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4CB217803)

作品数:13 被引量:89H指数:5
相关作者:魏耀东宋健斐时铭显毛羽王娟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石油与天然气...
  • 6篇化学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8篇裂化
  • 8篇催化裂化
  • 7篇沉降器
  • 6篇数值模拟
  • 6篇结焦
  • 6篇催化裂化装置
  • 6篇值模拟
  • 4篇油气
  • 3篇旋风分离器
  • 2篇喷雾
  • 2篇气固
  • 2篇气固两相
  • 2篇气固两相流
  • 2篇气固两相流动
  • 2篇气固流动
  • 2篇两相流
  • 2篇两相流动
  • 2篇流动特性
  • 2篇流化催化裂化
  • 2篇流体

机构

  • 16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9篇魏耀东
  • 8篇宋健斐
  • 7篇王娟
  • 7篇毛羽
  • 6篇王江云
  • 6篇时铭显
  • 4篇陈建义
  • 2篇刘美丽
  • 1篇高金森
  • 1篇邢颖春
  • 1篇徐春明
  • 1篇姬忠礼
  • 1篇卢春喜
  • 1篇吴一琼
  • 1篇张静
  • 1篇郭涛

传媒

  • 5篇石油学报(石...
  • 3篇炼油技术与工...
  • 1篇现代化工
  • 1篇化工机械
  • 1篇过程工程学报
  • 1篇化学反应工程...
  • 1篇实验流体力学

年份

  • 1篇2010
  • 7篇2009
  • 7篇2008
  • 1篇200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催化裂化装置沉降器内结焦物的基本特性及油气流动对结焦形成过程的影响被引量:12
2008年
通过对催化裂化装置(FCCU)沉降器内结焦物的微观组织结构和密度的分析,考察了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探讨了油气流动对结焦过程的影响。油气的流动不仅起到输送油气液滴和催化剂颗粒的作用,油气的流动状态还影响油气液滴和催化剂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它们在器壁的沉积形式,使焦体与催化剂颗粒结合方式具有多样性,焦体与催化剂颗粒的比例关系和结焦中催化剂颗粒粒度的分布发生变化;从微观结构上看,是结焦的致密性发生变化,从宏观上看,是结焦的密度发生变化。根据油气流动速度的大小可将沉降器分为3类区域,各区域的结焦情况不同。在油气静止区域,催化剂颗粒沉降堆积在固体表面上,结焦中主要是催化剂,焦体比例少,结焦组织疏松,密度低;在油气流动区域,液滴与催化剂颗粒扩散沉积在固体表面上,结焦中焦体所占比例大,催化剂颗粒少且粒径小,结焦质地致密,密度高。
宋健斐魏耀东高金森时铭显
关键词:催化裂化沉降器结焦
管式沉降器催化裂化装置的设想被引量:2
2008年
对于分子筛催化裂化工艺而言,沉降器已失去早期作为反应器的作用,蜕变为一个包容旋风分离器和待生催化剂沉降的压力、保温空间。基于催化裂化装置发展历程以及沉降器功能的转变,提出将目前应用的沉降器改造成管式沉降器的设想。该设想将管式沉降器仅作为油气流动的管道,以消除油气滞留的大空间,实现油气和催化剂的快速分离以及油气的快速引出,避免因沉降器大空间存在而产生的问题。
魏耀东宋健斐陈建义时铭显
关键词:流化催化裂化装置
喷雾造粒塔内气固两相流动的数值模拟
本文采用k-ε湍流模型和欧拉多相流模型对一种喷雾造粒塔中气固两相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喷雾造粒塔内全部气固两相流动细节,并考察了不同结构参数和操作参数条件下喷雾造粒塔的分离效率.研究表明,喷雾造粒塔内的流场为旋转流场...
王娟毛羽吴一琼
关键词:喷雾气固流动数值模拟
文献传递
FCC沉降器内流体的流动特性与停留时间分布被引量:4
2009年
采用RNGk-ε湍流模型、随机轨道模型和欧拉-欧拉多相流模型对一种粗旋排气管带有导流结构的FCC沉降器内的流动状况进行了全尺寸的数值模拟,得到了沉降器所有空间内油气和催化剂的流动细节.研究发现,约90%的油气从粗旋分离器排气管排出进入沉降器空间,其余的油气随粗旋料腿排出的催化剂进入了密相;沉降器空间内油气流速非常缓慢,部分油气冷凝为液滴和催化剂在器壁上黏附并累积,进而脱氢缩合生成焦炭导致大量结焦,对催化裂化的安全长周期运行造成隐患;随着导流段长度的增加,粗旋排出直接进入顶旋的油气量也随之增加,当导流段长度L=0.95de时,约有83%的油气直接进入顶旋,此时油气在沉降器空间内的平均停留时间较常规沉降器缩短约2/3.
王江云毛羽王娟
关键词:结焦数值模拟
新型喷雾造粒分离塔内的气固两相流动与分离特性的实验研究
本文根据离心分离和沉降分离的原理,设计了一种可以同时利用重力沉降分离和离心分离的原理,实现较高分离效率的新型喷雾造粒分离塔,并建立了一套实验装置,研究了该分离塔内的流动状况、分离效率和装置的压力分布.实验表明,这种新型造...
王娟毛羽刘美丽王江云
关键词:喷雾气固流动
文献传递
用改进的RNG κ-ε模型模拟旋风分离器内的强旋流动被引量:31
2010年
在RNGκ-ε模型的基础上,对模型常数和近壁面处理方法加以改进,并将其应用于旋风分离器内强旋湍流流动的数值模拟。将计算结果与RNGκ-ε模型、Reynolds应力输运模型(RSM)的计算结果及实验数据进行比较。随后采用欧拉-拉格朗日模型(湍流模型为RSM)和欧拉-欧拉模型(湍流模型为改进的RNGκ-ε模型)分别对旋风分离器内的气、固两相流动进行计算,考察了旋风分离器内颗粒浓度的分布特点。结果表明,改进的RNGκ-ε模型和RSM对旋风分离器内流场分布的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比较吻合,且前者所需计算时间大大缩短,更适合工业应用。使用改进的RNGκ-ε湍流模型的欧拉-欧拉多相流模型可以重现旋风分离器内的气、固两相流动特点,并应用于旋风分离器的优化设计。
王江云毛羽刘美丽王娟
关键词:旋风分离器湍流模型颗粒浓度分布数值模拟
FCC沉降器内流体的流动特性与停留时间分布
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随机轨道模型和欧拉-欧拉多相流模型对一种粗旋排气管带有导流结构的FCC沉降器内的流动状况进行了全尺寸的数值模拟,得到了沉降器所有空间内油气和催化剂的流动细节,并考察了含有催化剂的油气经过粗旋初...
王江云毛羽王娟
关键词:结焦数值模拟
文献传递
D300mm×3420mm圆管内旋转流流场的LDV实验测量被引量:9
2009年
利用激光多普勒测速仪(LDV)对直径D300mm×3420mm圆管内的旋转流场进行了实验测量,重点测量切向速度与轴向速度的分布以及湍流强度分布。测量结果表明圆管内的旋转流是Rankine涡结构形态,旋转流强度沿轴向存在着明显的衰减特性,且最大切向速度的径向位置沿轴向逐渐向内移动,即由上游的刚性涡逐渐向下游的准自由涡和刚性涡组合过渡;轴向速度的分布存在着很大的不均匀性,在r=0.5R区域存在一个轴向速度的低速区,甚至出现上行,但在轴向位置z>10R后轴向速度全部向下,并向均匀分布发展;圆管内的切向湍流强度比轴向湍流强度大一倍,两者的湍流强度在准自由涡区径向分布比较平均,中心刚性涡区域的湍流强度比较高,而且随轴向位置的变化衰减不明显。
张静宋健斐魏耀东时铭显
关键词:圆管激光多普勒测速仪湍流强度
FCC提升管快分器结构形式对油气在沉降器内停留时间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比较了四种结构形式FCC提升管快分器油气在沉降器内的停留时间,通过改进提升管出口快分器的结构形式改变油气的流动路线,改变快分器各出口分支路油气的上升速度和油气量的分配,可以缩短油气停留时间,改善油气的停留时间分布。实践证明,要实现油气和催化剂真正意义上的快速分离和油气的快速引出,应该减小或消除沉降器油气流动的低速空间和扩散空间,提高油气的流动速度。
郭涛宋健斐陈建义魏耀东
关键词:沉降器催化裂化油气
无沉降器催化裂化装置的设想被引量:5
2008年
对于分子筛催化裂化工艺而言,催化裂化装置沉降器的作用仅是包容旋风分离器和用于待生催化剂的沉降和保温。但沉降器存在的大空间却形成了油气的滞留空间,油气流速低,停留时间长,结果导致反应油气的二次裂化反应,油气中的液滴和催化剂颗粒易于沉积在沉降器器壁上结焦形成焦块。因此,提出了取消沉降器,采用无沉降器催化裂化工艺装置的设想。该设想包括两个方案,第一个方案为:封闭式旋流快分器作为第一级分离器,多个并联PV型旋风分离器作为第二级分离器,旋风分离器的料腿出口阀采用气动V型阀;第二个方案为:带汽提器的旋风分离器作为第一级分离器,多个并联PV型旋风分离器作为第二级分离器,旋风分离器的料腿出口阀采用翼阀。
魏耀东宋健斐陈建义时铭显
关键词:催化裂化装置沉降器二次裂化结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