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04101)

作品数:9 被引量:41H指数:5
相关作者:潘树林吴波王荐刘玉海胡永泉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工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微地震
  • 3篇去噪
  • 2篇奇异值
  • 2篇奇异值分解
  • 2篇去噪方法
  • 2篇转换波
  • 2篇静校正
  • 1篇弹性成像
  • 1篇低频
  • 1篇地层
  • 1篇地层孔隙
  • 1篇地层孔隙压力
  • 1篇地层压力
  • 1篇地层压力预测
  • 1篇地震
  • 1篇地震数据
  • 1篇迭加法
  • 1篇多波
  • 1篇信号
  • 1篇信号检测

机构

  • 9篇西南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四川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川庆钻探工程...
  • 1篇成都工业学院
  • 1篇中国石化
  • 1篇中国石油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集团...

作者

  • 7篇潘树林
  • 3篇吴波
  • 2篇尹成
  • 2篇胡永泉
  • 2篇刘玉海
  • 2篇王荐
  • 1篇唐建明
  • 1篇彭博
  • 1篇高磊
  • 1篇刘东权
  • 1篇巫芙蓉
  • 1篇葛子建
  • 1篇陈小宏
  • 1篇李景叶
  • 1篇李亚林
  • 1篇罗浩然
  • 1篇沈姣
  • 1篇李晨光
  • 1篇谌勇
  • 1篇赵爽

传媒

  • 4篇石油物探
  • 1篇光电工程
  • 1篇石油地球物理...
  • 1篇Applie...
  • 1篇石油天然气学...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基于GPU的超声弹性成像并行实现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为了提高超声弹性成像计算速度,提出使用GPU硬件加速基于互相关技术和相位零估计的弹性成像技术。先描述这两种弹性成像技术的实现细节及特点,然后分析这两种技术的计算密集操作部分的并行化计算可能性,最后通过GPU程序开发工具ArrayFire实现了基于GPU的互相关和相位零估计的超声弹性成像技术。通过模拟和扫描仿真人体组织的弹性成像体模获得的压缩前后数据帧对基于GPU的超声弹性成像方法进行测试与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基于GPU的方法可以大幅提高弹性图计算速度,在处理单帧弹性图条件下,与基于互相关方法比较,加速比达到42,而基于相位零估计的方法在提高数据吞吐量的情况下加速比可达到65。
彭博谌勇刘东权
关键词:超声影像弹性成像应变成像图像处理器
基于天然裂缝破坏行为的页岩储层压裂微地震事件预测被引量:2
2018年
微地震事件的分布范围和密度与页岩气井的产量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经济、高效地进行微地震事件的压前预测和压后评估,对压裂增产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针对微地震监测技术成本高和施工受限的问题,基于渗流力学和岩石力学理论,结合天然裂缝张性和剪切破坏准则,建立了水力裂缝动态扩展过程中微地震事件模拟预测的流固耦合数学模型,给出了数值求解方法。采用涪陵页岩气示范区HF-X水平井的储层地质参数和施工参数,对页岩储层压裂过程中剪切和张性微地震事件的动态演化和展布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实时监测的微地震数据吻合度高于80%。结果表明,该理论方法能够经济、高效和可靠地预测微地震事件的展布。
李强尹成王俊力罗浩然
关键词:页岩压裂微地震数值模拟
基于维纳方程相关函数迭加法的地面微地震信号检测被引量:2
2012年
针对油气井射孔作业引发的微地震事件频率高、持续时间短、能量小,地面采集的微地震信号易被地面环境中随机干扰噪声掩盖,分析微地震相特征时需对微地震信号进行滤波处理,使用常规频率滤波法难以获得准确结果.采用维纳方程相关函数迭加滤波方法,压制随机干扰噪声,获取清晰微地震信号.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衰减随机干扰噪声、突出微地震信号同相轴,提高对微地震信号的识别能力.
刘玉海潘树林胡永泉高磊沈姣
关键词:微地震相关函数
一种快速收敛的抗噪POCS地震数据重构方法(英文)被引量:3
2015年
地震数据重构是地震数据处理的重要步骤之一,重构算法的精度、效率与抗噪性是地震数据重构技术的核心研究内容。研究针对傅里叶域凸集投影(POCS)算法,在定义的最优阈值评价标准基础上,提出了反比例阈值模型,该模型具有在大系数区间比指数模型更快下降速率、而在小系数区间比指数模型更慢下降速率,从而在保证弱反射信号重构精度的同时有效提高POCS地震数据重构算法计算效率。为提高反比例阈值对不同地震数据特点的适应性,在地震数据谱能量分布差异性特征分析基础上,研究提出了在反比例阈值模型分母上增加适应地震数据谱能量特征的因变参数,通过调节该因变参数获得适应不同地震数据特点的最佳阈值曲线,进一步提高算法的计算精度与计算效率。为了实现重构过程中随机噪音的自适应衰减,提高重构后地震数据信噪比,研究提出了数据驱动的加权回加系数计算策略,利用每次迭代对应数据驱动阈值占阈值区间的百分比获得加权回加系数。研究将新方法应用于模拟三维数据和实际三维地震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反比例阈值相对传统阈值在提高数据重构计算效率和精度方面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新提出的加权回加系数计算策略能有效提高重构数据的信噪比。
葛子建李景叶潘树林陈小宏
关键词:凸集投影傅里叶变换去噪
基于单道SVD和振幅比的地面微地震资料去噪方法被引量:10
2019年
针对地面微地震资料强周期干扰和随机干扰突出的特点以及单一去噪方法无法有效压制噪声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单道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和振幅比的联合去噪方法。首先利用单道微地震记录构建分解矩阵,使矩阵各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然后对分解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选取数值居中部分奇异值进行矩阵重构,以达到压制单道微地震记录强周期干扰的目的。其次采用具有伸缩特性时窗的振幅比法改善有效信号与随机噪声的统计特性差异,有效压制微地震资料中的随机噪声。理论模型数据和四川某地区地面微地震射孔资料应用结果表明,联合去噪方法有效地压制了微地震记录中的噪声,提高了资料的信噪比,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单一去噪方法无法较好突出微地震有效信号的不足,为后期微地震资料的处理与解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胡永泉黄建波田志华潘树林
关键词:随机噪声奇异值分解振幅比
基于高低频速度闭合技术的地层压力预测被引量:7
2017年
常规地震处理后的地震层速度是主频较低的速度,只能反映速度宏观变化趋势,在纵向上不能体现速度的细节变化,导致预测的地层孔隙压力纵向分辨率较低,不利于反映地层孔隙压力的纵向分布情况。为此,提出了高低频速度闭合技术,以提高地震层速度体和压力预测数据的纵向分辨率。利用叠后阻抗得到具有丰富细节的主频较高的速度体,然后用地震层速度体对叠后阻抗反演速度体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高低频闭合速度体,最终利用Fillippone压力预测模型计算地层孔隙压力。实际资料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将阻抗反演速度与地震层速度进行无缝对接,处理后的层速度体既保持了地震层速度的低频变化趋势,又具备阻抗反演速度的高频变化特征,提高了压力预测数据的纵向分辨率,预测精度与叠后阻抗精度保持一致,能有效指导钻井施工。
吴波王荐潘树林赵爽
关键词:地层孔隙压力阻抗反演纵向分辨率闭合速度
波形匹配转换波剩余静校正实用技术被引量:4
2016年
基于纵横波共检波点叠加道相关的剩余静校正方法是利用纵波和转换波资料信息,解决转换波资料较大时移剩余静校正量的一种特殊处理方法。该方法在实际资料处理时,出现了纵横波速度比值求解不准确和资料呈现浅、中深层静校正量不一致的情况。详细分析了该方法出现以上情况的具体原因,针对该方法的工业化实施缺点,提出了改进措施;利用纵波构造控制解决转换波长波长剩余静校正量;采用常规剩余静校正进一步求解短波长剩余静校正量;应用长、短波长静校正量,再次进行速度分析和动校正,得到更精确的速度;进行动校正之后,采用基于纵横波CRP叠加道相关的剩余静校正方法和常规剩余静校正方法求解最终转换波检波点剩余静校正量。实际资料应用表明,改进措施后,结合文中工业化实施流程能够进一步提高方法在处理多波资料时的适应能力和静校正量的计算精度。
潘树林李晨光吴波王荐唐建明刘奇琳
关键词:剩余静校正纵横波速度比
基于单道奇异值分解的微地震资料去噪方法被引量:5
2013年
奇异值分解(SVD)是一种利用地震资料的相关性进行去噪的有效方法。但对于信号较弱、信噪比极低的微地震资料,传统SVD方法处理效果较差。针对单道微地震记录噪声周期性较强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单道SVD的去噪方法。首先利用单道微地震记录来构建分解矩阵,然后对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通过对奇异值分布规律的分析,选取适当的奇异值实现矩阵的重构,最后通过SVD反变换得到重构信号,从而达到去除噪声、突出有效信号的目的。实践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去除微地震记录中的噪声,为微地震事件的正确识别与震源的准确定位提供强有力的前提保障。
胡永泉尹成潘树林巫芙蓉李亚林刘玉海
关键词:微地震奇异值分解去噪奇异值
多波联合的转换波折射静校正技术及应用被引量:5
2016年
转换波地震勘探是海上和陆上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的主要工作方法。由于转换波具有传播速度低、吸收衰减大、能量相对较弱等特点,因此其地震资料静校正问题突出。常规转换波静校正方法在表层纵横波速度比不详、横波初至不易识别的情况下,效果都不太理想。针对转换波静校正难点,提出了多波联合的转换波折射静校正技术,该技术通过P-P-P折射波初至拾取技术和P-P-SV折射波共检波点初至叠加技术的联合,实现了P-P-SV折射波初至的成像及准确识别;以此为基础,再联合利用P-P-P折射波折射静校正技术和P-P-SV折射波延迟时差提取技术,求取P-P-SV折射波检波点延迟时间。最后,根据P-P-SV折射波检波点延迟时间,求解出P-SV波检波点基准面静校正量。实际数据测试结果表明,多波联合的转换波折射静校正技术提高了转换波检波点静校正量计算精度,能够明显提高转换波资料成像质量。
佟恺林李瑞潘树林吴波
关键词:转换波静校正延迟时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