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11工程”项目(C1030380)
-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 相关作者:王玉珏吴少杰陈驰郭凯顾为望更多>>
- 相关机构: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211工程”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脾脏^(18)F-FDG摄取在急性放射病中的诊断价值
- 2015年
- 目的探讨18F-FDG摄取值是否可作为评估核事故后个体受照射剂量的快速精确测定方法。方法将48头西藏小型猪随机分为6个剂量组,分别为0、1、2、5、8、11Gy组。除0Gy组(对照组)外,其余组均接受全身8MV X线离心线性加速器照射。照射前与照射后6、24、72h实施全身18F-FDG PET/CT检查,收集脾脏组织用于组织病理学与凋亡检测;收集血液标本进行外周血分析。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脾脏18F-FDG摄取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照射后6h,脾脏18F-FDG摄取值与照射剂量存在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5(P<0.01)。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脾脏组织损伤程度与所接受的放射剂量呈正比。流式细胞学结果表明脾脏淋巴细胞损伤以凋亡为主。结论在西藏小型猪放射线损伤模型中,脾脏18F-FDG摄取与照射剂量密切相关,18F-FDG PET/CT可用于急性放射病后个体照射剂量的快速评估。
- 吴少杰王玉珏郭坤元
- 关键词:氟脱氧葡萄糖F18
- 不同辐射剂量对西藏小型猪小肠线粒体的影响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X线全身照射对西藏小型猪小肠线粒体的影响及其变化特点。方法将18头成年,健康,雄性西藏小型猪分为6组。实验组5组,对照组1组(n=3头/组)。分别接受2,5,8,11,14 Gy全身X线照射。照射后72 h麻醉处死并采集小肠组织分别检测线粒体相关基因的表达,线粒体呼吸链复合酶Ⅰ,Ⅱ,Ⅲ和Ⅳ活性,线粒体琥珀酸氧化呼吸链和NADH氧化呼吸链的功能及观察线粒体的超微结构。结果 8 Gy以下剂量组的线粒体蛋白编码相关基因表达、呼吸链复合物活性及呼吸功能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随放射剂量的增加而降低;而8 Gy以上剂量组,上述指标虽仍明显低于对照组,但不再随放射剂量的增加而继续降低并维持于一较低水平。电镜下线粒体超微结构在2,5 Gy时的改变主要表现为线粒体的扩张及轻微的电子密度降低。8 Gy及其后的剂量组则观察到更为明显的电子密度降低及线粒体的空泡化,嵴与线粒体外膜的连接缺失等。结论电离辐射导致的小肠线粒体损害在一定剂量范围内(8 Gy以下)随放射剂量的增加而愈发明显;但接受更高强度的照射后,其损伤程度并不会随放射剂量的增加而继续增加。
- 王玉珏郭凯陈驰吴少杰顾为望
- 关键词:线粒体小肠西藏小型猪
- 不同辐射剂量对西藏小型猪小肠线粒体的影响
-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X线全身照射对西藏小型猪小肠线粒体的影响及其变化特点.方法:将18头成年,健康,雄性西藏小型猪分为6组.实验组5组,对照组1组(n=3头/组).分别接受2,5,8,11,14Gy全身X线照射.照射后72...
- 王玉珏陈驰吴少杰郭凯顾为望
- 关键词:线粒体小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