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B08038)

作品数:622 被引量:2,079H指数:17
相关作者:李建东李兵兵刘明骞易克初常义林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河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75篇期刊文章
  • 29篇会议论文
  • 4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82篇电子电信
  • 129篇自动化与计算...
  • 17篇理学
  • 4篇机械工程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电气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96篇网络
  • 69篇信道
  • 68篇通信
  • 59篇信号
  • 59篇无线
  • 44篇调制
  • 36篇复用
  • 34篇频分
  • 32篇正交频分
  • 29篇正交频分复用
  • 29篇频分复用
  • 27篇载波
  • 26篇自适应
  • 26篇量子
  • 25篇视频
  • 24篇频谱
  • 24篇无线电
  • 23篇多输出
  • 23篇多输入多输出
  • 22篇多径

机构

  • 497篇西安电子科技...
  • 23篇中国空间技术...
  • 9篇河南农业大学
  • 7篇西北工业大学
  • 5篇江南电子通信...
  • 4篇南京理工大学
  • 4篇长安大学
  • 4篇西安外事学院
  • 4篇西安邮电大学
  • 4篇徐州雷奥医疗...
  • 3篇佛山科学技术...
  • 3篇桂林电子科技...
  • 3篇西安邮电学院
  • 3篇绍兴文理学院
  • 2篇北京邮电大学
  • 2篇东南大学
  • 2篇惠州学院
  • 2篇河南科技大学
  • 2篇西安理工大学
  • 2篇西安建筑科技...

作者

  • 56篇李建东
  • 49篇李兵兵
  • 40篇易克初
  • 39篇刘明骞
  • 38篇常义林
  • 35篇马文平
  • 33篇裴昌幸
  • 28篇李赞
  • 25篇葛建华
  • 19篇付卫红
  • 18篇张海林
  • 18篇陈健
  • 16篇陈晨
  • 16篇李晓辉
  • 16篇杨宏
  • 14篇阔永红
  • 13篇王杰令
  • 13篇杨家玮
  • 12篇刘祖军
  • 11篇沈中

传媒

  • 110篇西安电子科技...
  • 41篇电子与信息学...
  • 32篇通信学报
  • 25篇系统工程与电...
  • 25篇电子学报
  • 25篇北京邮电大学...
  • 24篇China ...
  • 22篇华南理工大学...
  • 20篇西安交通大学...
  • 19篇吉林大学学报...
  • 16篇华中科技大学...
  • 15篇计算机科学
  • 15篇The Jo...
  • 10篇中国科学:信...
  • 9篇Chines...
  • 8篇Journa...
  • 7篇光电子.激光
  • 7篇光子学报
  • 6篇电子科技大学...
  • 5篇物理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6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20篇2019
  • 25篇2018
  • 17篇2017
  • 23篇2016
  • 34篇2015
  • 45篇2014
  • 50篇2013
  • 64篇2012
  • 99篇2011
  • 116篇2010
  • 63篇2009
  • 40篇2008
6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tatistically uniform intra-block refresh algorithm for very low delay video communication
2013年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mechanism underlying the overall delay of a real-time video communication system from the time of capture at the encoder to the time of display at the decoder. A detailed analysis is presented to illustrate the delay problem. We then describe a statistically uniform intra-block refresh scheme for very low delay video communication. By scattering intra-blocks uniformly into continuous frames, the overall delay i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nd object changes in the scene could be presented to the end user instantly. For comparison, the overall delay and the peak signal-to-noise ratio (PSNR) performance are tested. The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an average of approximately 0.1 dB PSNR gain on average is obtained relative to random intra-macroblock refresh algorithm in H.264 JM, and the end-to-end delay performance i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Rui SONGYang-li WANGYe HANYun-song LI
基于线性分散码的放大前传协作分集研究
2009年
线性分散码空时协作分集系统与传统的正交分组空时码协作分集系统相比,前者的性能在高速率情况下要好于后者。提出了两种基于线性分散码的放大前传协作分集方案。两种方案的主要区别在于中继端的噪声是在线性分散码编码之前还是之后引入的。首先通过理论推导证明了两种方案的误码率性能相同,然后对两种方案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指出一种方案较另外一种方案相比,具有较低的中继端和协议复杂度,但是在协作的信息传输第一阶段的速率较低。最后通过蒙特.卡罗仿真验证了理论上的推导。
高明葛建华高洋
关键词:协作分集放大前传正交空时分组码
WCDMA分组域集团客户VPDN业务解决方案被引量:1
2011年
拥有高效、便捷的通信系统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基于WCDMA分组域的VPDN业务推广实现了真正的移动办公,从而使集团用户无论身处何地,都能通过WCDMA网络无缝和安全地连接到企业内网。文中分析了VPDN业务的技术特点及业务模式,针对用户多元化服务需求,从增强用户侧查询、安全认证功能等方面提出业务推广新思路。
闫力瑗陈晨肖勇
关键词:WCDMA分组域
云环境下基于RBAC的多域穿梭问题的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在对云环境下用户的跨域授权研究过程中,由于传统的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模型仅采用域间角色映射技术来实现域间授权,导致权限渗透和隐蔽提升的问题。为确保跨域授权的安全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域集的跨域访问控制(UD-RBAC)模型,模型先将用户域集信息和域间角色映射同时作为域间授权依据,再结合用户的历史授权记录采用最小授权原则进行跨域授权。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模型对权限渗透和隐蔽的抑制率都有较大的提高,优于传统的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说明改进的模型能够有效解决存在复杂映射的多域环境下用户跨域访问过程中产生的权限渗透和隐蔽提升的问题。
王明超马文平罗维
关键词:跨域访问
基于智能天线的多跳空分复用蜂窝网容量分析
2008年
为了提高无线频谱效率,多跳蜂窝系统中多跳与蜂窝系统需要使用相同的频率资源。采用频率空分复用技术和智能天线技术降低节点间的干扰,通过设置不同的频率复用因子,并根据网络节点分布确定多跳节点的间距,为系统带来不同的容量增益。结果表明,空分复用和智能天线技术大大提高了多跳蜂窝系统的容量。
薛富国李建东庞继勇周晓东
关键词:移动通信智能天线空分复用
Open critical area model and extraction algorithm based on the net flow-axis
2013年
In the integrated circuit manufacturing process, the critical area extraction is a bottleneck to the layout optimization and the integrated circuit yield estimation. In this paper, we study the problem that the missing material defects may result in the open circuit fault. Combining the mathematical morphology theory, we present a new computation model and a novel extraction algorithm for the open critical area based on the net flow-axis. Firstly, we find the net flow-axis for different nets. Then, the net flow-edges based on the net flow-axis are obtained. Finally, we can extract the open critical area by the mathematical morphology.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methods, the nets need not to divide into the horizontal nets and the vertical nets, an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our model and algorithm can accurately extract the size of the open critical area and obtain the location information of the open circuit critical area.
王乐王俊平高艳红许丹李玻玻刘士钢
关键词:数学形态学集成电路
基于TDOA与GROA的信号源被动定位偏差消除技术被引量:13
2014年
本文针对Ho提出的基于TDOA(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与GROA(Gain Ratio of Arrival)信号源定位的代数闭式解,提出两种偏差消减方法.首先对其闭式解偏差进行了推导,然后给出BiasRed法与BiasSub法两种偏差消减算法,BiasSub法从Ho给出的解中直接减去期望偏差,BiasRed法通过分析误差表达方程并引入二次约束来提升定位估计精度;分析表明两种方法均可针对远距离信号源,在较小高斯误差情况下有效消减定位偏差,BiasRed法可将偏差降低到最大似然估计算法的水平;计算机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性能.
郝本建李赞万鹏武司江勃齐佩汉关磊
慢衰落信道下高阶调制编码协作方案及性能分析被引量:12
2008年
提出一种基于高阶星座调制的高效编码协作方案.用户或协作伙伴的编码比特分组后分别通过比特交织器,之后映射到高阶二维星座按分配时隙发送.推导了该协作方案在慢瑞利衰落信道下的成对错误概率.理论分析以及仿真结果都表明,慢瑞利衰落信道下,本方案在提高频谱效率的同时可获得完全分集.
宫丰奎韩春雷王勇葛建华
关键词:成对错误概率分集
基于内建自测技术的Mesh结构NoC无虚通道容错路由算法被引量:7
2012年
在Zhang's算法绕行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2D-Mesh结构片上网络无虚通道容错路由算法,用于解决多故障节点情况下片上网络的无虚通道容错路由问题.算法利用内建自测试机制获取故障区域的位置信息,通过优化绕行策略来均衡故障区域周围链路的负载并减少部分数据的绕行距离.针对8×8的2D-Mesh网络的仿真表明,与Chen's算法相比,在故障区域大小为2×2,网络时延为70 cycles的情况下,随着故障区域位置的变化所提算法可提高1.2%到4.8%的网络注入率.且随着故障区域面积的扩大,所提算法在减少通信时延,提高网络吞吐量方面的作用更为明显.
姚磊蔡觉平李赞张海林王韶力
关键词:容错片上网络虚通道
基于前导序列的OFDM定时同步与信道估计算法被引量:2
2009年
本文针对IEEE802.11a前导序列无法精确定时的缺点,设计了一种新的前导序列,能够通过平台检测实现数据到达预警,之后利用有尖锐峰值的共轭对称结构做精确定时,因此误捕获率低,且不受频率偏移的影响。针对LS算法未考虑噪声带来估计误差的缺点,改进算法将LS算法估计的频域信道传输函数转换到时域,在时域利用信道脉冲响应的有限性,消除一部分噪声,再将其变换到频域替代LS算法所估计的信道传输函数。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算法的均方误差较LS算法约有8dB的性能增益。
张阳李维英李建东庞立华
关键词:正交频分复用信道估计最小二乘算法
共6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