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G1999054301-2)

作品数:3 被引量:17H指数:2
相关作者:黄锦桃李海标刘爱军林羿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细胞
  • 2篇干细胞
  • 1篇定向分化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化
  • 1篇源性
  • 1篇真皮替代物
  • 1篇真皮支架
  • 1篇生物材料
  • 1篇皮肤
  • 1篇皮肤附属器
  • 1篇皮支
  • 1篇组织相容性
  • 1篇细胞表面
  • 1篇细胞表面标志
  • 1篇细胞表面标志...
  • 1篇细胞分化
  • 1篇细胞源
  • 1篇细胞源性
  • 1篇相容性

机构

  • 3篇中山大学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作者

  • 3篇李海标
  • 3篇黄锦桃
  • 2篇刘爱军
  • 1篇林羿

传媒

  • 1篇中华整形外科...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MSCs构建的类真皮对ES细胞源性表皮干细胞分化潜势的影响
2007年
目的探讨以MSCs构建类真皮对ES细胞源性表皮干细胞分化潜能的影响。方法大鼠骨髓MSCs与复合凝胶-明胶海绵组成类真皮,Hoechst33342标记E14-ES细胞,经羊膜诱导4 d后,形成表皮干细胞克隆,将二者构成皮肤类似物,埋植于129小鼠皮下。术后2、4、6和8周取材,做HE染色,β1整合素、CK15、CK19、CEA、CK18免疫荧光双标和免疫组化观察。结果术后2和4周,植块中以形成单层立方或柱状上皮构成的管状和泡状结构为主,6和8周后,可见角化复层上皮、毛囊样、汗腺样、皮脂腺样等结构,皮脂腺样结构多见。免疫双标结果显示,植入2和4周,带有蓝色核标记的细胞形成的管状或泡状结构,呈β1整合素、CK15、CK19、CEA和CK18阳性,6和8周后,HE染色汗腺样结构呈CEA、CK18阳性。结论ES细胞源性表皮干细胞与骨髓MSCs构建的类真皮,在同种小鼠皮下可分化出角化复层上皮、汗腺样、毛囊样、皮脂腺样等结构。
刘爱军黄锦桃李海标
关键词:ES细胞表皮干细胞定向分化
含小鼠表皮干细胞的真皮替代物体内移植追踪实验被引量:15
2005年
目的追踪种植于真皮替代物中的小鼠表皮干细胞(epidermal stem cells,ESCs)移植到同基因受者体内后的转归。方法在体外诱导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细胞)分化为ESCs,采用荧光染料Hoechst33342染色后,种植到含有成纤维细胞的胶原-明胶海绵真皮替代物内,移植到与ES细胞同基因的129/J小鼠皮下,采用HE染色、免疫组化和Van Gieson染色等观察这些细胞的存活和分化情况。结果移植后至少3周内仍可以在荧光显微镜下清晰观察到ESCs。这些细胞能够存活并分化形成毛囊样、腺管样结构,形成与天然真皮相似的结构。在这些结构中有CD29(整合素β1亚单位)和细胞角蛋白18等表皮干细胞特异性标志物的表达。在移植后至少10周内未观察到明显排斥反应或严重毒副反应。结论ESCs能够在所构建的真皮支架内存活并分化形成毛囊样和腺管样结构,提示这些来源于ES细胞的ESCs可以作为种子细胞,用于研究制备含有皮肤附属器的真皮替代物。
林羿李海标黄锦桃
关键词:细胞表面标志物生物材料皮肤附属器真皮替代物干细胞
真皮支架材料的组织相容性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不同真皮材料的体内组织相容性,筛选合适的真皮支架材料。方法将胶原、硫酸软骨素、透明质酸和甲壳糖按一定比例制备成复合凝胶,将其同胶原海绵、明胶海绵3种真皮支架材料埋植入129小鼠皮下,术后3,7,10 d;2,3,4,5,6周取材,形态学观察材料在体内的反应、血管化进程和降解速度等,评价其组织相容性。结果复合凝胶和胶原海绵体内引起轻微的炎症反应,以创伤性修复为特征,约4周降解。明胶海绵的组织反应以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为主,降解周期约5周。结论3种材料均无明显毒性,组织反应低,易于血管化,相容性好。
刘爱军黄锦桃李海标
关键词:真皮支架组织相容性血管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