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9YJC810016)

作品数:13 被引量:21H指数:3
相关作者:闫飞飞李作鹏林奇富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0篇民主
  • 8篇协商
  • 7篇协商民主
  • 3篇公共政策
  • 2篇政治
  • 2篇批判性
  • 2篇密尔
  • 1篇代表制
  • 1篇信任
  • 1篇选民
  • 1篇真诚
  • 1篇政治发展
  • 1篇政治效能感
  • 1篇政治协商
  • 1篇中国政治
  • 1篇中国政治发展
  • 1篇三个维度
  • 1篇社会团结
  • 1篇视域
  • 1篇视阈

机构

  • 12篇吉林大学
  • 9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作者

  • 12篇闫飞飞
  • 2篇李作鹏
  • 1篇林奇富

传媒

  • 2篇天津行政学院...
  • 1篇理论月刊
  • 1篇中共天津市委...
  • 1篇岭南学刊
  • 1篇太平洋学报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学术探索
  • 1篇社会科学论坛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大庆师范学院...
  • 1篇当代中国政治...

年份

  • 2篇2013
  • 3篇2012
  • 6篇2011
  • 2篇201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协商民主视阈下的公共政策议程设定被引量:3
2011年
公共问题只有进入决策者的政策议程中,才有得到解决的可能。目前中国阻碍社会问题进入公共政策议程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政府主导型的议程设定模式、特殊利益集团对政策议程的不公平干预、片面追求GDP的经济发展模式。这些因素只能导致社会问题的积蓄和扩大,不利于矛盾的解决。而作为决策形式的协商民主理论,对公共政策议程设定有如下启示:强调公民参与的议程设定模式,提高公民和团体平等地参与议程设定的能力,注重公共利益取向的公共协商能够包容公正、效率、自由和安全等公共政策所应有的价值和目标取向。
闫飞飞
关键词:公共政策协商民主
信任与协商民主被引量:5
2011年
信任是协商民主得以实现的前提,信任可以分为特殊信任和普遍信任。如果缺少信任,公民间的协商将不可能展开;同时,如果只有特殊信任的存在,协商将可能出现"团体两极分化"的结果,加深不同公民群体之间的隔阂。只有普遍信任才是协商民主能够实现的优质土壤,因此,如何促进协商民主的问题便可以转化为如何促进普遍信任的问题。促进普遍信任需要着重考虑两个方面:即从公民社会角度讲,鼓励公民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团体,编织多重的公民参与网络;从政府的角度来讲,要建设民主法治的制度,为普遍社会信任的建设提供稳固的制度保障。
闫飞飞
关键词:特殊信任普遍信任协商民主公民参与法治
协商民主中的偏好问题:一种批判性的视角
2011年
协商民主理论认为人们在进入政治领域时的偏好不是给定的和静态的,相反,它认为人们的偏好是未定的、动态的、需要转变的。通过公共协商的过程人们的偏好会朝向两个方向转变,即更真实的偏好和公共利益取向的偏好。但是,由于人们掌握的资源和信息的不对称,现实中的协商只会朝向更有利于资源占有者和信息提供者的方向发展,这就为优势群体的操纵提供了可能性;而且协商民主认为它能设想的公共协商会促使人们的偏好向更具公共利益取向的方向转变,这夸大了人们向善的动机,忽略了人们在公共协商中的不真诚和虚伪可能造成的协商的失败。
闫飞飞
关键词:协商民主偏好
协商民主中的代表问题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代表及其代表性是民主理论的核心问题。在当代社会,民主只能是某种形式的代议制。协商民主批评传统代议制民主所造成的代表与选民的距离,强调代表与选民之间更多的协商与沟通。费希金主张的协商性民意测验试图解决代表与选民之间的张力:随机抽签基础上的公民协商保证了公民参与协商的平等性、代表性和审慎性。但是,它却面临难以克服的困难:多数人的"不在场"、无法保证代表的负责性、对专家的过分期许。
闫飞飞
关键词:协商民主
在协商与民主之间:对协商民主概念的思辨
2013年
学术界对协商民主产生争论和分歧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对"协商民主"概念的理解不一致。协商民主理论试图调和协商与民主两个内在矛盾的理念,事实上,在"协商"与"民主"之间,存在着至少四种不同的政治形态:一是既不协商,也不民主;二是协商,而不民主;三是民主,而不协商;四是既协商,又民主。协商民主理念的最大价值在于它是一种规范性的价值理想,它为审视和批判现实民主运行的缺陷提供一个可靠的价值基点。
李作鹏闫飞飞
关键词:协商民主
论民主集中制的三个维度
2012年
民主集中制是我国政治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其概念具有复合性和多层面性的特征,文章拟从3个层面来理解民主集中制,即作为政党的组织原则,其核心是集中,民主是集中的手段;作为政权的组织形式,其是民主和集中的统一,统一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设计中;作为公共政策制定的原则,其核心是民主,民主贯穿公共政策的全过程。在理论上认识和界定民主集中制的不同维度及其应用领域,有利于在政治实践中正确把握民主集中制原则,使之在各个领域更好地发挥作用,而不会因产生错位和越位带来功能的紊乱。
闫飞飞
关键词:民主集中制共产党公共政策
为描述性代表辩护被引量:1
2012年
基于群体权利的描述性代表是一种重要的政治代表类型。相对于实质性代表而言,描述性代表的价值长期以来被有意或无意地低估或忽视。在当代族群冲突、文化多元与社会排斥日益突出的社会情势下,描述性代表正日益显示出其对促进族群间信任、回应少数族群的正当利益要求、提升边缘群体的政治效能感和增进政权合法性等方面的价值。当然,由于描述性代表过于强调情境主义理想而又缺乏一套成熟的代表制度,无法从制度上充分展示出公民授权与政治责任的统一,因而目前只能成为当代政治代表制度的合理补充,难以成为支撑现代民主代表的标准模式。
林奇富
关键词:社会团结政治效能感
代表与选民:密尔民主思想探析
2011年
密尔在民主理论史上的地位,是存在着很大的争议的。参与民主理论家认为密尔着重强调公民参与的积极意义,精英主义民主理论认为密尔建议复数投票制,强调精英在政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这种对密尔的阐释是出于建构自己的理论需要,而选择性地发掘密尔的理论资源,难免有其片面性,而不能把握密尔民主思想的主旨。事实上,密尔的民主思想有着一贯的宗旨:即民主必将成为社会发展的大趋势,选民的力量必将增强的情况下,通过强调作为代表的精英的作用,以此来抗衡占多数大众的力量,并且通过精英代表来引导民主的走向,达到培养公民美德、提升民主质量的目的。
闫飞飞
关键词:密尔民主选民
代表的概念:西方代表理论面面观被引量:7
2013年
代表是政治学理论中的核心概念之一,自汉娜.皮特金的经典著作《代表的概念》问世以来,西方很多学者们加入到对代表的本质和内涵的争论中。皮特金在语义分析的基础上将代表分为两个维度、五种类型;在此基础上,学者们对代表概念的理解主要包含三个要素:以选区为基础的授权、责任以及为他人的利益而行动;同时,由于边缘少数群体对传统的以地域为基础的代表制的不满,很多学者开始集中关注非地域性的群体代表制;但是上述几种研究方式都是以议会为中心来考察代表,无法把握现实中存在着的议会领域之外的代表形式,为了统合现实中存在着的形形色色的代表现象,安德鲁.雷菲尔德试图作出一种一般化代表理论的尝试。为了更好地理解代表,建议应该对代表在不同领域或层次的内涵,做分类处理。这样既能体现出代表内涵的丰富性和多层次性,又能分门别类地研究不同领域或层次中的代表,不致于发生领域的混淆或错乱。
闫飞飞李作鹏
协商民主中的公共理性:一个批判性的视角被引量:1
2010年
协商民主认为,在公共协商中人们通过公开地运用理性,只受"最佳论证力量"的影响,将会促使人们朝向更具公共精神的偏好转变,并且由于"最佳论证力量"排除了权力和资源的不平等分配,因而公共协商就更能体现公民间的平等性。但是,它过高地估计了人们的道德和智识水平,忽略了人们在实际协商中的"不真诚"所导致的操纵行为,而为了保证公共协商的有效性,它必然暗含着要求权力的介入来干涉人们的动机,这就为更多的权力干涉打开了通道。同时,"最佳论证力量"的要求突出了智识在政治过程中的作用,反映了知识精英对智识的偏好,是知识分子的精英主义政治。
闫飞飞
关键词:协商民主公共理性反民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