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091102083)

作品数:5 被引量:76H指数:4
相关作者:苗爱梅王洪霞张红雨申李文董春卿更多>>
相关机构:山西省气象台山西省气象局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中国气象局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会议论文
  • 5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天文地球

主题

  • 8篇暴雨
  • 6篇暴雨过程
  • 5篇多尺度
  • 5篇多尺度特征
  • 4篇大暴雨
  • 4篇大暴雨过程
  • 3篇中尺度
  • 3篇物理量
  • 3篇物理量场
  • 3篇过程诊断分析
  • 3篇暴雪
  • 2篇对流复合体
  • 2篇云团
  • 2篇中尺度对流
  • 2篇中尺度对流复...
  • 2篇天气过程诊断...
  • 2篇气旋
  • 2篇暴雨云团
  • 2篇MCC
  • 2篇大暴雪

机构

  • 13篇山西省气象台
  • 5篇山西省气象局
  • 3篇山西省气象信...
  • 2篇山西省农业科...
  • 1篇山西省农业科...

作者

  • 12篇苗爱梅
  • 3篇王洪霞
  • 3篇郝振荣
  • 2篇逯张禹
  • 2篇贾利冬
  • 2篇董文晓
  • 1篇董春卿
  • 1篇申李文
  • 1篇张红雨
  • 1篇王思慜

传媒

  • 2篇高原气象
  • 2篇干旱气象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第31届中国...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6篇2012
  • 5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近33a山西不同强度和范围雾日的变化特征及其成因被引量:9
2015年
利用1980~2012年山西108站雾观测资料,研究山西不同范围和不同强度雾日的时空分布及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基于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风力、降水、平均相对湿度等条件的变化对雾日增减趋势的影响。结果表明:(1)山西不同强度雾日都具有西北向东南递增的空间分布特征,长治、晋城、晋中东山以及忻州东部是山西不同强度雾日的多发区;(2)小范围和区域性的雾一年四季均可出现,大范围的雾则主要出现在秋季和初冬季节。大雾一年四季均可出现,浓雾以上天气有显著的季节性变化,强浓雾和特强浓雾主要出现在9~12月,其中以11月为最多;(3)近33 a间,小范围、区域性以及大范围的雾日分别以1.16 d/10 a、0.76 d/10 a和0.61 d/10 a的速率增多。大雾、浓雾和特强浓雾分别以0.36 d/10 a、0.13 d/10 a和0.23 d/10 a的速率增多,强浓雾则以-0.07 d/10 a的速率减少;(4)风速〈3 m·s-1时,风日数与雾日数为正相关,风速≥5 m·s-1时,风日数与雾日的增减转为反相关,其中对雾日增减趋势影响最明显的是风速≥12 m·s-1的日数;(5)雾日的空间分布与相对湿度的空间分布呈正相关,与大风日的空间分布呈反相关;(6)区域性和大范围的年降水日和日平均相对湿度≥80%日数的增减对年雾日的增减变化影响最显著。
李苗苗爱梅王洪霞董文晓
关键词:气候特征
一次持续性雾霾天气的阶段性特征及影响因子
应用常规与非常规气象与非气象监测资料,对2013年1月20~24日山西区域一次持续性雾霾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发现:(1)华北区域500hPa稳定维持西风纬向环流,地面为低压倒槽或弱的气压场控制是本次持续性雾霾天气的环流背景...
苗爱梅李苗王洪霞
文献传递
“2009.11”山西大暴雪天气过程诊断分析被引量:26
2012年
利用山西省109个测站的降雪资料、FY-2C卫星云图和华北雷达拼图,分析了2009年11月9~13日山西大暴雪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中低空系统配置、物理量场中相对湿度、散度及垂直速度沿112.5°E的空间垂直剖面。结果表明,此次暴雪天气以500hPa南支槽与西风槽的相继影响为背景,有利的中低层(700hPa切变与急流、850hPa东风急流)系统配置为持续降雪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强降雪时段,物理量场的空间垂直剖面呈现出相对湿度在200hPa以下形成≥80%深厚的湿空气柱,整个对流层为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不稳定结构,山西处于上升运动区,最大负值中心(-36×10-3 hPa.s-1)位于400~500hPa,这种配置构成了强降雪产生的有利条件。FY-2C云图的云团发展与华北雷达拼图的组合反射率因子的演变类似,强降雪主要由3次大范围的中低云系和强回波东移影响所致。
王正旺姚彩霞刘小卫张建红
关键词:大暴雪物理量场
山西冰雹天气的时空分布及趋势变化
利用1958~2008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山西冰雹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及趋势变化,发现:(1)山西省平均年降雹日数的地域分布均具有北部多于南部、山区多于盆地、东部山区多于西部山区,在同一经度范围内,年冰雹日数基本随纬...
李苗苗爱梅
文献传递
面雨量在城市内涝预报中的应用试验
以太原市历史上的10次城市积水过程资料以及2005年8月16日典型暴雨沥涝个例为基本试验数据,在37°47′~38°00′N,112°28′~112°36′E试验区域内,剖分为1×1km2的规则网格,中心城区再一分为四,...
李苗
关键词:面雨量城市内涝
文献传递
山西省2011年11月28—29日暴雪天气过程诊断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为了深入研究山西产生暴雪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影响系统及在强降雪期间物理量场空间结构的有利配置,针对2011年11月28—29日山西区域性暴雪天气过程,从500hPa环流背景、中低层影响系统的相互配置、fy-2c红外卫星云图的演变特征、物理量场(垂直速度、散度、相对湿度)的空间垂直剖面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该次暴雪天气过程是在500hPa西风槽、700hPa切变与850hPa持续偏东风的共同作用下形成,700hPa切变与fy-2c云图上云团的演变过程息息相关,尤其位相变化一致,构成了暴雪产生的直接影响系统,强烈的上升运动,深厚湿层、上散下合流畅配置构成了强降雪产生的有利条件。该次暴雪天气过程的综合分析研究,给出了今后暴雪预报具有指导性意义的参考信息。
王正旺张建红赵秀敏武志跃杨红峰
关键词:环流背景物理量场云图
近30a山西不同相态降水的时空分布及变化趋势
利用山西省1981-2010年108站的地面降水观测数据,以降水量≥0.1mm的日数为指标,对山西108个县市不同相态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五寨(山西西北部)和陵川(山西东南部)无论是平均降雨日数还是平均降...
苗爱梅董文晓贾利冬李苗
文献传递
山西2009.11大暴雪天气过程诊断分析
针对2009年11月9-13日山西大暴雪天气过程,从环流背景,中低空系统配置,物理量场的相对湿度、散度、垂直速度的(112.5oE)空间垂直剖面以及FY-2c卫星云图、华北雷达拼图的演变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出结论:此次...
王正旺姚彩霞刘小卫
关键词:大暴雪物理量场
文献传递
一次大暴雨过程的多尺度特征分析
利用T639 1°×1°分析场、FY-2红外云图及红外辐射亮温(TBB)、多普勒雷达和气柱水汽总量等资料,对2011年7月2—3日发生在山西境内的区域性暴雨进行多尺度特征分析,发现:副高北上,西南暖湿气流加强,东北冷涡后...
苗爱梅郝振荣贾利冬李苗
关键词:大暴雨多尺度特征
文献传递
2011年7月29日山西大暴雨过程的多尺度特征被引量:8
2014年
利用1°×1°的NCEP再分析资料、红外辐射亮温(TBB)、多普勒雷达和气柱水汽总量等资料,对2011年7月28-29日发生在山西境内的区域性暴雨进行多尺度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乌拉尔山阻高崩溃,西风槽东移、副高进退是此次暴雨发生的环流特征;(2)850 hPa低涡切变和700 hPa暖式切变线及地面冷锋是暴雨发生的中α尺度触发系统;(3)〉30 dBZ的雷达回波呈南北向位于地面冷锋与700 hPa切变线之间,雷达回波随地面冷锋和700 hPa切变线的东移而东移;(4)低空低涡切变受500 hPa强盛西南气流的引导向东北移动,暴雨落区始终与低涡切变相伴随;(5)暴雨过程山西境内共有9个中β尺度对流云团活动,山西西南部的暴雨主要由5个中β尺度对流云团的相继移入并在自动站极大风速风场切变线附近触发对流发展所致;山西东南部的大暴雨则是3个中β尺度对流云团合并发展的结果,中γ尺度气旋是导致局地大暴雨发生的直接影响系统;(6)暴雨发生在气柱水汽总量空间分布图中水汽锋的南部和东部及靠近气柱水汽总量的大值区一侧,水汽锋的形成比降水开始提前17 h,比暴雨发生提前24 h以上,对暴雨的短期、短时预报有指示意义。
苗爱梅王洪霞李苗逯张禹郝振荣
关键词:大暴雨多尺度特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