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C720015)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2
相关作者:顾丽玲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篇苏格拉底
  • 2篇虔敬
  • 1篇争鸣
  • 1篇正义
  • 1篇儒家
  • 1篇儒家伦理
  • 1篇申辩
  • 1篇伦理
  • 1篇柏拉图

机构

  • 2篇浙江大学

作者

  • 2篇顾丽玲

传媒

  • 1篇学术月刊
  • 1篇现代哲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苏格拉底眼中的游叙弗伦问题——以柏拉图的虔敬观为视角被引量:2
2013年
游叙弗伦"子告父罪"问题,是儒家伦理争鸣中的焦点之一,但它的一些基本方面尚未得到彻底澄清。这一问题本质上归摄于柏拉图对"虔敬"问题的整体思考,因此,我们必须将其置于柏拉图对希腊社会传统虔敬观的批判、继承和改造的大思路下加以把握。传统虔敬观是维系古代社会家庭和城邦的根基所在,对虔敬问题的探讨是关乎家庭和城邦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柏拉图在《游叙弗伦》中揭示了传统虔敬观的困境及其内在依据即诗人神学的局限性,但他绝非要简单地否定或颠覆传统虔敬观,而是为了解决其困境。他为一种理想的虔敬观找到了一个更加稳靠的基石,亦即将虔敬之内涵由外在的诸神崇拜转向内在的灵魂美德,由此更好地实现个体和城邦的正义。这一大思路决定了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对游叙弗伦"子告父罪"的行为应当持否定的态度。这一问题的澄清,或将有助于儒家伦理讨论及中西古典哲学比较研究的有效展开和深化。
顾丽玲
关键词:虔敬正义
《游叙弗伦》作为苏格拉底的哲学申辩被引量:2
2014年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究竟敬不敬神,既是一个事实问题,又是一个哲学问题。《游叙弗伦》恰恰是柏拉图为苏格拉底的敬神问题所做的一场更具思想史意义的哲学辩护。正是在这篇对话中,柏拉图指出城邦诸神信仰的危机是苏格拉底不得不面对的思想处境。雅典民主政制发展是这一危机产生的内在原因,而游叙弗伦案例则展现了这一危机的现实图景。苏格拉底通过对虔敬问题的探讨,指明了解决古代信仰危机的可能方向。《游叙弗伦》表明,在思想层面上,苏格拉底作为哲人,对诸神信仰问题的反思和探究具有正当性和重要意义;同时,在现实层面上,苏格拉底竭力阻止年轻人游叙弗伦做出不虔敬的行为,又为苏格拉底的两项罪名做了最好的现实辩护。
顾丽玲
关键词:虔敬申辩苏格拉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