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I03B12)

作品数:16 被引量:39H指数:4
相关作者:李晋涛吴玉章王增军阎萍何畏更多>>
相关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江苏省人民医院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卫生厅开放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抗原
  • 3篇蛋白
  • 3篇原核表达
  • 3篇特异
  • 3篇特异性
  • 3篇克隆
  • 2篇蛋白酶抑制
  • 2篇蛋白酶抑制剂
  • 2篇抑制剂
  • 2篇制剂
  • 2篇人精子
  • 2篇人类染色体
  • 2篇受体
  • 2篇特异性抗原
  • 2篇前列腺
  • 2篇前列腺特异
  • 2篇前列腺特异性
  • 2篇前列腺特异性...
  • 2篇染色
  • 2篇染色体

机构

  • 11篇第三军医大学
  • 5篇江苏省人民医...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11篇李晋涛
  • 5篇王增军
  • 5篇吴玉章
  • 3篇张记
  • 3篇申子刚
  • 3篇王鹏
  • 3篇张炜
  • 3篇牛晓兵
  • 3篇杨霞
  • 3篇梁志清
  • 3篇何海洋
  • 3篇陈正琼
  • 3篇何畏
  • 3篇贾跃军
  • 3篇阎萍
  • 2篇唐艳
  • 2篇尹怡
  • 2篇眭元庚
  • 2篇吴宏飞
  • 2篇苏仕峰

传媒

  • 3篇中华实验外科...
  • 3篇免疫学杂志
  • 2篇中华男科学杂...
  • 2篇生物学杂志
  • 2篇生命的化学
  • 1篇生命科学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年份

  • 2篇2012
  • 6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同源交叉反应发生的分子机制被引量:3
2009年
具有一定同源性的蛋白之间可能存在交叉反应而使过敏现象的发生变得更为复杂。与一般的过敏反应类似,交叉反应主要通过B细胞、T细胞、肥大细胞3种途径诱导产生。而不同途径介导产生的交叉反应表现出同一抗原不同的结构特征。通过比较交叉反应在B细胞、T细胞、肥大细胞3种水平产生的不同分子机制,阐明了交叉反应发生的分子基础,为临床抗过敏疾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巩沅鑫李晋涛
关键词:免疫识别B细胞T细胞肥大细胞
人精子表面Eppin蛋白分子网络的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Eppin(SPINLW1;基因号:57119)基因是定位于人类染色体20q12-13.2的单拷贝基因[1-2],属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家族中的成员,用125I标记的重组Eppin对新鲜的、有活动力的"上游"精子饱和性结合分析表明,精子表面可能存在Eppin的结合受体[3].
王增军王鹏贾跃军牛晓兵许斌
关键词:人精子N蛋白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人类染色体结合受体
EV71疫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0年
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HFMD)已经严重威胁婴幼儿的健康,但目前仍无特效抗病毒药物问世。许多科技工作者正在研发各种类型的EV71疫苗,包括灭活疫苗、类病毒颗粒疫苗、合成肽疫苗、DNA疫苗及转基因口服疫苗。本文就EV71疫苗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并对各自优劣和发展前景进行讨论。
李明尹怡李晋涛
关键词:手足口病EV71疫苗
B细胞表位定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9年
B细胞抗原表位的研究对免疫原性多肽和新型疫苗分子的设计都起着指导作用,同时也有利于诊断试剂的开发以及临床疾病的诊断。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实验确定和理论预测B细胞蛋白质抗原表位的常用方法,以及B细胞抗原表位分析的研究方法。
王洪林陈明亮刘文毅杨帆胡晓丰杨斌李晋涛
过继细胞治疗在癌症临床治疗中的进展被引量:1
2012年
目前有很多应用于癌症的靶向药物,这些药物对于大多数癌症患者来说,只能起到短期的缓解作用,长期疗效十分有限,还会产生很多毒副作用。然而,过继细胞治疗(adoptive celltherapy,ACT)在经过短期的治疗后,能够产生长期的疗效。这一点已经在恶性黑素瘤的治疗中得到了证实。目前,基于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rnout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的ACT疗效最为显著,TIL是由肿瘤组织中分离出的T细胞在体外进行激活扩增得到的。,但是在很多癌症中并不能分离得到TIL,因此,通过基因修饰来使外周血T细胞获得TAA特异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过继细胞治疗在癌症临床治疗中的进展综述如下。
薛毅李晋涛
关键词:癌症
FSHR胞外区基因片段的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构建人卵泡刺激素受体(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 receptor,FSHR)胞外区的原核表达载体,并用纯化的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制备抗血清。方法采用RT-PCR克隆人FSHR胞外区,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并通过IPTG诱导目的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所获得的包涵体蛋白通过Ni-NAT离子交换柱层析纯化重组蛋白,并用SDS-PAGE和蛋白印迹法鉴定。结果PCR扩增出1 047 bp目的基因片段,测序证实克隆的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的FSHR序列相符。工程菌pET32 a(+)/FSHR胞外区经IPTG诱导表达后,SDS-PAGE显示有新生的蛋白表达条带,Mr约为58 000,与预期的一致。其表达形式为不溶性包涵体,此包涵体蛋白通过Ni-NAT离子交换柱层析纯化,纯化的蛋白质经SDS-PAGE分析可见单一条带。该蛋白免疫小鼠制备抗血清,抗体效价为1∶12 800,Western blot检测证实该抗体能与目的蛋白发生特异性结合。结论获得了人FSHR胞外区融合蛋白及特异性多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究FSHR蛋白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阎萍申子刚何畏陈正琼何海洋张记杨霞唐艳吴玉章梁志清李晋涛
关键词:RT-PCR原核表达包涵体蛋白
人精子膜表面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研究人类精子膜表面是否存在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VDAC),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方法:设计VDAC的特异性引物,从睾丸cDNA文库中用PCR技术扩增该通道的基因产物,用分子克隆技术体外表达重组VDAC的蛋白质。从精子表面用1%TritonX-100提取及氯仿/甲醇分离疏水性的膜表面蛋白,用免疫印迹法检测精子表面是否存在天然VDAC蛋白质。结果:人类睾丸cDNA文库含有VDAC的基因表达,人类精子膜表面发现靠N端α螺旋连接在精子膜上的VDAC蛋白质。结论:人类精子膜表面镶嵌VDAC蛋白质,该通道是以α螺旋连接在精子膜上,调控精子膜内外离子的转运和信号的转导,对精子的运动和功能至关重要。
王增军张炜吴宏飞眭元庚
关键词:精子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基因表达
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_(32-44))肽疫苗对雄性小鼠生殖器官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FSHR32-44肽疫苗对雄性小鼠的生殖器官及机能影响。方法 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FSHR32-44(20μg)组、FSHR32-44(80μg)组、FSHR140蛋白组及PBS组(对照组),用竞争性RIA法检测血睾酮水平、HE染色观察睾丸及附睾组织病理改变、硝酸镧示踪法观察血睾屏障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FSHR32-44(20μg)组、FSHR32-44(80μg)组、FSHR140蛋白组及PBS组(对照组)的血睾酮水平分别为(2.65±0.34)%、(2.63±0.25)%、(2.4±0.56)%及(2.7±0.28)%,肽组与对照组比较,睾酮水平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蛋白组与对照组比较,睾酮水平下降(P<0.05)。光镜下肽组及蛋白组中的睾丸及附睾精子数减少,但蛋白组中睾丸的精原细胞出现水肿及点状坏死;电镜下肽组的血睾屏障无损伤。结论 FSHR32-44肽疫苗免疫小鼠后,无论低剂量还是高剂量对生殖器官及性激素不产生任何影响。
杨利华李晋涛梁志清吴玉章何畏
关键词:生殖器官
附睾蛋白酶抑制剂对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活性的抑制作用
2010年
目的 观察附睾蛋白酶抑制剂(Eppin)是否抑制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酶活性.方法 利用分子克隆技术体外构建、表达、纯化重组Eppin和PSA.利用PSA水解变色底物S-2586的颜色变化,于分光光度计下测定其吸光度值,代表PSA酶反应速度,反应体系是在缓冲液0.1 mol/LTris-HCl,pH8.3,1.0 mol/L NaCl中进行,观察不同浓度Eppin的加入对PSA酶反应速度的影响.结果通过体外重组技术获得较高纯度和生理活性的Eppin和PSA,通过PSA水解变色底物S-2586的检测,重组PSA具有酶活性,0.3 μmol/L PSA与底物S-2586反应的饱和曲线分析显示Km(反应速度为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值是0.5 μmol,底物饱和浓度0.2 mmol/L,分别加入4中不同浓度的重组Eppin 0、0.56、1.16、2.32 μmol/L,随着Eppin浓度的增加,PSA水解其变色底物S-2586速度明显减慢,PSA活性越来越受到抑制.结论 附睾蛋白酶抑制剂(Eppin)是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一种新的特异性抑制剂.
蒋荣江王增军牛晓兵王鹏贾跃军苏仕峰张炜王心如
关键词:附睾蛋白酶抑制剂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T细胞抗原表位预测的研究方法进展被引量:6
2009年
确定T细胞所识别抗原分子上的短肽序列对T细胞表位进行定位,对于研究特异性免疫应答有着重要意义。综述了近年来实验确定和理论预测T细胞蛋白质抗原表位的常用方法,以及T细胞抗原表位分析的研究方法。
唱凯李贤龙贾延辉徐泽刚李晋涛
关键词:T细胞抗原表位抗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