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创新基金(200800684)

作品数:3 被引量:86H指数:3
相关作者:刘鹏孟庆义李光王浩春何跃忠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军事医学科学院解放军第307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创新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中毒
  • 2篇急性百草枯
  • 2篇百草枯
  • 1篇血液
  • 1篇血液灌流
  • 1篇血液滤过
  • 1篇血液透析
  • 1篇血液透析过滤
  • 1篇预后
  • 1篇预后影响
  • 1篇预后影响因素
  • 1篇中毒患者
  • 1篇肾脏
  • 1篇鼠肾
  • 1篇连续性
  • 1篇连续性静脉
  • 1篇连续性静脉-...
  • 1篇静脉
  • 1篇静脉血
  • 1篇静脉血液

机构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解放军第30...
  • 1篇唐山工人医院

作者

  • 3篇孟庆义
  • 3篇刘鹏
  • 2篇张锡刚
  • 2篇何跃忠
  • 2篇王浩春
  • 2篇李光
  • 1篇鲁晓霞
  • 1篇许静
  • 1篇张成岗
  • 1篇房辉

传媒

  • 2篇中华劳动卫生...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血液灌流结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对急性百草枯中毒疗效的研究被引量:40
2011年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结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对于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疗效.方法 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91例随机分成HP组(49例)和HP后给予CVVH治疗组(HP-CVVH组,4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死率、存活时间和死亡原因.结果 HP组病死率为59.2%(29/49),HP-CVVH组为61.9%(26/4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0,P=0.791).HP-CVVH组患者中毒至死亡时间为(4.9±3.1)d,明显长于HP组[(3.5±2.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26,P=0.049).HP组和HP-CVVH组中毒后4 d内死亡构成比分别为62.1%(18/29)和30.8%(8/26),HP组和HP-CVVH组中毒至死亡>4 d的构成比分别为37.9%(11/29)和69.2%(1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88,P=0.020).HP-CVVH组患者出现中毒至低氧血症时间为(4.3±2.5)d,明显长于HP组[(3.2±1.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33,P=0.047).HP组呼吸衰竭导致死亡的发生率为20.4%(10/49),明显低于HP-CVVH组(40.5%,1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65,P=0.037);HP组患者急性肾衰竭的发生率为63.3%(31/49),明显高于HP-CVVH组(40.5%,1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12,P=0.030).结论 HP结合CVVH可减少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早期死亡,延长病死患者的存活时间,降低急性肾衰竭的发生率,但无法降低总体病死率.
刘鹏何跃忠张锡刚李光王浩春鲁晓霞张成岗孟庆义
关键词:灌流血液透析过滤百草枯中毒
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的研究被引量:51
2011年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对111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早期血浆和尿液中百草枯浓度、血液白细胞计数、肝肾功能、血清淀粉酶、电解质及动脉血气分析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1例中毒患者存活43例,死亡68例,病死率为61.3%;血浆中百草枯浓度≤8.0μg/ml,尿液中百草枯浓度≤276.0μg/ml的中毒患者可能存活,但血浆中检测不到百草枯的中毒患者也可发生死亡。生存组患者血浆中百草枯、尿液中百草枯浓度[(0.82±1.70)、(28.12±51.17)μg/ml]明显低于死亡组[(9.32±12.04)、(384.53±597.93)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死亡组外周血白细胞总数、血清肌酐含量、天冬氨酸转氨酶活力、血清淀粉酶活力明显高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死亡组易于出现代谢性酸中毒。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百草枯中毒患者的生存率与血浆、尿液中百草枯浓度、外周血白细胞总数、肌酐、BE值相关。结论高浓度的血浆、尿液中百草枯,白细胞增高、肾功能障碍及代谢性酸中毒是影响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刘鹏何跃忠王浩春李光张成岗张锡刚孟庆义
关键词:百草枯中毒预后
甲状腺激素减少对大鼠肾脏解耦联蛋白-2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 观察甲状腺激素减少时肾脏线粒体解耦联蛋白-2(UCP2)表达的改变,探讨甲状腺激素减少时肾脏损伤的发生机制. 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和甲状腺激素减少组(甲减组),每组10只.采用低碘饮食复制甲状腺功能减退大鼠模型,对照组摄碘量10.00 μg/d,甲减组1.24 μg/d,两组均适应喂养1周,条件饲养3个月后取血测定甲状腺功能指标,取肾脏组织,用免疫组化法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UCP2的蛋白及mRNA表达.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甲减组促甲状腺激素(TSH,mU/L)明显上升(4.88±1.37比1.65±0.33,P〈0.05),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总量(TT3)、甲状腺素总量(T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均明显下降[TT3(nmol/L):0.54±0.07比0.98±0.17;TT4(nmol/L):7.82±2.18比48.78±3.65;FT3(pmol/L):2.28±0.22比2.99±0.10;FT4(pmol/L):11.38±1.74比29.27±0.95,均P〈0.01].免疫组化显示,甲减组UCP2蛋白在肾小球和肾小管中的表达均低于对照组(肾小球:0.17±0.02比0.24±0.04,肾小管:0.19±0.02比0.25±0.02,均P〈0.01).RT-PCR显示,甲减组UCP2 mRNA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0.70±0.19比1.30±0.09,P〈0.01). 结论 甲状腺激素减少时肾脏中UCP2表达下调,提示可能会有损伤肾脏,其机制与肾脏线粒体UCP2表达下调有关.
许静田秀标房辉刘鹏孟庆义
关键词:肾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