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B2012171)
- 作品数:6 被引量:60H指数:6
- 相关作者:陈健清简晓顺刘相富尹一子舒文莹更多>>
- 相关机构:广州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D-二聚体、cTnT及心肌酶谱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肌钙蛋白T(cTnT)及心肌酶谱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AMI患者36例(AMI组)和体检健康者20例(健康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检测两组血浆D-D、cTnT、心肌酶谱水平及其灵敏度、特异度。结果 AMI组D-D、cTn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患者中,cTnT、D-D、心肌酶谱的阳性率分别为91.67%、69.44%、66.67%,cTnT阳性率明显高于D-D和心肌酶谱(P<0.05)。血浆cTnT对AMI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明显高于D-D和心肌酶谱(P<0.05)。结论与D-D和心肌酶谱相比,cTnT对AMI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更好,临床上可多项联合检测提高检测准确性。
- 黄建锋张小锋陈丕绩
- 关键词:肌钙蛋白T心肌酶谱D-二聚体急性心肌梗死
- 丹参酮ⅡA抑制非小细胞肺癌NCI-H520细胞生长的研究被引量:12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抑制非小细胞肺癌NCI-H520细胞生长及其分子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丹参酮ⅡA(0,5,10,20μM)处理非小细胞肺癌NCI-H520细胞后,采用MTT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CI-H520细胞活力;采用流式细胞计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CI-H520细胞周期;应用免疫印迹方法检测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丹参酮ⅡA显著抑制非小细胞肺癌NCI-H520细胞生长,并呈浓度依赖方式;流式细胞检测到丹参酮ⅡA处理非小细胞肺癌NCI-H520细胞后,细胞周期S期细胞比例较处理前显著增多(P<0.05);免疫印迹实验检测到丹参酮ⅡA处理非小细胞肺癌NCI-H520细胞后,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E及CDK2抑制剂P27较处理前显著上调(P<0.05)。结论:丹参酮ⅡA可能通过上调P27抑制CDK2,导致非小细胞肺癌细胞NCI-H520细胞周期S阻滞。
- 简晓顺刘相富陈健清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细胞P27细胞周期
- 近三年来我院抗肿瘤中成药用药分析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结合我院抗肿瘤中成药的临床用药情况,分析目前抗肿瘤中成药的用药特点和趋势。方法对近三年我院抗肿瘤药物用药的用药频度、用药金额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近三年来肿瘤疾患就诊人数相比增长46.81%;近三年来用药频度(DDDs)前五位的中成药分别为康艾、参麦、复方苦参、参芪扶正和香菇多糖注射液。结论肿瘤就诊患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我院临床治疗该类疾患中成药以注射剂为主。
- 简晓顺陈健清
- 关键词:抗肿瘤中成药
- 硫酸吗啡缓释片与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晚期癌痛的药物经济学分析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评价硫酸吗啡缓释片与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晚期癌痛患者的成本-效果,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晚期癌痛患者98例,其中硫酸吗啡缓释片组50例,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组48例,用药30天后比较镇痛疗效、治疗成本,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硫酸吗啡缓释片组和羟考酮缓释片组镇痛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8%和91.67%,两组间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成本/效果比分别为7和11.67。结论硫酸吗啡缓释片和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晚期癌痛患者疗效相当,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成本低,其经济性较好。
- 简晓顺陈健清
- 关键词:硫酸吗啡缓释片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疼痛药物经济学
- 大青叶乙醇提取液含药血清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被引量:11
- 2013年
- 目的:研究大青叶乙醇提取液体外抗肿瘤的活性。方法:选用高效液相法测定大青叶乙醇提取液中靛玉红含量,对提取物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处理培养的肿瘤细胞株K562和S180,观察大青叶乙醇提取液对肿瘤抑制作用及其给药剂量和给药时间的关系。结果:大青叶乙醇提取液10~160 g/kg给药后的含药血清对2肿瘤株细胞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且与剂量呈正相关;含药血清在1、2、4 h对2肿瘤株细胞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且与药物作用时间呈正相关。结论:大青叶乙醇提取液有体外抑制肿瘤细胞的作用。
- 简晓顺尹一子陈健清舒文莹胡义平
- 关键词:大青叶醇提液含药血清肿瘤S180
- 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与外剥内扎术治疗Ⅲ、Ⅳ度内痔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4
- 2014年
- 目的比较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与外剥内扎术治疗Ⅲ、Ⅳ度内痔的疗效。方法将2007年1月~2009年7月间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PPH术式(PPH组,42例)和MMH术式(MMH组,38例),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及术后3年的疗效。结果 PPH组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MMH组(p〈0.05),而两组在患者满意度方面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PPH组术后24 h的疼痛情况显著优于MMH组(p=0.033),而在远期并发症和复发方面两组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PPH组在总的排便异常(p=0.020)和细便(p=0.023)方面优于MMH组,而在其余方面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与外剥内扎术治疗Ⅲ、Ⅳ度内痔的远期疗效无显著差异,但PPH术疼痛轻微、恢复快,且远期的排便功能优于MMH术。
- 陈喜志王运红蓝活
- 关键词: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外剥内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