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BMZ046)

作品数:13 被引量:116H指数:5
相关作者:陈祖海刘驰雷朱家华钟水映陈莉娟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民族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经济管理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篇民族
  • 5篇民族地区
  • 4篇生态
  • 2篇税费
  • 2篇税费制度
  • 2篇资源税
  • 2篇资源税费
  • 2篇资源税费制度
  • 2篇污染
  • 2篇经济增长
  • 2篇环境污染
  • 2篇共享
  • 1篇动因
  • 1篇演进
  • 1篇依赖度
  • 1篇影响因素
  • 1篇制度演进
  • 1篇少数民族
  • 1篇生态文明
  • 1篇生态效率

机构

  • 12篇中南民族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作者

  • 10篇陈祖海
  • 3篇刘驰
  • 2篇雷朱家华
  • 1篇李扬
  • 1篇张岚
  • 1篇陈莉娟
  • 1篇钟水映

传媒

  • 4篇中南民族大学...
  • 1篇地理研究
  • 1篇经济问题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环境保护
  • 1篇社会科学家
  • 1篇生态经济
  • 1篇贵州民族研究
  • 1篇民族论坛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部乡村生态振兴的理论逻辑与协同机制被引量:7
2022年
生态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举措,是落实西部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依托。西部乡村生态振兴的理论逻辑包括马克思生态观、绿色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建设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通过建立正反导向的“三方协同体”,构建西部乡村生态振兴机制。政府层面通过生态非正式制度衔接生态制度,以制度效力保障生态产业化和激励村民生态行为;产业层面通过生态产品市场化供给,满足大众生态需求并形成生态产业化以促进乡村生态振兴;村民层面通过培育生态公民和践行生态行为,以使村民参与生态产业化和反馈生态制度修正。最后提出规划先行与政策保障、要素升级与市场对接、理念交融与组织建立三大层面的可行性路径,以期推动西部乡村生态振兴并贡献有益经验。
王山林
关键词:少数民族
城市发展与城市环境污染关系的计量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根据武汉城市发展相关数据,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城市发展水平进行综合测算,构建了城市发展综合指数,运用回归模型对城市发展综合指数和工业"三废"分别进行耦合分析并建模,探究武汉城市发展对城市环境的影响。研究表明:武汉城市发展水平与城市环境显著相关,随着城市发展水平的提高,城市废水排放总量呈"N"型变化,由于城市非农人口的增加,生活废水排放的增加超过了环境技术进步和工业结构调整对工业废水减排的贡献,使废水排放总量目前呈上升趋势;武汉废气排放量一直呈上升趋势;工业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呈正"U"型,目前也呈上升趋势。基于研究结果分析,提出促进武汉城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刘驰钟水映
关键词:城市发展环境污染
破解“两难”冲突 推动自然保护区良性发展被引量:1
2013年
自然保护区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有效措施,然而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普遍面临着自然保护与改善贫困的冲突,推动自然保护区的良性发展,需要以解决自然保护区社区发展问题为关键,平衡保护与经济,切实保障保护区内区民的经济利益,从政策、补偿、标准等各个方面切实促进。
陈祖海李扬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建设破解经济利益生态文明
民族地区生态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依据2005—2015年的相关统计数据,运用DEA模型分析民族地区的生态效率,并结合Tobit模型探讨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民族地区的生态效率呈现先缓慢下降再上升的趋势,均值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与全国的差距逐步缩小。(2)民族地区各省份的生态效率差异较为明显;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和水资源投入的较大冗余是影响生态效率未达DEA有效的主要因素。(3)地区因素、对外开放度与环境规制是阻碍生态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
陈祖海匡若兰
关键词:民族地区生态效率DEA模型TOBIT模型
资源税费制度演进及绿色转型政策选择被引量:5
2018年
推进资源税费制度功能转换是自然资源持续利用的客观要求。资源税费制度主要经历"初步征收、计征方式改革、加速实施"三个阶段,资源税费改革大大增加了资源富集地区的财政收入。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资源税费制度功能定位应由"调节级差收入"向"调节收入和环境保护并重"转变,因此,资源税费制度改革须以分步实施、突出重点、以税为主、市场导向为原则,以价值补偿、耗竭补偿、生态补偿为重点内容,从而实现环境保护、约束资源消费行为、纠正市场失灵等目标。建议尽快开征碳税、建立资源耗竭补贴制度、实行阶梯式"清费立税"。
陈祖海丁莹
关键词:资源税费制度
民族地区资源开发利益共享机制研究——以广西锰矿资源开发的“大新模式”为例被引量:3
2016年
建立资源开发利益共享机制,是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亟须解决的重大课题。源于锰矿资源开发形成的广西"大新模式",是"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居民参与"的"三位一体"的资源开发利益共享模式。政府主导是前提,主要在制度引导、平台助力、监管规范、补贴奖励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解决"企业办不了、居民办不好"的事情;企业担责是主体,主要在吸纳居民共管、承担社会责任、加强信息公开、加快技术创新等方面发挥驱动作用;居民参与是关键,在政府和企业的支持和引导下,提升自身就业能力,参与矿业开发项目,分享资源开采的好处。
陈祖海
关键词:利益共享民族地区
民族地区能源开发与经济增长效率研究——基于“资源诅咒”假说被引量:20
2015年
"资源诅咒"现象是伴随着能源资源开发带来的新问题。本文基于2000-2012年间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变截距模型,探讨民族地区"资源诅咒"效应,讨论"资源诅咒"效应的差异性,分析"资源诅咒"效应的影响因素,并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构建经济增长效率模型,探讨"资源诅咒"对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民族地区存在"资源诅咒"现象,从单个变量看,能源产业依赖度抑制了云南、广西、贵州、青海、新疆的"资源诅咒"效应,但却加剧了内蒙古和宁夏的"资源诅咒"效应,而能源产业丰裕度和能源开发强度能够缓解青海、宁夏、新疆的"资源诅咒"效应,但加剧了内蒙古、云南、广西、贵州的"资源诅咒"效应;从省际层面看,内蒙古"资源诅咒"效应明显,其他省区表现相对较弱。由面板模型的结果可知,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的变量是技术创新投入、能源开发强度、物质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起阻碍作用的变量是能源产业依赖度和能源产业丰裕度。从各省区煤炭、天然气、石油产量变化情况看,"资源诅咒"现象的来源主要是煤炭,除了煤炭之外,青海对石油、宁夏对天然气、新疆对石油和天然气的依赖度也很大。从2000-2012年间经济增长效率值的动态变化来看,内蒙古、云南、广西、青海、宁夏"资源诅咒"现象明显,时间拐点分别出现在2004年、2006年、2003年、2001年、2003年;新疆的经济增长效率值离散情况虽然比较严重,但总体来看呈现下降趋势;贵州的"资源诅咒"现象前期表现明显,但在2006年以后"资源诅咒"效应得以消除。民族地区要摆脱"资源诅咒"效应应当优化产业结构,降低对煤炭资源的依赖度,由资源依赖型产业向非资源型经济转移,扩大就业及经济增长空间;从技术创新投入入手,加强科技和教育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加快能源开发效率。
陈祖海雷朱家华刘驰
关键词:资源诅咒经济增长效率民族地区
民族地区资源开发利益协调机制研究——以清江水电资源开发为例被引量:8
2010年
水电资源开发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造成一定负面影响,但在资源开发利益分配方面存在资源有偿使用机制不完善,资源价格偏低,资源开采对地方税收贡献少,资源税偏低等问题,因此,应构建资源开发的利益共享机制,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推进资源开发中税收制度改革,建立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拟定《民族自治地方自然资源开发条例》。
陈祖海陈莉娟
关键词:民族地区
民族地区资源开发中的利益关系与博弈分析
2013年
资源开发中的利益关系是当前民族经济学界关注的重大课题。本文分析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和资源开发企业、企业和当地居民之间利益分配关系,研究结果为建立"利益共享、四方共赢"和谐主体利益关系提供理论指导。
张岚陈祖海
关键词:利益分配共享机制博弈
武陵山区绿色产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武陵山区是我国跨省界面积最大的少数民族地区,具有独特的生态资源,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良好的生态是武陵山区的立区之本,也是国家区域性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为此,武陵山区的经济发展要以生态绿色产业为起点,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分析了武陵山区绿色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困境,并提出绿色产业快速而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为武陵山区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刘驰陈祖海
关键词:生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