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7423-001-003)

作品数:2 被引量:15H指数:2
相关作者:黄毅张金松黄廷林韩小波赵焱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广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敌敌畏
  • 1篇氧化铝
  • 1篇生物监测
  • 1篇胁迫
  • 1篇六价铬
  • 1篇氯化镉
  • 1篇活性炭
  • 1篇活性氧化铝
  • 1篇斑马
  • 1篇斑马鱼
  • 1篇PH

机构

  • 2篇西安建筑科技...
  • 2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广州大学

作者

  • 2篇黄廷林
  • 2篇张金松
  • 2篇黄毅
  • 1篇韩小波
  • 1篇谭秋荀
  • 1篇赵焱

传媒

  • 1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生态毒理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氯化镉和敌敌畏突发胁迫下斑马鱼的行为差异被引量:12
2012年
采用计算机摄像跟踪技术,以正常水体中斑马鱼的行为变化为基础,比较突发性氯化镉和敌敌畏污染胁迫下斑马鱼的个体行为(游动速度、深度、转弯次数和加速度)和鱼群行为(平均距离和分散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斑马鱼在两种污染物突发性胁迫下,行为反应快速且敏感,游动行为响应与污染物种类和暴露时间直接相关;两种不同类型的污染胁迫下,斑马鱼的行为变化趋势基本符合环境压力模型,但其响应方式存在差异。氯化铬突发性胁迫下,斑马鱼有明显的过度活跃行为现象,游动深度显著下降,而敌敌畏突发性胁迫下,行为强度直接降低,鱼群聚集且停留在水面附近。斑马鱼的行为响应敏感、迅速,是实现在线水质监测的有效手段。
黄毅张金松韩小波黄廷林
关键词:生物监测
活性炭和活性氧化铝对六价铬的吸附行为比较被引量:3
2011年
Cr(VI)是一种公认的致癌物质,用途广泛且造成水体突发性污染的可能性大.本文比较分析了活性炭和活性氧化铝对六价铬的吸附性能,并对两种吸附剂用于水体六价铬污染处理的可行性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初始pH值、投加量、吸附时间对六价铬的吸附效果影响较大,分别在pH为2和3的酸性条件下效果最好,活性炭与活性氧化铝对铬的吸附去除率分别可达96.06%和84.18%.吸附效果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投加量的增大、吸附时间的延长而提高,而后达到平衡.两者对六价铬的吸附等温线与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都较符合,且活性炭效果更好.
黄毅张金松赵焱黄廷林谭秋荀
关键词:活性氧化铝活性炭六价铬PH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