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309003)

作品数:40 被引量:668H指数:17
相关作者:郭相平张展羽郝树荣殷国玺王为木更多>>
相关机构:河海大学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北京市朝阳区水务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金黑龙江省博士后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农业科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水利工程
  • 2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8篇水分
  • 17篇水分胁迫
  • 17篇胁迫
  • 13篇复水
  • 11篇水稻
  • 7篇玉米
  • 5篇叶绿
  • 5篇生理特性
  • 5篇控制排水
  • 4篇叶绿素
  • 4篇作物
  • 4篇污染
  • 4篇面源
  • 4篇面源污染
  • 4篇灌溉
  • 3篇水稻生理
  • 3篇径流
  • 3篇光合速率
  • 3篇拔节
  • 2篇多目标

机构

  • 39篇河海大学
  • 3篇中国灌溉排水...
  • 2篇北京市朝阳区...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广东省水利水...
  • 1篇江西省水利科...
  • 1篇南京水利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新...
  • 1篇北京市水利规...
  • 1篇江苏省农村水...

作者

  • 29篇郭相平
  • 19篇张展羽
  • 12篇郝树荣
  • 10篇殷国玺
  • 8篇王为木
  • 7篇张国华
  • 7篇刘展鹏
  • 7篇王青梅
  • 6篇袁静
  • 6篇王琴
  • 5篇邵光成
  • 5篇张烈君
  • 4篇郭枫
  • 3篇陈治平
  • 3篇左长清
  • 2篇蒋新会
  • 2篇徐斌
  • 2篇皮晓宇
  • 2篇王斌
  • 2篇章二子

传媒

  • 7篇河海大学学报...
  • 3篇农业机械学报
  • 3篇水利水电科技...
  • 3篇干旱地区农业...
  • 3篇灌溉排水学报
  • 2篇水利经济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水利学报
  • 2篇数学的实践与...
  • 2篇水科学进展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中国农村水利...
  • 1篇玉米科学
  • 1篇人民长江
  • 1篇水资源保护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节水灌溉
  • 1篇水利科技与经...
  • 1篇Acta M...

年份

  • 2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8篇2008
  • 8篇2007
  • 10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旱后复水对玉米后继新生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7
2006年
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程度和历时的水分胁迫对玉米叶片光合指标和叶绿素浓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胁迫期间新生的叶片,在复水后短期内,其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在复水后一段时间内仍然低于对照,且随着胁迫历时和胁迫程度的增加而加强,叶片蒸腾效率亦降低.5 d和10 d轻度胁迫结束后新生叶片,复水后其光合速率高于对照而蒸腾速率略低于对照,叶片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0 d重度胁迫处理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均低于对照,但叶片水分利用效率高于对照.直接遭受水分胁迫的叶片,叶绿素质量浓度降低,胁迫程度越重,胁迫历时越长,叶绿素含量下降幅度越大;复水后,后继新生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均高于对照,且10 d胁迫处理显著高于对照和5 d胁迫处理.上述结果表明,遭受水分胁迫的叶片,其生理性状主要表现为抑制效应,而胁迫后新生叶片则表现为补偿效应.因此早期的水分胁迫对后期补偿生长较为有利.
郭相平王琴刘展鹏王青梅
关键词:玉米水分胁迫叶绿素
作物水分胁迫补偿效应研究进展被引量:45
2005年
根据国内外水分胁迫补偿效应的研究成果和笔者近年来的试验资料,对水分胁迫补偿效应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分析结果表明,水分胁迫期间或旱后复水,作物在生长发育、干物质累积以及根系活力、叶绿素浓度、叶片光合作用等方面均可出现补偿效应;补偿程度与水分胁迫程度、胁迫时期和胁迫持续时间有关;营养生长阶段或生殖生长阶段的初期,水分胁迫往往具有较好的补偿效应.论述了光合作用、补偿生长之间的关系,对补偿效应产生的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在补偿效应的产生条件、变化规律、生理生态机制以及在田间尺度上的效应等方面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郭相平张烈君王琴郝树荣王为木
关键词:复水水分胁迫
绿洲-荒漠交错带潜水-土壤-植被-大气连续体水热传输模型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该文以干旱区绿洲-荒漠交错带为研究对象,以质量守恒原理与能量平衡原理为基础,建立了潜水-土壤-植被-大气系统中水分与热量传输模式,并提出了求解潜水-土壤-植被-大气系统的数值模拟分解-协调新方法,用天山北麓三工河流域绿洲-荒漠交错带的实测资料验证了水热传输模型的可靠性.结果表明,植被冠层蒸腾量模拟值与实测值比较接近,其最大误差为11.3%,土壤含水率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最大误差仅为5.9%,土壤温度模拟值与实测值的最大误差为8.3%,用该模型模拟绿洲-荒漠交错带潜水-土壤-植被-大气连续体水热动态传输过程、植被蒸腾量、地表蒸发量和植被的根系吸水率具有较高的精度.
张展羽苏里坦张国华
几种模拟逐日降水的分布函数比较分析被引量:14
2011年
在模拟逐日降水方面,将马尔科夫链和某种分布函数相结合建立随机模型的方法在国外很多地区被证明是有效的,但该方法在我国的适用性研究并不多见.本文应用哈尔滨48年的实测降水资料,基于一阶马尔科夫两状态转移概率,分别采用皮尔逊Ⅲ型分布、伽玛分布和偏正态分布函数模拟了哈尔滨的1000年逐日降水过程.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伽玛分布更适合模拟哈尔滨的逐日降水过程,基于伽玛分布函数模拟的月份降水量和降水天数与实测降水数据符合较好.
王斌付强王敏雷呈瑞
关键词:降水模拟伽玛分布
农田地表控制排水对排水中磷质量浓度的影响被引量:10
2006年
为对比研究农田地表控制和非控制排水条件下,不同时段暴雨产生地表径流中磷质量浓度和总排水量的变化规律,进行平均降雨强度为0.49 mm/min、历时126 min的降雨排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非控制排水各时段平均磷排出质量浓度为8.48 mg/L,控制排水平均磷排出质量浓度为4.4 mg/L;控制排水量比非控制排水量减少了13.5%;非控制排水磷排出量为271.6 mg/m2,控制排水磷排出量为136.5 mg/m2。控制排水总排水量的减少和排水中磷质量浓度的降低,使得控制排水磷排出量仅为非控制排水的50.3%。农田地表控制排水显著减少了磷的排出量。
殷国玺张展羽邵光成
关键词:排水量面源污染
蓄水控灌模式下水稻耗水量及灌排定额初探被引量:6
2009年
提出了水稻“蓄水控灌”的概念。以杂交水稻“K优818”为试验材料,采用小区试验,研究了蓄水控灌模式下水稻耗水量、灌排定额、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蓄水控灌模式下耗水量较淹水灌溉减少5%~14%;灌溉和排水分别减少21%~37%和25%~54%。籽粒产量略有增或降低,而灌溉水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表明水稻蓄水控灌是一种节水、高效、环保的灌溉模式,适于多雨地区应用。
郭相平蒋新会袁静
关键词:水稻耗水量水分生产效率
Hillslope soil erosion and runoff model for natural rainfall events被引量:3
2008年
由使用动量定理和水平衡原则,斜坡流量的基本方程被导出,由雨点骚动玷污侵蚀,流量被讨论,一个模型为 decribing 山斜坡土壤侵蚀过程被建立。模型的数字解决方案被采用 Preissmann 格式并且考虑普通决定答案的条件,不仅不仅流量和土壤侵蚀而且他们的进程能从被描述获得。模型被江西省的土壤保存生态的科技示范派克的十组观察数据验证。比较证明在模拟和试验性的数据之间的最大的相对错误为全部的流量是大约10.98%并且15%为全部的侵蚀,5.2%为流量处理,6.1%为侵蚀处理,显示模型概念上现实主义、可靠并且在土壤侵蚀过程上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一条可行途径。
Zhanyu ZhangGuohua ZhangChangqing ZuoXiaoyu Pi
关键词:径流
坡地自然降雨入渗产流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4
2007年
从动量定理和水量平衡原理出发,推导出自然降雨条件(即同时考虑变雨强、降雨动量和风影响下的坡地径流过程)下的坡地径流基本方程。在考虑一般问题定解条件的基础上,采用Preissmann隐式格式对模型进行数值求解。利用在江西省水土保持生态科技园内的10组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其计算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不超过±11%;说明模型的计算结果是可靠的,提出的自然降雨条件下坡地径流模型是可行的。
张国华张展羽左长清皮晓宇
关键词:自然降雨径流模型数值模拟
水稻分蘖期水分胁迫及复水对根系生长的影响被引量:54
2007年
以水稻为试验材料,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水分胁迫及复水对根系形态、活力和干物质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减少根系干物质累积,根冠比、根系活力降低,单株根系条数下降,但平均根长大大增加;复水后根重、根系条数增加,根长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生长延伸,且根系活力大大增加、超过对照水平。表明分蘖期胁迫后复水对水稻根系形态和吸收功能均具有超越补偿效应。
郝树荣郭相平王为木张烈君王琴王青梅刘展鹏
关键词:水分胁迫复水水稻分蘖期根系
水稻拔节孕穗期旱涝急转对其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6
2008年
采用测筒试验研究了水稻拔节孕穗期旱涝急转前后的光合特性和生理活性。结果表明,旱涝急转后各淹涝处理叶片的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Cs)均得以恢复;随淹涝历时的延长,轻度淹涝叶片的Pn、Tr和Cs呈上升趋势,逐渐高于对照;而重度淹涝在淹涝后期出现下降趋势,逐渐低于对照。旱后轻涝、旱后重涝处理的叶绿素(Chl)和类胡萝卜素(CAR)含量均出现降低趋势。旱涝急转后短期内(4 d)轻涝处理、重涝处理的丙二醛(MDA)浓度相对有所下降,且下降幅度与淹水深度呈正相关;而长历时淹涝(7 d)后重度淹涝的MDA浓度增加并高于对照。旱涝急转后轻涝处理有利于根系活力(TTC还原强度)的提高,表现出补偿和超补偿效应;重涝处理短期内(4 d)也有利于根系活力的恢复,但淹涝后期(7 d)根系活力低于对照,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袁静蒋新会黄锦珠章二子
关键词:水稻拔节孕穗期旱涝急转生理特性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