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2010-K2-2)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1
相关作者:龚治国赵鹏高润东朱春明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工程结构新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上海市人才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建筑科学

主题

  • 3篇损伤识别
  • 2篇应变模态
  • 2篇网架
  • 2篇网架结构
  • 2篇模态
  • 2篇模型试验
  • 2篇结构健康监测
  • 2篇健康监测
  • 1篇位移模态
  • 1篇模态分析
  • 1篇结构损伤识别
  • 1篇空间网架
  • 1篇钢梁

机构

  • 3篇上海市建筑科...
  • 2篇上海市工程结...
  • 1篇上海市建筑科...

作者

  • 3篇龚治国
  • 2篇赵鹏
  • 2篇高润东
  • 1篇朱春明

传媒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住宅科技
  • 1篇结构工程师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空间网架结构损伤识别模型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制作了大比例的空间网架结构试验模型,并设计了包括构件损伤及支座沉降在内的6种损伤工况,通过对试验模型在损伤前后的节点位移、杆件应变和一阶频率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了大跨度空间网架结构在各种损伤状态前后结构静力响应及频率变化规律,为实际工程结构的损伤识别及健康监测提供借鉴。
龚治国赵鹏朱春明
关键词:网架结构损伤识别结构健康监测模型试验
模态分析在钢梁损伤识别中的应用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以一悬臂钢梁为研究对象,根据小孔应力集中原理,通过在不同位置钻孔对其形成若干局部损伤。试验时,对钢梁损伤前后分别进行了模态试验,包括位移模态试验和应变模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模态分析时,根据频率变化可以从整体上判断构件是否出现损伤,但无法判断损伤出现的具体位置;通过应变模态振型变化率可以准确判断出构件受损伤的位置,特别是第1阶模态振型变化率更具代表意义,而通过位移模态振型变化率则难以准确判断出构件受损伤的位置。研究成果可为应用应变模态分析对工程结构局部损伤进行识别提供科研依据。
龚治国高润东赵鹏
关键词:钢梁位移模态应变模态
基于应变模态的网架结构损伤识别模型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制作了大比例的空间钢网架结构试验模型,并采用将部分原杆件替换为截面面积较小杆件的方式模拟了结构的损伤,包括上弦、下弦、腹杆等单构件的损伤以及它们之间的组合损伤.通过锤击法直接测试分别获得完好及不同损伤工况下试验模型的部分应变模态参数,将各损伤工况与完好工况下试验模型的应变模态参数进行对比,可以成功识别出网架模型损伤的发生以及部分较为重要杆件损伤发生的位置,随后对试验中不同杆件损伤识别效果的规律进行了归纳,并在结合该网架试验模型动力特性数值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对损伤识别效果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为网架结构损伤识别的实际工程应用和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龚治国赵鹏高润东
关键词:网架结构损伤识别结构健康监测应变模态模型试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