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70276)

作品数:8 被引量:160H指数:7
相关作者:郑天凌苏建强田蕴袁建军杨小茹更多>>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泉州师范学院集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福建省科技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生物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赤潮
  • 2篇微生物
  • 2篇虾池
  • 2篇海洋微生物
  • 2篇沉积环境
  • 2篇赤潮防治
  • 1篇对虾
  • 1篇多环芳烃
  • 1篇多样性
  • 1篇亚历山大藻
  • 1篇养殖
  • 1篇异养
  • 1篇异养菌
  • 1篇藻类病毒
  • 1篇生物毒性
  • 1篇生物降解
  • 1篇塔玛亚历山大...
  • 1篇重金
  • 1篇重金属
  • 1篇重金属元素

机构

  • 9篇厦门大学
  • 3篇集美大学
  • 3篇泉州师范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国家海洋局

作者

  • 9篇郑天凌
  • 3篇苏建强
  • 3篇杨小茹
  • 3篇袁建军
  • 3篇田蕴
  • 2篇王桂忠
  • 2篇俞志明
  • 2篇席峰
  • 2篇宋秀贤
  • 1篇李可
  • 1篇王新
  • 1篇傅莲英
  • 1篇王晓颖
  • 1篇周立红
  • 1篇曹晓星
  • 1篇宁修仁
  • 1篇张金丽

传媒

  • 2篇厦门大学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海洋科学
  • 1篇集美大学学报...
  • 1篇第八届全国海...

年份

  • 1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化感作用在赤潮调控中的意义及前景被引量:34
2008年
简要概述了化感作用的定义、化感物质的种类及其作用机理,描述了化感物质在赤潮控制中的作用;集中综述了水生植物、微藻和细菌所产生的化感物质对赤潮生物的抑制或杀灭作用.强调了化感作用在赤潮调控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广阔应用前景,对化感作用的深入研究将可能开发出新型的赤潮控制技术.
杨小茹苏建强郑天凌
关键词:化感作用
若干新技术在海洋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海洋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历来是探索海洋的重要部分。早期的海洋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依赖于传统的微生物培养技术,由于培养条件与自然条件的差异以及培养手段的局限,实际得到的微生物只占自然环境的很小部分,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对海洋微生...
杨小茹郑天凌
关键词:微生物多样性宏基因组学流式细胞术
文献传递
虾池沉积环境中若干功能菌及弧菌的时空变化被引量:7
2006年
2003年10月~2004年5月在泉州东海一新建虾池与一池龄15年的老旧虾池,采用平板计数方法研究底泥环境中可培养异养菌(HB)、淀粉降解菌(AB)、有机磷降解菌(OPB)、无机磷溶解菌(INP)、几丁质降解菌(CB)、油脂降解菌(LB)、纤维素降解菌(CLB)、硫氧化细菌(SOB)等各种功能菌以及弧菌(VB)数量的变化情况,并对它们与可培养异养菌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整个养殖期中,新池泥样中可培养异养菌总数范围在1.95×10^4~7.7×10^5 CFU/g之间,旧池泥样中可培养异养菌总数范围在2×10^4~1.88×10^5 CFU/g之间,两池的数量变化波动均较大,其它功能菌与异养菌相似,在整个养殖周期也是呈现较大的波动幅度,但统计分析表明淀粉降解菌、有机磷降解菌、油脂降解菌、弧菌等与可培养异养细菌之间呈现着明显的正相关,而几丁质降解菌、无机磷溶解菌、纤维素降解菌以及硫氧化细菌与异养菌之间则无明显的相关关系.
王晓颖席峰袁建军田蕴王桂忠郑天凌
关键词:虾池功能菌
海水养殖沉积环境微生物总DNA的提取方法研究被引量:19
2006年
传统的微生物分离与培养技术:无法揭示微生物群落的动态变化.为了阐释虾池沉积环境微生态格局的原始组成情况,本研究先以TENP缓冲液去除沉积物中的腐殖酸。继之以溶菌酶-SDS温和裂解,其总DNA的提取效率达90%以上.所获DNA产量达2~20μg/g沉积物(湿),片段大小均在23kb左右,不经纯化即可直接进行PCR扩增和限制性酶切.以该DNA为模板进行PCR—DGGE分析,揭示了虾池沉积物丰富的微生物多样性,该方法是一种适用于虾池沉积物总DNA提取的简便、可靠方法.
傅莲英席峰袁建军王桂忠田蕴郑天凌
关键词:虾池DNA提取DGGE
海洋病毒——一种新的、潜力巨大的赤潮防治工具被引量:20
2005年
概述了海洋病毒尤其是藻类病毒(包括原核藻类病毒和真核藻类病毒)的研究进展,以及赤潮发生的新态势和目前赤潮防治方法的不足,评析了海洋病毒与赤潮生物的关系,介绍了藻类病毒在赤潮控制方面所取得的一些成果,强调了海洋病毒在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利用病毒防治赤潮的可能性及有效性,展望了以病毒调控赤潮的前景.
杨小茹郑天凌苏建强俞志明宋秀贤
关键词:海洋病毒藻类病毒赤潮防治
海洋微生物的多样性在赤潮调控中的利用被引量:16
2007年
海洋发生赤潮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丰富的营养盐和微量重金属元素是形成赤潮的物质基础。近年来,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经济的高速发展,造成某些水体交换条件不良的海湾富营养化,赤潮的发生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应用微生物方法控制赤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作者就该领域的研究概况做一综述、评析与展望。
曹晓星苏建强郑天凌俞志明宋秀贤
关键词:海洋微生物赤潮多样性重金属元素相互作用
利用发光菌评价多环芳烃及其降解产物的生物毒性被引量:14
2004年
利用发光细菌毒性测试技术,对5种多环芳烃化合物及其部分降解产物的生物毒性进行了检测与评价.结果表明:二甲亚砜配制的测试液中,萘、菲及荧蒽均对发光细菌具有一定生物毒性,且相同浓度下毒性菲>萘;测试液中当萘浓度小于其溶解度时即产生100%的抑光率,而菲及荧蒽浓度接近其溶解度时分别仅产生低于50%和15%左右的抑光率;芘及蒽在最大浓度时则对发光细菌无生物毒性显示;降解产物水杨酸、儿茶酚及邻苯二甲酸均对发光细菌具有一定生物毒性,但毒性均远小于母体化合物萘和菲,且邻苯二甲酸代谢途径对菲解毒效果优于水杨酸代谢途径.说明多环芳烃化合物生物毒性的检测与其水溶性的大小密切相关,利用二甲亚砜获取多环芳烃污染提取液的生物毒性主要与低分子量多环芳烃萘及菲有关;低分子量多环芳烃微生物降解后期解毒效果明显,但降解后期产物对发光细菌仍具有一定毒性,且细菌不同的代谢途径中多环芳烃毒性降低的程度不同.
张金丽郑天凌
关键词:生物毒性多环芳烃微生物降解
塔玛亚历山大藻藻际细菌溶藻过程被引量:21
2007年
海洋微藻在生长过程中向周围环境分泌多种胞外产物,形成细菌自由生长的藻际环境,藻际细菌对微藻的生长有一定的调控作用。在指数生长期的塔玛亚历山大藻培养液中加入φ为1%的2216E培养基,在加入2216E后16h内藻细胞全部裂解。用数码显微镜记录了藻细胞形态变化,分别用DAPI法和荧光模拟底物法测定了细菌数量、胞外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在溶藻过程中细菌数量、胞外酶活性在第6小时到第10小时增加了50~100倍。塔玛亚历山大藻藻际细菌主要分布在藻细胞表面,其群落结构改变和数量剧增是溶藻的主要原因,细菌分泌的β-葡萄糖苷酶和几丁质酶可能在溶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王新周立红郑天凌宁修仁
关键词:塔玛亚历山大藻胞外酶活性赤潮防治
南美白对虾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分子分析被引量:39
2007年
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16S rDNA克隆文库方法对实验室养殖条件下的南美白对虾肠道细菌进行了多样性研究。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从文库中筛选出可能不同细菌来源的克隆子12个,测定其16S rDNA片段核甘酸序列,将所获得的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进行BLAST比对,结果表明:南美白对虾肠道的16S rDNA克隆文库中126个克隆子分属2个不同的细菌类群:变形细菌(Proteobacteria)和厚壁细菌(Firmicutes),其中厚壁细菌为优势菌群占到75.4%,且与最相似序列同源性均低于94%;变形细菌占到24.6%,与最相似序列同源性均高于98%,分别为希瓦氏菌属(Shewanella),泛菌属(Pantoea),Aranicola属,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弧菌属(Vibrio)。
李可郑天凌田蕴袁建军
关键词:南美白对虾肠道细菌多样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