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12JCYBJC17500)

作品数:7 被引量:117H指数:6
相关作者:王平周鑫苏瑾张君涛刘爱峰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中西医结合科研计划课题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手法
  • 3篇热成像
  • 3篇中医
  • 3篇红外
  • 3篇红外热成像
  • 2篇冻结肩
  • 2篇红外热像
  • 1篇性关节炎
  • 1篇夜间痛
  • 1篇针灸
  • 1篇证论治
  • 1篇神经根
  • 1篇神经根型
  • 1篇神经根型颈椎...
  • 1篇手法治疗
  • 1篇睡眠
  • 1篇睡眠障碍
  • 1篇体表
  • 1篇痛点
  • 1篇中医手法

机构

  • 7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天津市中医药...

作者

  • 6篇王平
  • 3篇周鑫
  • 2篇刘爱峰
  • 2篇张君涛
  • 2篇苏瑾
  • 1篇吴思
  • 1篇张超
  • 1篇王为民
  • 1篇李庆
  • 1篇张军
  • 1篇张小青
  • 1篇张红安
  • 1篇李嘉钰
  • 1篇邓书童

传媒

  • 1篇国医论坛
  • 1篇中医正骨
  • 1篇中医研究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中医骨伤...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三维动态牵伸回旋手法对冻结期冻结肩患者体表红外热像的影响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探讨三维动态牵伸回旋手法对冻结期冻结肩患者体表热像的影响。方法:11例冻结期冻结肩患者,男1例,女10例。年龄47~64岁,中位数52岁。左肩7例,右肩4例。病程3~12个月,中位数6个月。采用医用远红外热成像仪采集静息状态下双肩肱二头肌肌腱长头、三角肌抵止点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等肌腱和肌腹红外热成像图,采集完成后对图像进行存储、编辑。采用三维动态回旋手法治疗前比较患侧与健侧三角肌抵止点、肱二头肌肌腱长头、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等区域皮肤温度,并于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患侧治疗前后肱二头肌肌腱长头、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等区域皮肤温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患侧肱二头肌肌腱长头、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色码温值均高于健侧[(28.263±1.511)℃,(27.409±1.672)℃,t =8.225,P =0.000;(28.154±1.912)℃,(27.309±1.893)℃,t =5.047,P =0.000;(27.846±1.393)℃,(26.927±1.429)℃,t =6.095,P =0.000;(27.673±1.720)℃,(26.964±1.759)℃,t =4.535,P =0.001];双侧三角肌抵止点色码温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7.655±1.236)℃,(27.372±0.816)℃,t =1.460,P =0.175]。治疗2个疗程后,患侧肱二头肌肌腱长头、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色码温值均高于治疗前[(29.018±1.393)℃,(28.263±1.511)℃,t =6.404,P =0.000;(29.956±1.799)℃,(28.154±1.912)℃,t =8.476,P =0.000;(28.800±1.363)℃,(27.846±1.393)℃,t =14.342,P =0.000;(28.573±1.756)℃,(27.673±1.720)℃,t =14.925,P =0.000]。结论:三维动态牵伸回旋手法治疗冻结期冻结肩,可提高肩部皮肤温度,这为临床上手法治疗冻结肩提供了切实有�
苏瑾王平刘爱峰
关键词:肩凝症红外热成像
冻结肩中医手法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冻结肩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属中医"痹证"范畴。临床治疗方法多样,但国内因手法具有缓解肌肉痉挛、促进局部组织代谢、改善关节功能等疗效高、副作用低等作用已在业界得到公认。就近年来国内发表的以中医手法为主治疗冻结肩的文献,从单一手法治疗、手法配合功能锻炼、手法配合针灸、手法配合中药、以手法为主的综合疗法等几方面作一概述。
张君涛王平刘爱峰张超
关键词:冻结肩
膝骨性关节炎红外热像表现及膝关节痛点分布规律分析被引量:24
2017年
目的:观察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红外热像特征,分析其对膝关节痛点的反映情况。方法:选取病房及门诊患者中符合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断的患者60例,进行膝关节部位红外热成像检查,测量病变疼痛膝关节与无症状膝关节相关区域的温度,并与10位健康无膝关节疾病受试者及与膝骨性关节炎年龄相仿的无膝关节疾病的30位受试者,进行膝关节相关区域温度对比,观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红外热像表现。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就诊的患者膝关节压痛点进行记录,将压痛点分布情况与红外热像结果进行对照。结果:88例表现出关节炎症状的膝关节红外热像温度与同年龄段无膝关节疾病受试者比较温度升高,但是比健康青年人膝关节热像温度低。红外热像检查能够反映出内外侧膝眼、髌上囊、鹅足囊等压痛点较明确的痛点。结论:红外热像检查可明确反映膝关节疼痛部位;急性膝关节疼痛出现时红外热像温度较同年龄无症状膝关节温度升高;但患有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局部温度较无膝关节疾患的青年人温度低,临床参考时应结合红外热像与临床查体,辨证使用,分清虚实。
吴思邓书童张红安
关键词:膝骨性关节炎红外热成像痛点
三维动态牵伸回旋手法治疗冻结肩患者夜间痛伴睡眠障碍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观察三维动态牵伸回旋手法治疗冻结肩患者夜间痛伴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伴有夜间痛、睡眠障碍的冻结肩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三维动态牵伸回旋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放松手法治疗,每组均隔日治疗1次,每次20min,7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1d,共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总体疗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疼痛,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睡眠质量。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8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7d及14d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d及14d治疗组PSQI指数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PSQI指数14d时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d时VAS评分和PSQI指数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d、14d时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动态牵伸回旋手法能有效治疗冻结肩患者夜间痛,明显改善患者睡眠障碍,且起效快,疗效显著。
周鑫王平
关键词:冻结肩夜间痛睡眠障碍
肩周炎的中医药实验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15年
肩周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以肩部疼痛、组织粘连、功能活动受限为主要特征,中医药在肩周炎的治疗方面疗效显著。近年来,中医药在肩周炎的实验动物模型建立,针灸、手法、针刀及中药干预等实验研究方面作一综述,为肩周炎治疗提供更完善和科学的依据。
周鑫王平
关键词:肩周炎中医药
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6
2017年
颈椎病是临床的常见疾病,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最常见的病理类型。目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其中手法治疗具有效果显著,使用安全、方便等特点,易于被接受,且能弥补牵引、西药治疗的不足。不同的手法有各自突出的治疗作用,多种手法联合运用可以加强疗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张小青王为民李庆张军张君涛苏瑾李嘉钰王平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手法
医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学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40
2018年
医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能反应体表温度变化,是一种方便、直观、无辐射、无创的检查方法,从而了解机体组织结构情况和功能状态,使许多疾病得到早期诊断,得到更全面的认识,使临床疗效得到客观评价。其在医学临床应用将更加广泛,在中医学研究方面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值得进一步深入探索。
周鑫王平
关键词:红外热成像辨证论治针灸经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