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4036520)

作品数:4 被引量:25H指数:3
相关作者:孟晶林少芬唐仕波陈剑王琪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细胞
  • 2篇视网膜
  • 2篇胚胎
  • 2篇胚胎干细胞
  • 2篇网膜
  • 2篇细胞分化
  • 2篇分化
  • 2篇干细胞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BAX
  • 1篇蛋白质BCL...
  • 1篇电图
  • 1篇凋亡
  • 1篇形态学
  • 1篇亚硝脲
  • 1篇银杏内酯
  • 1篇银杏内酯B
  • 1篇诱导分化
  • 1篇神经细胞诱导...

机构

  • 3篇中山大学
  • 2篇暨南大学附属...

作者

  • 4篇孟晶
  • 3篇唐仕波
  • 3篇林少芬
  • 2篇陈剑
  • 2篇肖迎
  • 2篇王琪
  • 1篇陈建苏
  • 1篇黄冰
  • 1篇李诗娜
  • 1篇李斌
  • 1篇朱晓波
  • 1篇李涛
  • 1篇张翼飞
  • 1篇李水莲

传媒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眼科研究
  • 1篇暨南大学学报...

年份

  • 3篇2006
  • 1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维甲酸对胚胎干细胞分化过程中Notch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维甲酸(RA)诱导胚胎干细胞(ESC)向神经细胞定向分化及自由分化过程中,Notch1蛋白和mRNA的时空表达以及RA对Notch1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两组:实验组用RA对ESC进行神经细胞定向诱导分化,对照组ESC进行自由分化。各组分别取ESC分化1、3、5、7、9d的细胞,倒置显微镜观察形态变化,免疫荧光观察MAP2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流式细胞术及RTPCR检测Notch1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实验组诱导分化的神经元逐渐增多并形成神经网络。对照组以圆形上皮样分化细胞为主。ESCNotch1蛋白及mRNA均为高表达,诱导分化或自由分化后蛋白表达降低(P<0.05)。实验组Notch1mRNA水平下降(P<0.05),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P>0.05)。分化3d后,实验组各时间点Notch1的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ESC分化时伴有Notch1信号的关闭。Notch1可能对ESC向神经元的特异性分化起重要作用。促进Notch1的下调可能是RA诱导分化的机制之一。
肖迎唐仕波王琪孟晶李斌林少芬
关键词:干细胞细胞分化NOTCH维甲酸
N-甲基-N-亚硝脲诱导的视网膜变性大鼠模型的形态学和功能改变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观察N-甲基-N-亚硝脲(N-m ethyl-N-n itrosourea,MNU)对SD大鼠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的毒性作用。方法:出生后50 d的SD大鼠84只,随机抽取4只作为正常对照组,余下80只分为4组,每组20只,分别按体质量一次性腹腔注射MNU 80、60、40和30 mg/kg。各组每次4只分别于12 h、24 h、48 h、72 h、120 h行右眼闪光视网膜电图检查(ERG),并于造模后1 d、2 d、3 d、5 d、7 d处死动物,取眼球做组织学检查。结果:1)显示正常对照组的大鼠ERG波形清晰,a、b波振幅正常。MNU 80、60、40和30 mg/kg剂量组a波消失时间分别为3 h、12 h、24 h、120 h;b波消失时间分别为12 h、24 h、72 h、168 h。2)形态学检查测到正常组大鼠中心视网膜的外视网膜厚度为(98.4±1.8)μm。MNU处理后5 d和7 d,80、60、40和30 mg/kg剂量组外视网膜厚度分别为0μm、(9.5±2.3)μm、(42.8±2.7)μm、(71.3±2.4)μm和0μm、0μm、(20.8±2.5)μm、(62.9±2.0)μm,其损伤程度和剂量及时间成正比。结论:MNU可选择性地诱导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发生凋亡,该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
孟晶张翼飞陈剑陈建苏李诗娜李水莲
关键词:N-甲基-N-亚硝脲视网膜视网膜电图
银杏内酯B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1
2006年
目的:观察银杏内酯B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体外原代培养的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建立谷氨酸损伤的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模型,与不同浓度的银杏内酯B(ginkgolide B,GB)共同培养,用MTT法测定神经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神经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基因Bcl-2和Bax蛋白表达。结果:谷氨酸(0·8mmol/L)作用后,视网膜神经细胞存活率降低。GB不同时间及不同剂量作用组与谷氨酸处理组比较,视网膜神经细胞内Bcl-2和Bax阳性蛋白表达及两者比值均有显著差异(P<0·01),细胞凋亡明显减少。结论:GB能剂量依赖性对抗谷氨酸兴奋性毒性,保护视网膜神经细胞,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促进Bcl-2蛋白表达并减少Bax蛋白表达,上调Bcl-2/Bax比值而抑制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来实现的。
孟晶唐仕波林少芬陈剑朱晓波李涛
关键词:二裂银杏细胞凋亡蛋白质BCL-2蛋白质BAX
胚胎干细胞直接向神经细胞诱导分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探讨不经拟胚体(EB)培养阶段,应用维甲酸(RA)在体外直接将胚胎干细胞(ESC)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ESC消化后分为A、B、C、D 4组,A、B组进行EB培养后,A组用RA进行诱导分化,B组不添加RA使其自由分化,C、D组不经EB培养阶段,C组直接用RA诱导分化,D组自由分化。倒置相差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免疫细胞化学及流式细胞术观察各组第9 d分化细胞微管相关蛋白-2(MAP-2)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情况。结果:A、C组诱导分化的神经样细胞逐渐增多,并形成密集的神经网络样结构,9 d时大部分为MAP-2阳性细胞,MAP-2阳性率显著高于B、D组(P<0.01)。B、D组以圆形上皮样分化细胞为主,9 d时绝大部分为GFAP阳性细胞,GFAP阳性率显著高于A、C组(P<0.01)。A、C组之间或B、D组之间的MAP-2及GFAP阳性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体外,可不经EB阶段,应用RA直接将ESC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改良的ESC诱导分化方法与传统的RA4-/4+方法效果相同,可取代传统方法。
肖迎唐仕波黄冰王琪孟晶林少芬
关键词:干细胞细胞分化细胞培养神经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