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2011YQ12003505)

作品数:9 被引量:21H指数:2
相关作者:张金枝邹其超柴仕淦李欣怡沈艳更多>>
相关机构:湖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武汉市青年科技晨光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乳液
  • 2篇粒径
  • 2篇米乳
  • 2篇纳米乳液
  • 2篇活性剂
  • 2篇GEMINI...
  • 2篇表面活性
  • 2篇表面活性剂
  • 1篇导电
  • 1篇导电浆料
  • 1篇丁酯
  • 1篇多孔
  • 1篇絮凝
  • 1篇仪器
  • 1篇仪器测试
  • 1篇乙烯
  • 1篇阴离子
  • 1篇印迹聚合物
  • 1篇有机胺
  • 1篇制备及性能

机构

  • 9篇湖北大学

作者

  • 9篇柴仕淦
  • 9篇邹其超
  • 9篇张金枝
  • 3篇赵路
  • 3篇沈艳
  • 3篇李欣怡
  • 2篇王凯
  • 2篇谢丽
  • 2篇贾钗
  • 1篇闫翠娥
  • 1篇陈照
  • 1篇毛端平
  • 1篇汪薇薇
  • 1篇周晓慧
  • 1篇周琪
  • 1篇管习文
  • 1篇高行
  • 1篇秦如浩

传媒

  • 3篇胶体与聚合物
  • 2篇合成橡胶工业
  • 1篇粘接
  • 1篇湖北大学学报...
  • 1篇实验室研究与...
  • 1篇环境工程技术...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与应用进展被引量:9
2015年
本文主要介绍了分子印迹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综述了分子印迹技术在化学传感器、色谱、手性分离等方面的研究以及在环境检测、食品安全中的应用,并对该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管习文李欣怡周琪沈艳张金枝邹其超柴仕淦
关键词:分子印迹技术分子印迹聚合物
季铵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G12对纳米P(St-BA)乳液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自制新型Gemini阳离子表面活性剂G12,通过电导法确定其临界胶束浓度(CMC)比对应的传统表面活性剂如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CMC低接近一个数量级,且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以G12为乳化剂,在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AIBA)的作用下,制备了纳米阳离子型苯乙烯—丙烯酸丁酯聚合物乳液,分别考察了G12用量、聚合温度、引发剂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乳胶粒子的粒径随聚合温度的升高逐渐减小、随G12用量和AIBA用量的增加而减小。当G12用量为2%、温度为75℃、AIBA用量为0.8%时制得的乳液性能最佳。
沈艳赵路邹其超张金枝柴仕淦
关键词:CMC纳米乳液
PEDOT复合导电浆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3,4-乙烯二氧噻吩(EDOT)和对苯乙烯磺酸钠(SSNa)在过硫酸钾(KPS)—硫酸铁[Fe SO2 4 3x H O]作用下,通过化学氧化法合成了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对苯乙烯磺酸钠(PEDOT/PSS)导电聚合物浆料,并通过2步法——乳液聚合法和化学氧化法合成了聚(对苯乙烯磺酸钠-丙烯酸丁酯-苯乙烯)P(SSNa-BA-St)三元共聚乳液和PEDOT/P(SSNa-BA-St)复合导电浆料,探讨了SSNa用量、EDOT用量和球磨机分散对复合导电浆料性能的影响,同时对2种导电膜进行了柔韧性测试。结果表明,随着SSNa用量的增大,复合导电膜的表面电阻先增大后减小;与之相反随着EDOT用量的增大,该膜的表面电阻先减小后增大;球磨分散有助于提高复合导电膜的透光率,但会导致膜的表面电阻增大;与PEDOT/PSS膜相比,PEDOT/P(SSNa-BA-St)膜的柔韧性较好。
赵路沈艳张金枝邹其超柴仕淦万其瑛
关键词:导电浆料表面电阻透光率
NMR研究PMMA的序列分布被引量:2
2013年
采用13C-NMR对自由基聚合得到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进行了结构表征,对其中羰基碳裂分峰的积分面积进行了计算,归属了其三单元组和五单元组的结构,并将三单元组和五单元组的分数与Bernolli和Markov模型的计算值加以对照。结果表明:该PMMA的序列分布符合一级和二级Markov过程,但与Bernolli统计模型存在一定的偏差。
周晓慧汪薇薇谢丽王凯张金枝邹其超柴仕淦闫翠娥
关键词:PMMA
用阴离子Gemini 9 B-6-9 B乳化剂合成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纳米乳液
2012年
以壬基酚、1,6-二溴己烷、氯磺酸为主要原料合成的阴离子Gemini磺酸盐表面活性剂9 B-6-9 B为乳化剂,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为单体,合成了乳胶粒径小于100 nm且分布均匀的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纳米乳液,考察了聚合温度、乳化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单体配比、单体含量对乳液的影响,探讨了乳胶粒子成核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乳胶粒子的平均粒径减小,转化率与凝胶率增大;随着乳化剂或引发剂用量的增加,乳胶粒子的平均粒径和凝胶率减小,转化率增大;随着软单体比例的增加,乳胶粒子的平均粒径与转化率增大,粒径分布变宽,凝胶率减小;单体用量增大,乳胶粒子的平均粒径与凝胶率增大,转化率降低;乳胶粒子的粒径呈单峰分布,可能是按胶束成核机理形成的。
陈照贾钗毛端平秦如浩柴仕淦邹其超张金枝
关键词:GEMINI表面活性剂纳米乳液粒径
不同结构的Gemini乳化剂对纳米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乳液性能的影响
2014年
采用自制的一系列含有不同联接基团的季铵盐型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为乳化剂,制备了阳离子型纳米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共聚物乳液,考察了3种Gemini表面活性剂及其用量对乳液形态结构及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乳胶粒子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3种中间联接基团不同的Gemini表面活性剂(12-3-12、12-4-12、12-6-12)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均比相应的单链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低2个数量级,而这3种Gemini表面活性剂的CMC值相近;以3种Gemini表面活性剂作为乳化剂制备St-BA乳液具有很好的聚合稳定性,单体转化率高,乳液的总固物质量分数接近30%,乳胶粒子为球形,其粒径为50~66 nm,分布较窄;随着乳化剂12-3-12用量的增加,乳胶粒子粒径变化不大,分布较窄,凝胶量逐渐减小;当乳化剂用量为1.2g时,乳液固含量和单体转化率最小,当乳化剂用量超过1.8g时,乳液固含量和单体转化率变化不大;随着乳化剂12-4-12用量的增加,乳胶粒子粒径变化也不大,乳化剂对其他性能的影响规律与乳化剂12-3-12相同;随着乳化剂12-6-12用量的增加,乳液的凝胶量减小,固含量与单体转化率增加;含Gemini乳化剂的乳胶粒子是通过胶束成核形成的.
王凯赵路谢丽柴仕淦张金枝邹其超
关键词:GEMINI表面活性剂乳液聚合胶束
季铵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去除铜绿微囊藻被引量:7
2016年
研究了5种不同结构的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对铜绿微囊藻的去除率,对比发现具有Gemini双子结构的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比普通的单链表面活性剂对铜绿微囊藻的去除率高,且烷烃链越长去除效果越好。以去除率最高的16-6-16季铵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为研究对象,探讨了16-6-16活性剂用量、藻液浓度、pH及离子强度等对除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16-6-16活性剂用量的增加,藻细胞的去除率逐渐增加,在较高的藻浓度(A_(683)为0.402)下,仅需5 mg/L的16-6-16活性剂即可破坏藻细胞的完整性,导致其死亡,当16-6-16活性剂用量达到20 mg/L时,24 h后的藻细胞及叶绿素a的去除率可达90%;固定16-6-16活性剂的投加量为20 mg/L,随着藻浓度增大,16-6-16活性剂对藻细胞的去除率提高;当铜绿微囊藻的吸光度(A_(683))为0.4±0.02时,藻细胞去除率最高;16-6-16活性剂除藻的最适pH为7~9;随着溶液离子强度增加,藻细胞去除率降低。最后根据透反射生物显微镜观察灭藻前后藻细胞微观结构的变化及藻液Zeta电位的测试,初步探讨了季铵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去除铜绿微囊藻的机理。
柴仕淦贾钗李欣怡邹其超张金枝
关键词:铜绿微囊藻絮凝水华
含有机胺超交联多孔聚合物的制备与表征
2017年
以乳液聚合将苯乙烯,丙烯酸丁酯,二乙烯基苯进行共聚,获得低交联度单分散性前体纳米颗粒,用二甲氧基甲烷作外交联剂对前体纳米颗粒进行Friedel-Crafts反应,获得超交联多孔聚合物,最后对聚合物进行胺解制备有机胺型多孔聚合物.通过动态光散射纳米粒度分析仪(DLS)、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 IR)、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分析仪(TGA)表征了乳液聚合物前体的性能以及超交联后聚合物的结构、孔性质以及热稳定性.结果表明,所得聚合物具有较大内表面积,热稳定性随着含氮量的增大而增大,但是比表面积逐步减小.
高行聂永倩柴仕淦邹其超张金枝
关键词:多孔热重分析
多台仪器测试数据的管理与传输
2015年
为了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大部分科研院校都购买了很多测试仪器,如NMR,FTIR,LCMS及GCMS等,然而针对这些仪器的管理,特别是数据方面的管理却缺乏经验。针对目前高校`多台大型仪器测试数据的管理与传输,文章通过使用Serv-U软件把相关仪器的工作站,个人计算机及服务器联接起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简易及优化两种模型,使得数据管理更加规范,数据传递更加快捷,工作量的统计更加准确,用户可随时随地获取自己的测试数据。
柴仕淦李欣怡邹其超张金枝
关键词:数据管理架构模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