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KJ2011B097)

作品数:2 被引量:10H指数:2
相关作者:于东红赵艳冯振中蔡兆根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蚌埠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幽门螺
  • 2篇幽门螺杆菌
  • 2篇幽门螺杆菌L...
  • 2篇幽门螺杆菌L...
  • 2篇微淋巴管
  • 2篇微淋巴管密度
  • 2篇胃癌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管
  • 2篇淋巴管密度
  • 2篇螺杆菌
  • 2篇杆菌
  • 1篇胃癌组织
  • 1篇淋巴管生成
  • 1篇淋巴管生成因...
  • 1篇淋巴管形成
  • 1篇淋巴结
  • 1篇淋巴结转移
  • 1篇癌组织
  • 1篇VEGFR-...

机构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蚌埠医学院
  • 1篇蚌埠医学院第...
  • 1篇蚌埠医学院第...

作者

  • 2篇蔡兆根
  • 2篇冯振中
  • 2篇赵艳
  • 2篇于东红

传媒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组织化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胃癌组织中幽门螺杆菌L型感染与淋巴管形成关系的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D2-40、LYVE-1标记的微淋巴管密度(L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3)表达与幽门螺杆菌L型(helicobacter pylori L-form,Hp-L型)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革兰染色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80例胃癌组织和25例对照组的Hp-L型感染,同时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上述组织的LVD值和VEGFR-3的表达,分析Hp-L型与LVD以及VEGFR-3表达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革兰染色L型检出阳性率为67.5%;免疫组化Hp-L型抗原表达阳性率为65%,两种方法检测同时阳性的病例50例,占62.5%。胃癌组的Hp-L型阳性率、LVD及VEGFR-3表达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胃癌组中Hp-L阳性组的LVD值和VEGFR-3表达阳性率高于Hp-L阴性组。LVD与胃癌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关系。结论 Hp-L型感染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Hp-L型可能是肿瘤淋巴管生成的重要促进因子,影响胃癌的侵袭和转移。
蔡兆根于东红田甜吴海波赵艳冯振中
关键词:胃癌幽门螺杆菌L型微淋巴管密度VEGFR-3
胃癌中幽门螺杆菌L型感染和淋巴管生成因子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D、-A(VEGF-C、-D、-A)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的表达和幽门螺杆菌L型(helicobacter pylori L-form,Hp-L型)感染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革兰染色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112例胃癌组织和30例对照组中的Hp-L型感染情况,同时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上述组织中VEGF-C、-D、-A及FGF-2的表达情况及D2-40标记的微淋巴管密度值(LVD值),分析Hp-L型和淋巴管生成因子表达的关系及与LVD值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革兰染色Hp-L型检出率为65%,免疫组化Hp-L型抗原表达率为62%。胃癌组的Hp-L型阳性率、淋巴管生成因子阳性率及LVD值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胃癌组中Hp-L阳性组的LVD值和VEGF-C、-D的表达阳性率均高于Hp-L阴性组(均P<0.05);VEGF-C、-D阳性组的LVD值高于阴性组(均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TNM分期和LVD值与胃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均P<0.05)。结论 Hp-L型感染和淋巴管生成因子与胃癌的发生、发展相关,VEGF-C、-D与胃癌淋巴管生成关系密切,Hp-L型感染在肿瘤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方面具有一定作用,两方面因素共同促进胃癌的侵袭和转移。
蔡兆根于东红吴海波冯振中赵艳
关键词:胃癌幽门螺杆菌L型微淋巴管密度淋巴管生成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