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JCX2-YW-N35)

作品数:16 被引量:42H指数:4
相关作者:吴宜灿杨柯单以银黄群英严伟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核科学技术
  • 7篇金属学及工艺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内耗
  • 4篇CLAM钢
  • 3篇聚变
  • 2篇电机
  • 2篇蠕变
  • 2篇火电
  • 2篇火电机组
  • 2篇计算机
  • 2篇计算机辅助设...
  • 2篇乏燃料
  • 2篇焚烧
  • 2篇辅助设计
  • 2篇超超临界
  • 2篇超超临界火电...
  • 2篇超临界火电机...
  • 1篇大振幅
  • 1篇导体
  • 1篇等离子体
  • 1篇等离子体物理
  • 1篇第一壁

机构

  • 13篇中国科学院
  • 9篇中国科学技术...
  • 4篇中国科学院等...
  • 4篇中国科学院金...
  • 1篇深圳大学
  • 1篇燕山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秦山第三核电...
  • 1篇国网福建省电...

作者

  • 5篇吴宜灿
  • 4篇单以银
  • 4篇黄群英
  • 4篇杨柯
  • 3篇严伟
  • 3篇李春京
  • 3篇蒋洁琼
  • 2篇刘少军
  • 2篇王芳
  • 2篇李亚洲
  • 2篇王威
  • 2篇王明煌
  • 2篇胡丽琴
  • 2篇黄波
  • 2篇王先平
  • 2篇方前锋
  • 2篇汪进
  • 2篇陈云翔
  • 1篇叶竞
  • 1篇张涛

传媒

  • 10篇核科学与工程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钢铁
  • 1篇金属热处理
  • 1篇理化检验(物...
  • 1篇原子能科学技...
  • 1篇广东电力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4
  • 5篇2013
  • 6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方管内液态铅锂流动MHD压降初步测量与分析
2017年
磁流体动力学(MHD)实验是研究聚变堆包层内液态铅锂在强磁场环境下流动特性的重要方法。本文基于中国多功能液态铅锂实验回路DRAGON-IV开展方管MHD压降测量实验,在磁场强度为1.88T和最大铅锂流量为0.36m^3/h时,方管实验段均匀磁场区压降为13.27kPa,与理论值偏差为2.30kPa,并对导致实验误差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叶竞朱志强周涛孟孜黄群英FDS团队
关键词:磁流体动力学压降
基于网格计数的停机剂量率计算方法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本文根据严格二步法的计算理论,研究了基于网格计数的停机剂量率计算方法,设计并实现了基于网格计数的停机剂量率计算程序。该程序能够支持圆柱坐标下的网格计算。本文使用源子程序进行复杂源描述。为了加快计算速度,本文采用了多节点和多线程等技术。本文利用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停堆剂量基准实验ITER-T426进行测试,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吻合良好,证明了该方法和程序的正确性和可用性。
郑剑李斌邹俊杨琪
支持多种辐射输运计算自动建模的MCAM研发进展
辐射输运计算程序在核能、核动力、辐射屏蔽与防护、核探测和核医学领域应用广泛。传统的手工文本建立计算模型的方法耗时耗力且易出错。MCAM(CAD/Image-Based Modeling Program for Nucle...
龙鹏程俞盛朋汪冬程梦云甘佺陈立辉吴斌范言昌赵凯曾勤胡丽琴吴宜灿FDS团队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设计
文献传递
内耗测量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谱学技术(如光谱、介电谱、内耗谱等)是得到微结构变化过程的信息,特别是缺陷弛豫过程的动力学参数,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其特征都是以一定频率的交变信号去刺激样品,测量其反应信号。当外加频率与样品中结构弛豫的本征频率相近时,反...
方前锋庄重郭丽君王先平程帜军
关键词:非接触测量
文献传递
固体电解质Li7La3Zr2O12中锂离子扩散的内耗机理研究
Li7La3Zr2O7化合物是一类具有类石榴石结构的新型锂电解质,因具有高锂离子电导率、稳定的电化学性能以及与环境友好等综合性能,在作为全固态锂离子二次电池电解质材料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在结构上,纯相Li7La3Zr...
王先平夏艳萍胡菁周燕方前锋
关键词:锂离子导体内耗
文献传递
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用铁素体系耐热钢持久性能的预测方法被引量:1
2012年
为了介绍几种目前比较常用的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用新型铁素体系耐热钢持久性能的预测方法,对已有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各种预测方法的特点及局限性。分析结果表明:等温线外推法将会严重高估新型铁素体系耐热钢的持久性能,时间-温度参数法则仍然适用;由于9%~12%(质量分数)Cr系耐热钢在长期的服役过程中显微组织演变明显,应使用多区时间-温度参数法;连续介质损伤力学(continuum damage mechanics,CDM)模型中的各个参数都有具体的物理含义,有着更大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陈云翔杨柯单以银
关键词:耐热钢蠕变
聚变驱动乏燃料焚烧堆氦冷包层中子学设计与分析
2012年
采用VisualBUS程序和HENDL数据库,对聚变驱动乏燃料焚烧堆氦冷包层开展了中子学设计与分析工作,设计目标是在满足Keff小于0.95,功率密度小于100MW.m-3和氚自持的前提下,获得至少1GWe的能量输出和最大增殖、嬗变能力,且系统能够连续稳定运行。文中通过对包层中的乏燃料成分和是否装载贫铀开展优化分析并给出了优化方案,该方案能够很好地满足设计目标。
王明煌蒋洁琼金鸣袁宝新吴宜灿FDS团队
关键词:聚变包层中子学
核电站风险监测系统恢复分析方法及其应用被引量:2
2011年
核电站概率安全评价中一般都包含恢复分析的内容,作为概率安全评价技术高级应用的风险监测系统同样也需要恢复分析。在分析风险监测系统实时风险计算特点及要求的基础上,总结了风险监测系统恢复分析特点,并以秦山三核风险监测系统恢复分析为例进行详细介绍。研究给出一般性指导原则,并为核电站概率安全评价模型的建立提供了参考建议。
王家群袁润王芳汪进李亚洲胡丽琴汪建业顾晓慧吴宜灿FDS团队曾春宋明海彭晓春张刚平苏长松
关键词:概率安全评价
基于常规托卡马克的多功能聚变工程实验堆堆芯初步设计与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多功能聚变工程实验堆(FDS-MFX)是FDS团队提出的一个用于验证聚变和混合示范堆相关技术的概念,其可作为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CFETR)的候选方案。其聚变堆芯首选常规托卡马克,其他选择还有球形托卡马克,磁镜等。本文依据FDS团队自主研发的聚变反应堆设计参数优化与经济性分析软件SYSCODE对基于常规托卡马克的FDS-MFX堆芯进行了设计与分析,给出一个基于ITER物理设计基础的堆芯初步设计方案,并用托卡马克模拟程序(TSC)进行了等离子体平衡计算和放电模拟,结果表明设计方案初步可行。
汪晖陈德鸿段文学蒋洁琼侯雅巍吴宜灿FDS团队
关键词:聚变堆芯设计等离子体物理
430℃下2.98dpa中子辐照后CLAM钢的拉伸和冲击性能被引量:2
2016年
利用高通量工程试验堆HFETR开展了CLAM钢430℃下2.98dpa的中子辐照实验,通过辐照前后拉伸和冲击性能测试与对比分析,研究了CLAM钢的中子辐照硬化和脆化效应。结果显示,CLAM钢辐照后室温测试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为710 MPa和615 MPa,较辐照前分别下降16 MPa和-0.5MPa,总延伸率减小1%,断面收缩率下降4%,保持良好的强度、塑性和韧性。冲击测试表明,CLAM钢辐照前后韧脆转变温度基本相同,上平台能量无明显变化,约为217J,未出现明显辐照脆化。CLAM钢的抗辐照性能略优于其他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RAFM钢在类似辐照条件下的性能。
信敬平刘少军李春京徐刚黄群英吴宜灿
关键词:CLAM钢中子辐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