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BMZ035)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2
相关作者:耿静李锦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省民族研究所四川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主题

  • 3篇羌族
  • 2篇文化
  • 1篇移民
  • 1篇灾害
  • 1篇灾后
  • 1篇灾后重建
  • 1篇震后
  • 1篇知识
  • 1篇知识体系
  • 1篇社会
  • 1篇社会网
  • 1篇社会网络
  • 1篇社会文化
  • 1篇社会文化变迁
  • 1篇识体
  • 1篇适应性
  • 1篇迁移
  • 1篇羌语
  • 1篇羌寨
  • 1篇自发移民

机构

  • 3篇四川大学
  • 3篇四川省民族研...

作者

  • 4篇耿静
  • 1篇李锦

传媒

  • 2篇贵州民族研究
  • 1篇中华文化论坛
  • 1篇阿坝师范高等...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浅谈灾后重建中的羌文化保护被引量:2
2011年
"5·12"汶川大地震后,国家及社会各界对羌族文化采取了诸多保护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调查中发现,也存在不足之处:文化保护基本上借助外部力量来推动和实现,保护主体难以发挥作用;羌族文化空间的真正恢复尚需时日;文化传承人活动式微,传承依然面临困境;学校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原则体现不充分。笔者认为,文化保护应发挥群众主体性作用,"活态"传承的文化才具有生命力。在国家为保护羌族文化提供契机的同时,羌族自身还需进一步提升"文化自觉"意识,更加主动地、积极地投身于文化保护。
耿静
关键词:灾后重建羌族文化保护
迁移、社会网络和知识体系建构——四川茂县蓝店坡村震后羌族自发移民的适应性研究被引量:8
2012年
从四川茂县蓝店坡村可以看到,从高山下迁,是羌族自发迁徙式的移民,是他们保障自己生存安全,获得更好发展机会的实践,也是其积极应对自然与社会环境的一种策略。他们在迁移的过程中,通过强化其社会网络的弹性,规避了一般移民容易遇到的风险,并在这一过程中建构了自己城乡之间的身份,在与蓝店坡村村民和城市居民的互动中,羌文化的知识体系发生了流变,呈现出一种逐步消融于地方差异的状况。
耿静
关键词:羌族迁移社会网络知识体系自发移民适应性
灾害与社会文化变迁关系研究综述
2013年
我国自然灾害频发,有着大量的灾害记载。一直以来,相关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较少。以往研究具有五个特点:一是研究区域鲜有西南地区;二是研究时段以近现代为多;三是研究视角较为单一;四是缺乏针对地震的研究;五是缺乏全面的文化变迁研究。"5·12"地震后,对研究区域及研究对象和内容都有所扩大,有关灾害的人类学研究明显增多,但社会文化变迁方面仍无专题研究。
耿静
关键词:灾害社会文化
羌寨空间建构的文化逻辑与震后村寨空间修复被引量:2
2015年
本文通过对中国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休溪寨近百年来空间变迁的田野调查,说明羌寨的空间变迁一直以来是一个常态,在这个变迁的过程中,聚族而居的居住形态、神圣空间的建构原则及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一直是主导村寨空间格局保存的文化逻辑。即使受到了大地震的破坏,上述两种文化逻辑仍然成为灾后文化空间修复的主要动力。因此,当我们面对地震这一较为偶发,但破坏性极大的灾难时,传统文化逻辑完全可以发挥文化修复的主导作用。
李锦
关键词:羌族
羌语与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被引量:2
2012年
本文从语言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间的关系入手,强调了羌语对羌族文化保护的重要性,并依据加拿大以语言为核心开展文化保护的经验,提出在羌族地区要处理好羌语和文化保护整体性间的关系,应以羌语保护为核心来进行羌族文化生态实验区建设。
耿静
关键词:羌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