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046002)

作品数:12 被引量:55H指数:5
相关作者:刘永建赵法军董龙刘薇薇谈龙日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石油大学大庆师范学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蒸汽驱
  • 5篇稠油
  • 4篇采收率
  • 3篇性能评价
  • 2篇溶剂
  • 2篇沥青
  • 2篇耐高温
  • 2篇活性剂
  • 2篇发泡
  • 2篇发泡剂
  • 2篇表面活性
  • 2篇表面活性剂
  • 1篇导热
  • 1篇导热系数
  • 1篇调驱
  • 1篇调驱体系
  • 1篇性能研究
  • 1篇阴离子
  • 1篇阴离子表面活...
  • 1篇影响因素

机构

  • 12篇东北石油大学
  • 5篇大庆师范学院
  • 4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石油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辽河油田分公...
  • 1篇中国神华煤制...

作者

  • 10篇刘永建
  • 6篇赵法军
  • 5篇董龙
  • 4篇刘薇薇
  • 3篇胡绍彬
  • 3篇谈龙日
  • 2篇刘海燕
  • 2篇徐克明
  • 2篇哈斯
  • 1篇梁艳
  • 1篇赵欣
  • 1篇孔祥伟
  • 1篇范英才
  • 1篇闻守斌
  • 1篇佟爽
  • 1篇吴永彬
  • 1篇时光
  • 1篇耿志刚
  • 1篇张博
  • 1篇王欣

传媒

  • 2篇大庆石油地质...
  • 2篇油田化学
  • 2篇化工进展
  • 1篇分子科学学报
  • 1篇化工科技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油气田地面工...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中外能源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7篇2012
  • 2篇201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稠油比热容导热系数及粘温物性参数变化研究被引量:15
2012年
利用Anton Paar MCR301旋转流变仪开展了不同区块稠油粘温性的实验研究,在20~300℃,利用HA-Ⅱ型比热容测定装置及HA-Ⅱ型导热测定装置,测定了岩石、水和不同区块稠油的比热容及不同区块稠油的导热系数。研究结果表明,稠油的粘度对温度非常敏感,随温度升高而大幅度降低。在20~300℃,稠油的比热容值在1.684 0~4.493 9J/(g.K)变化,变化范围较大。稠油的导热系数都有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的规律,并且在数值上较为接近,在20~300℃,导热系数在0.119 6~0.165 0W/(m.K)变化,变化范围很小。
王欣赵法军刘江谈龙日
关键词:稠油粘度比热容导热系数物性参数
蒸汽驱用耐高温堵剂性能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注蒸汽稠油开采过程中,高温蒸汽极易在油藏内大孔道和高渗透层形成窜流,导致吸汽剖面不均匀,蒸汽利用率和体积波及系数降低,注汽开发效果变差。提高蒸汽驱波及系数和稠油开采效率的最有效方法是调整蒸汽注入剖面和封堵水窜通道。聚合物耐温性能较差,高温下易降解,严重影响聚合物调整蒸汽注入剖面的效果。用硝基腐殖酸钠作为主剂,甲醛和间苯二酚作为交联剂,制得一种高温堵剂,并对其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20℃下高温堵剂的最优配方为硝基腐殖酸钠9%+甲醛2.0%+间苯二酚1.5%,成胶时间为19h;最佳适用pH值为7~9;该堵剂耐盐性能良好,最高可耐NaCl和CaCl2浓度分别为40000mg/L和8000mg/L;该堵剂的初始黏度为10.3mPa.s,泵入性能良好,易于输送和注入;经硝化处理的腐殖酸钠可耐290℃以上的高温,完全满足控制蒸汽驱汽窜的温度要求;该堵剂对不同渗透率的岩心都有良好封堵效果,封堵率在95%以上,并具有堵大不堵小的特性。
刘薇薇刘永建梁艳佟爽
关键词:蒸汽驱交联剂性能评价
注蒸汽条件下稠油催化改质降黏实验被引量:5
2011年
利用高温高压反应釜研究了自制油溶性有机镍盐作为催化剂的稠油水热裂解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的加入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加水量对催化水热裂解反应前后稠油黏度、族组成的影响,优选出最佳改质降黏反应条件,在此条件基础上,对改质降黏反应前后稠油元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未添加催化剂的相比,在反应温度为240℃、加水量30%的体系中,添加0.1%的过渡金属有机酸镍催化剂,反应24 h后稠油的黏度下降明显,沥青质含量下降1.4%,胶质含量下降5.0%,芳香分含量增加3.5%,饱和分含量增加2.9%.
张博刘永建赵法军胡绍彬
关键词:稠油注蒸汽水热裂解改质降黏
蒸汽驱用表面活性剂的室内实验
2014年
稠油热采添加剂是在蒸汽的协同作用下进入油藏,改善油藏岩石的湿润性及界面张力,使岩石表面变亲水,有效溶解胶质和沥青质,从而提高注蒸汽热采效果。取质量分数为5%的木质素磺酸盐表面活性剂CRF溶液,根据GB11278—89测定(20℃)表面张力。表面活性剂溶液的表面张力为30.2 mN/m。由三管驱油实验结果可知:高、中、低3个填砂模型的剩余油饱和度分别降低了2.5%、4%和6%,总采收率达到65.7%,提高了6.7个百分点。由此可以看出,木质素磺酸盐表面活性剂能提高岩心的采收率。
董龙刘永建时光耿志刚赵法军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蒸汽驱采收率稠油
耐高温发泡剂室内性能评价被引量:3
2012年
本文围绕改善注蒸汽热采流度比开展了耐高温发泡剂室内性能评价。制备了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AGS-8和PMP-1,开展了发泡剂室内静态和动态评价实验,并将AGS-8和PMP-1与商业发泡剂F240B、SuntechⅣ、ATS、AOS2024、LD-Foam进行性能对比。结果表明:发泡剂F240B、AGS-8、PMP-1耐高温、抗盐,综合性能最好;阻力因子较大,且随温度的升高,降幅较小,蒸汽流度控制能力良好;注入量为0.5 PV时,F240B、AGS-8和PMP-1的驱油效率分别达到65.3%、58.9%和51.6%。随岩心含油饱和度的增加,阻力因子降低,当含油饱和度超过15%时,泡沫控制蒸汽流度的能力急剧降低;随发泡剂质量分数的增加,阻力因子增大,当发泡剂质量分数超过0.5%以后,阻力因子增大的趋势减缓;阻力因子随岩心渗透率的增大而增大,渗透率高于8μm2后的阻力因子基本不变;气液比在0.5 1.5范围内,泡沫的阻力因子较高。
刘永建刘薇薇胡绍彬
关键词:蒸汽驱高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发泡剂
稠油和沥青VAPEX技术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2年
由于常规稀油石油资源逐渐枯竭,作为非常规石油资源的稠油和沥青的开采日益重要,稠油和沥青的蒸气萃取(VAPEX)技术已经成为一项非常有前途的开采工艺。本文讨论了影响稠油和沥青VAPEX技术的各种因素,包括稠油黏度,溶剂在稠油中的扩散系数,溶剂的分散度,溶剂注入时的温度、压力,溶剂的注入速度,地质因素等。列出了这些因素之间重要的数学关系式以及这些因素与稠油和沥青质产量之间的数学模型,对VAPEX技术发展前景和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总体展望:由于模型与实际油藏的差异造成结果偏差因而需修正实验模型;VAPEX和SAGD的混合使用;不同温度、压力下溶剂的扩散系数;混合溶剂的使用。
赵法军刘永建吴永彬哈斯谈龙日
关键词:稠油沥青影响因素溶剂
泡沫辅助蒸汽驱提高采收率实验被引量:5
2013年
泡沫辅助蒸汽驱的关键在于寻找热稳定性和高温发泡性能良好的发泡剂,通过研究得到了适用于稠油蒸汽驱的耐高温发泡剂体系并考察了该体系的性能及其应用效果。常温下,加入稳泡剂的耐高温发泡剂的半衰期可达273min。阻力因子随温度的升高及岩心含油饱和度的增加而降低,含油饱和度超过15%时泡沫控制蒸汽流度的能力急剧降低,泡沫在高渗透层中控制蒸汽流度的能力良好,气液比为0.5~1.5时的阻力因子较高。用于蒸汽+泡沫驱的三管模型实验表明,该体系可封堵汽窜通道,使蒸汽从高渗区转向低渗区而提高其采收率。
刘薇薇刘永建胡绍彬董龙
关键词:蒸汽驱采收率
化学辅助蒸汽驱室内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在注蒸汽过程中,应用新型化学体系MCA可控制流度、降低稠油黏度及增加蒸汽黏度,可以提高稠油的采收率。其中,化学体系中MCA物质由气态或液态变成固态结晶体,析出在高温蒸汽前缘,从而提高原油采收率。析出的化学药品形成暂态的物质带。在这个物质带里,蒸汽和热水的渗透率减小。结晶化的化学药品由于蒸汽或热水前缘的扩展而重新升华或溶解。化学体系中室内实验结果表明,化学体系中MCA能提高热水的驱替效率以及蒸汽和热水的波及效率。
范英才董龙刘永建
关键词:油藏驱替
蒸汽驱调驱体系合成及性能评价被引量:3
2015年
在稠油开采注蒸汽过程中,耐高温的表面活性剂能够改善油层岩石的湿润性及界面张力,从而提高注蒸汽热采效果.用酸析法提取木质素,再通过磺化,侧链引入壬基酚的方法,合成了适用于蒸汽驱开采中改性的木质素磺酸盐表面活性剂(CRF).所合成的调驱剂体系中木质素磺酸盐表面活性剂(CRF)的红外光谱图显示磺化产物特征.主要考察了调驱剂体系质量分数、气液比、温度、压力、渗透率以及含油饱和度对调驱剂阻力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调驱剂体系配方为质量分数0.3%的驱油剂+质量分数0.5%发泡剂,发泡剂与驱油剂1∶1(体积比)混合,气液比为1∶2~2∶1,该配方体系可以耐270℃以上的高温.
董龙徐克明赵法军刘海燕孔祥伟刘永建
关键词:红外光谱蒸汽驱提高采收率调驱
芦苇造纸黑液中木质素的提取及其结构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采用有机溶剂和无机溶剂结合的方法,提取纯净的木质素.首先通过酸析的方法,从芦苇造纸废液中提取粗的木质素,研究了pH值为2.0,反应温度为60℃,絮凝时间为45min,絮凝温度为70℃是提取木质素的最佳条件.然后用乙醇对粗木素进行纯化,分离提取纯木质素,由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光谱(UV-Vis)、核磁共振(1 H NMR)、元素分析、以及热重TG分析技术对纯木质素进行了分析,可知芦苇造纸废液中的木质素主要是由紫丁香基团和愈创木基团组成.通过分析其结构,对其进行改性,合成应用于油田驱油方面的表面活性剂。
徐克明佟爽董龙刘海燕刘永建
关键词:黑液酸析木质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