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G1999043804)

作品数:13 被引量:324H指数:11
相关作者:吴德星江文胜鲍献文林霄沛魏皓更多>>
相关机构:青岛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悬浮物
  • 3篇数值模拟
  • 3篇值模拟
  • 2篇盐度
  • 2篇输运
  • 2篇年际
  • 2篇年际变化
  • 2篇海洋调查
  • 1篇东海黑潮
  • 1篇动力环境
  • 1篇动力模型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月平均
  • 1篇水交换
  • 1篇水质
  • 1篇水质模型
  • 1篇湍流
  • 1篇浊度
  • 1篇温度场

机构

  • 9篇青岛海洋大学
  • 5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国家海洋信息...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作者

  • 7篇吴德星
  • 5篇江文胜
  • 4篇鲍献文
  • 4篇林霄沛
  • 3篇魏皓
  • 3篇苏健
  • 2篇田恬
  • 2篇孙文心
  • 2篇李强
  • 2篇赵亮
  • 1篇蒋松年
  • 1篇娄安刚
  • 1篇张越美
  • 1篇高会旺
  • 1篇姜华
  • 1篇万修全
  • 1篇牟林
  • 1篇王学昌
  • 1篇周锋
  • 1篇山峰

传媒

  • 8篇青岛海洋大学...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海洋科学
  • 1篇海洋学报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年份

  • 1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6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渤海动力环境研究应关注的新问题被引量:11
2004年
回顾了近几年关于渤海动力环境的研究现状 ,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指出渤海盐度长期变化、年际尺度上变化的成因、过程 ;与此关联的渤海环流乃至黄海环流的变异及其过程 ;黄河入海的水、沙变化所引起发的渤海沉积物源汇的再调整等应是未来渤海动力环境研究中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
吴德星林霄沛鲍献文
关键词:动力环境盐度年际变化
渤海水交换的数值研究-水质模型对半交换时间的模拟被引量:94
2002年
介绍了几种关于水交换的概念和模型。认为以水质模型模拟半交换时间研究海域的水交换能力更全面、客观。对渤海水交换的研究表明 ,由于渤海环流结构及季节变化 ,使得渤海 3个海湾及渤海中部交换能力相差很大 ,莱州湾交换能力最强 ,辽东湾特别是其西部海域交换能力最弱。交换时间与物质初始浓度无关 ,与投放时刻、外源强迫密切相关。在治理渤海环境时 ,应分区进行 。
魏皓田恬周锋赵亮
关键词:水质模型
渤海湾三维变动边界潮流数值模拟被引量:49
2002年
基于河口、陆架和海洋模式 (ECOM模型 ) ,引入干湿网格法模拟潮滩涨落的改进 ,建立了渤海湾三维变动边界潮流模型。该模型网格采用为 4 80 m× 6 2 0 m,垂向 4层 ,充分考虑渤海湾潮滩广阔的特点。计算结果与实测值比较符合良好 ,较好地刻画出渤海湾 M2 分潮潮流场的时空分布特点。
张越美孙英兰
关键词:数值模拟
渤海中南部悬浮物海洋调查资料分析被引量:24
2001年
对于悬浮物 (SPM)的研究目前已引起诸多学者关注。作者利用 1998和 1999年的中德合作海洋调查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主要进行三个方面的工作 :研究悬浮物与透明度的关系 ;研究悬浮物与浊度的关系 ;估计海底剪切速度。
苏健江文胜孙文心
关键词:悬浮物浊度
渤海垂直湍流混合强度季节变化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1
2001年
渤海为极浅陆架海 ,其中湍流耗散作用显著。将三维斜压陆架海模式 HAMSOM应用于渤海 ,以渤海周边台站每天 4次的常规气象资料作为风和热驱动 ,渤海海峡开边界以 5个主要分潮调和常数计算水位强迫 ,计算了渤海 1982年水文要素和流场变化 ,并用模式以湍的局地平衡理论封闭计算出垂直湍流粘性的时空分布。结果表明 :渤海湍流混合冬强夏弱 ,变化幅度较大 ( 10~ 2 0 0 cm2 / s) ,这是风搅拌和潮混合的湍流输入在密度层化调整下的结果 ;风的作用在冬季强于潮的作用 ,而底层则由潮混合控制呈现半月周期 ;渤海湍粘性系数的空间分布十分复杂 ,这是在渤海地形和岸形轮廓限制下 。
赵亮魏皓
渤海悬浮物输运的动力模型和数值研究
建立了一个渤海三维悬浮物输运的模式,该模式考虑了潮流、风海流以及风浪的驱动,引入了悬浮颗粒物的沉降、再悬浮等机制,数值模式采用了PIC法。用模式进行了6个月的模拟,计算了黄河连续排放下,黄河的泥沙在渤海中的时空分布,及大...
江文胜孙文心苏健
关键词:悬浮物输运
文献传递
渤海海峡断面温度结构及流量的季节变化被引量:33
2002年
作者采用 POM模式 ,利用从卫星遥感资料反演的风和海表温度 (SST)数据并考虑 M2分潮作用 ,对渤海海域的温度、流场的三维结构进行数值计算。根据数值模式的计算结果 ,重点分析渤海海峡温度结构和水交换的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风应力和 SST的季节性变化导致渤海海峡的水交换流型、温度结构和流量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林霄沛吴德星鲍献文江文胜
关键词:温度结构海表温度
1990~1999渤海SSTa年际变化的特征被引量:21
2005年
基于 1990~ 1999年逐周的 (18× 18)km分辨率的海表温度 (SST)资料 ,将其与历史资料 (195 9~ 1982 )对比 ,发现近 10年渤海SST较历史SST要高 ,但整体结构特征变化不大。进一步采用EOF方法对渤海SST异常 (SSTa)进行分析 ,得到 3个主要的模态。第一模态对总方差的贡献为 82 .4% ,表现为整个海区SSTa同步升温或降温的特征 ,结合渤海沿岸 2个测站的气温资料的分析 ,认为渤海SSTa第一模态的变化与渤海气温异常变化相互依存 ,另外 ,北黄海SSTa的变化可能是造成渤海SSTa第一模态在海峡口附近变化幅度大的主要因素。第二模态对总方差的贡献为 9.4% ,在空间上其对整个海区SSTa起东升温(东降温 )则西降温 (东升温 )作用 ,可能是ENSO现象影响渤海海温变化最直接的表现。第三模态对总方差的贡献为 5 .0 % ,在空间上其对SSTa起北升温 (北降温 )则南降温 (南升温 )的作用 ,认为其可能与山东陆域气温和黄海流域气温变化有关。
吴德星李强林霄沛鲍献文
关键词:SST异常ENSO
渤海夏季底层环流的观测与模拟被引量:26
2002年
通过分析用人工水母在渤海夏季进行的首次底层环流的 L agrange观测 ,发现在渤海底层 Lagrange余流只有几 cm/s,在海峡处基本是北进南出的情况 ,在辽东湾有 1个逆时针的环流 ,在渤海湾有 1个顺时针的环流。但是进一步分析发现 ,底层人工水母的运移 (代表了物质输运 )并不完全反映环流的方向 ,在有些站位甚至出现相反的趋势。通过数值模拟知道瞬时的扩散及沉降等过程是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 ,而根源在于环流场的不均匀性。
江文胜吴德星高会旺
关键词:夏季数值模拟
渤海多年月平均温盐场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形成机制的初步分析被引量:31
2003年
根据 1 970~ 1 996年渤海观测资料的各月平均值 ,绘制大面、38.5°N断面分布图与典型海域的季节变化图 ,进而概述渤海的温盐场特征 ,并探讨其成因 ,更好地为研究渤海环境变异提供高分辨率的平均场。研究表明 ,渤海温盐度对气候因子、径流量变化等因素响应很快 ,大约滞后 1个月左右 ,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外强迫、岸形和地形所共同诱导的海水平均环流 ,是形成其水平分布和季节变化的决定因素之一。
刘哲魏皓蒋松年
关键词:垂向分布温度场径流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