荷瘤裸鼠并表达Endo-Angio融合蛋白,杀伤GSCs的同时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为脑胶质瘤病毒-基因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张国滨金贵善聂秀涛米蕊芳周益强董程远张晋刘福生
关键词:干细胞内皮抑素溶瘤病毒
神经胶质瘤干细胞向内皮细胞分化的差异基因表达谱的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 检测并分析胶质瘤干细胞(GSCs)低氧诱导分化为内皮细胞过程的差异基因表达谱的关键通路和基因,为恶性胶质瘤的治疗寻找新的靶基因.方法 从U87胶质瘤细胞株中提取GSCs细胞并进行免疫荧光鉴定;将GSCs在水凝胶上低氧诱导分化,并对分化后的内皮细胞进行免疫荧光鉴定;收集并提取细胞总RNA,用基因芯片检测分化前、后的细胞差异表达基因,进而分析差异基因的显著靶向性功能和差异基因参与的信号转导通路,从而筛选出关键调控信号通路和基因.结果 提取的GSCs表达CD133、Nestin、SOX2等干细胞标志物;低氧诱导5d后细胞表达CD31、CD34两种内皮细胞标志物;差异基因表达谱存在481个上调基因及245个下调基因(差异倍数>2),筛选出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通路、脂肪酸合酶(FASN)、脯氨酰-4-羟化酶亚基α1(P4HA1)等多个有意义的通路和基因(均P <0.01).结论 U87细胞中提取的GSCs可经体外低氧诱导分化为内皮细胞,TGF-β信号通路、FASN及P4HA1可能成为胶质母细胞瘤具有前景的治疗靶点.
张晋金贵善米蕊芳周益强房绍伟朱树干刘福生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干细胞研究内皮细胞细胞低氧基因芯片
人胶质瘤自杀基因细胞系的建立及其在胶质瘤治疗研究中的应用
2016年
目的构建CD基因工程化人脑胶质瘤细胞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胶质瘤治疗研究。方法通过In-fusion基因克隆的方法,构建携带CD基因慢病毒载体;通过293T细胞体外包装获得慢病毒,并测定病毒效价;通过慢病毒体外感染细胞获得CD基因工程化人脑胶质瘤细胞;通过流式分选获得基因稳定表达细胞;通过CCK-8评价加入5-FC前药和(或)HSV-1后细胞存活率。结果成功构建p LVX-CD-IRES-Zs Green1慢病毒载体并体外包装获得相应慢病毒;慢病毒感染人脑胶质瘤U87细胞后获得携带CD基因的阳性细胞,并通过体外培养30天后流式分选获得稳定阳性细胞;加入前药5-FC和(或)HSV-1后对携带CD基因的U87细胞杀伤作用明显(P<0.01),其中5-FC联合HSV-1对胶质瘤细胞作用更加高效(P<0.01)。结论成功获得携带CD基因的人脑胶质瘤细胞;前药5-FC联合HSV-1对胶质瘤细胞具有更加高效的杀伤疗效。
米蕊芳金贵善张俊文周益强徐恒周程森刘福生
关键词:胶质瘤CD基因HSV-1U87细胞
TGF-βRI与Fascin1的相互作用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TGF-βRI和Fascin1的相互作用。方法用免疫荧光证实TGF-βRI和Fascin1的共定位。用GST pull-down和Co-IP的方法验证TGF-βRI和Fascin1的相互作用及其相互作用的位点。结果 TGF-βRI和Fascin1能共定位。Fascin1与TGF-βRI相互作用,相互作用位点是Fascin1的氨基端和TGF-βRI的膜内区。结论 TGF-βRI与Fascin1存在相互作用,相互作用位点是Fascin1的氨基端和TGF-βRI膜内区。
张俊文杜延顺米蕊芳陈虹刘福生黄秉仁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1
Ran binding protein 9(RanBPM) binds IFN-λR1 in the IFN-λsignaling pathway被引量:1
2017年
Like the type I interferons(IFNs),the recently discovered cytokine IFN-λ displays antiviral,antiproliferative,and proapoptotic activities,mediated by a heterodimeric IFN-λ receptor complex composed of a unique IFN-λR1 chain and the IL-10R2 chain.However,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the IFN-λ-regulated pathway remains unclear.In this study,we newly identified RAN-binding protein M(RanBPM) as a binding partner of IFN-λR1.The interaction between RanBPM and IFN-λRl was identified with a 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pull-down assay and coimmunoprecipitation experiments.IFN-λ1 stimulates this interaction and affects the cellular distribution of RanBPM.However,the interaction between RanBPM and IFN-λR1 does not correlate with their conserved TRAF6-binding sites.Furthermore,we also found that RanBPM is a scaffolding protein with a modulatory function that regulates the activities of IFN-stimulated response elements.Therefore,RanBPM plays a novel role in the IFN-λ-regulated signaling pathway.
Junwen ZhangXiaojieCongJiajie ZhaoqiaoXia YangMeng LiHong ChenRuifang MiGuishan JinFusheng LiuBing-Ren Huang
关键词:RAN异源二聚体免疫共沉淀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