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10ZR1409700)
- 作品数:1 被引量:0H指数:0
- 相关作者:胡聪赵小莉马明亮李晓燕文珂更多>>
-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 邻-氧桥2-羧基苯[2]吡嗪[2]杯芳烃的合成、结构及与金属离子配位的研究
- 分子自组装是超分子化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杯芳烃作为一类具有独特结构的超分子主体化合物,已在分子自组装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并显示了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杯芳烃类超分子化合物的设计主要是通过对芳香环的结构以及桥联碳原子...
- 孔凌微文轲
- 关键词:杯芳烃
- 文献传递
- 氧桥连杂原子杯芳烃的结构与自组装
- 杯芳烃是一类大环化合物,可以以各种构象存在,已被广泛的应用于主客体化学、分子包夹等超分子化学领域。而有关杂原子桥连杯芳烃的研究则相对较少,但近期也得到了一定的重视。目前,有关氧-桥连和氮-桥连杯芳烃的合成与结构已经有许多...
- 马明亮李晓燕文轲
- 关键词:杯芳烃
- 文献传递
- 具有三角架结构的丙二酸、β-二酮和吡唑衍生物的合成、结构及超分子自组装
- 2011年
- 合成了几个1,3,5-三乙基衍生物,它们分别含有丙二酸取代基(2~5)、戊烷-2,4-二酮取代基(6)和3,5-二甲基-1H-吡唑取代基(7),并对上述衍生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1H NMR分析表明,这些化合物在溶液中具有高度对称性;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确认上述化合物在固态时均采取1,3,5-交替构象,即3个功能取代基团处在中心苯环平面的一边,3个乙基则位于该中心苯环平面的另一边.分子内和分子间氢键是化合物4,5及7实现超分子自组装的主要作用力.化合物7(L)的吡唑取代基与铜离子(Ⅱ)通过Cu—N的配位键作用形成笼状配合物8(Cu3L2),在配合物8中,两个配体分子7(L)采取顺式面面相向的构象.
- 胡聪马明亮李晓燕胡文敬赵小莉文珂
- 关键词:超分子化合物自组装金属配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